1. D 2. B 3. D 4. ①最初,中国的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主要关注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 ②“文本批评”模式及其细读法受到质疑后,人们纷纷接受美学、意识形态批评和文化批评,忽略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对作品自身逻辑的细读。 5. ①解读对象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坚持以作品为本体、为核心、为“属地”。在解读文本的进程中,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来,而不损害对文本的关注和解读,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 ②批评家要有更丰富的知识、学养和出色的感觉、才华,在批评实践中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坚持艺术标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文学作品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错误,“文学作品”扩大范围,原文是“优秀的、杰出的文学作品”;“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以偏概全,原文第五段为“往往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论述”错误。由原文“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和“‘文本批评’模式及其所采用的细读法经常遭受的质疑……”以及“文本细读以文本研究为基础,又融入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分析学等方法”可知,应该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和逻辑顺序进行论述”。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BC三项都只对作品进行了内部研究,就是只对作品本身进行了研究,没有进行外部研究;只有D项既对作品中句子进行了分析,同时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在此之前,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作品被看作独立存在的世界。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评判,才是批评的首要职责”可知,最初,中国的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主要关注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 由原文“‘文本批评’模式及其所采用的细读法经常遭受的质疑是:割裂文本与外部的联系是不合理的。”和“人们意识到‘文本批评’模式存在的问题之后,就纷纷跑到接受美学、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的怀抱中去。他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不太关注文本自身的内在逻辑,而是更加关注其中暗含的‘倾向性’。”可知,“文本批评”模式及其细读法受到质疑后,人们纷纷接受美学、意识形态批评和文化批评,忽略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对作品自身逻辑的细读。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好的文学批评,对于解读对象,既要‘入乎其内’——精读作品,又要‘出乎其外’——跳出作品,即从个别、特殊走向普遍、共性。坚持以作品为本体、为核心、为‘属地’,批评可以引入社会、人生,引入作家、读者等维度,但须在文本相关的范畴内,不能话题无边、“喧宾夺主”。……因此,文本解读要跳出作品中的有形时空,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形而上王国”可知,解读对象既要“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坚持以作品为本体、为核心、为“属地”。在解读文本的进程中,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来,而不损害对文本的关注和解读,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 由原文“这其实需要批评家有更丰富的知识、学养和出色的感觉、才华。一个批评家要懂得多种文体的艺术规律”和“在批评实践中,还需要评论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把优秀作品拔高到伟大作品,坚持艺术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可知,批评家要有更丰富的知识、学养和出色的感觉、才华,在批评实践中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坚持艺术标准。 6. B 7. C 8. ①西蒙讲述的内容与“我”的打听意图形成反差。“我”打听的是列昂尼达斯•斯迈雷,他却强行讲述吉姆•斯迈雷的故事,产生戏剧性。②西蒙的讲述神态与故事内容之间形成反差。他一本正经地讲述,故事内容却是赌徒的滑稽可笑,造成喜剧效果。③西蒙的讲述态度与“我”的表现形成反差。他严肃认真,把讲故事当成要紧事,而“我”却毫无兴趣,只想逃离,使小说具有幽默感。 9. ①提高情节的复杂性。嵌套故事的形式有利于创建复杂的情节结构,使故事更具吸引力。②有利于表现人物的特点。各小故事相对独立,便于展现其中角色的性格,突出主故事的人物形象。③增加讽刺效果。让角色讲述各种荒诞故事,加大对社会和人性弱点的讽刺力度。④增强主题的深广度。多个小故事的嵌套,反映多元主题,使主题更加深刻和广泛。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思想内容的能力。 B.“也赞扬了他认真执着的做事态度”错误,小说并无赞扬之意,吉姆•斯迈雷的认真执着正是其痴迷于赌博的表现,也是作者着力讽刺之处。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C.“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暗示狗主人的机智热情”错误,这里的描写并非象征手法,而是使用了夸张兼比喻的手法,暗示狗主人嗜赌的特点。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写作技巧的能力。 由原文“我遵他的命去拜访了好脾气、爱絮叨的西蒙·威勒,打听我朋友的朋友列昂尼达斯·斯迈雷的下落”可知,西蒙讲述的“屎壳郎、小母马、小斗狗和蛤蟆”的内容与“我”的打听意图形成反差,“我”打听的是列昂尼达斯•斯迈雷,他却强行讲述吉姆•斯迈雷的故事,产生戏剧性; 由原文“他脸上不露一丝笑意,从第一句起,他用的就是四平八稳的腔调,没有变过”可知,西蒙的讲述神态与故事内容之间形成反差,他一本正经地讲述,故事内容却是赌徒的滑稽可笑,造成喜剧效果; 由原文“他收不住的话头里透着认认真真、诚心诚意的感人情绪,把讲故事当成一件要紧事来办”和“可我既没功夫,也没这个嗜好,还没等他开讲那头惨兮兮的母牛,我就走了”可知,西蒙的讲述态度与“我”的表现形成反差。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重要情节表达效果的能力。 表达效果可以从主题、情节、人物、艺术效果等维度思考和分析,分析时注意抓住嵌套故事这一叙述特征。 从情节上说,故事相套,“我遵他的命去拜访了好脾气、爱絮叨的西蒙·威勒,打听我朋友的朋友列昂尼达斯·斯迈雷的下落”,而西蒙讲述的“屎壳郎、小母马、小斗狗和蛤蟆”的内容与“我”的打听意图形成反差,故事套故事,使情节更加复杂,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人物表现上,小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各自得到展现,可以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情感表达,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共情; 从主题上说,大故事套小故事,主题的表现点增多,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道德沦丧、危机四伏的社会状况,主题呈多向多义性; 从艺术效果上说,通过让角色讲述各种荒诞可笑的故事,比如:在跳蛙比赛中,外乡人趁着斯迈雷去逮蛤蟆时,给斯迈雷的蛤蟆灌铁砂子,这一情节反映了当时欺骗作假的社会风气,小说在讽刺社会、人性弱点的力度上得到增强,这种讽刺效果可以增加读者的笑点和思考点,也使小说更加引人入胜。 10. BDE 11. B 12. D 13. (1)平原君朱建这个人能言善辩,口才很好,同时他又刚正不阿,恪守廉洁无私的节操,在长安安了家。 (2)现在辟阳侯受宠于太后,却被逮捕入狱,道路上的人都说是您说的坏话,想杀掉他。 14. ①朱建劝黥布不要造反,黥布不听,朱建没有参与造反的阴谋活动。②辟阳侯审食其品行不端,他很想和平原君交好,但平原君就是不肯见他。③孝文帝派遣官吏去逮捕朱建,朱建不想连累家人,自刎而死。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 句意:大臣大多厌恶辟阳侯的品行,也想就此杀了他。辟阳侯很着急,便派人去见平原君。 “辟阳侯行”整体作为“害”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 “多害辟阳侯行”与“欲遂诛之”都以“大臣”为主语,两者之间存在先后因果关系,故应在其中断开,即B与D处; “辟阳侯急”与“因使人欲见平原君”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在中间断开,即E处。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一词多义,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后一个“善”指完美。句意:陆生素来和平原君交好。/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B.“本文指投降”错误,本文中的“肉袒”指请罪,而不是投降。句意:您为什么不脱了上衣为辟阳侯向皇帝说情呢? C.正确。“倍”,通“背”,背叛;“有”,通“又”。句意:辟阳侯认为他背叛自己。/所以盗贼又没有了。 D.正确。后一个“而”表示并列。句意:连累不到你们身上。/敏捷处事而谨慎言语。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由于他对单于悖慢无礼”错误,应该是由于单于悖慢无礼,他大骂单于,死在了匈奴。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辩”,能言善辩;“刻”,恪守;“家于长安”,状语后置句,应为“于长安家”。 (2)“下吏”,逮捕入狱;“道路”,道路上的人;“谗”,说坏话。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朱建的性格品性,可从他在具体事件中的言行举止中看出。 从原文“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可以看出:朱建劝黥布不要造反,黥布不听,朱建没有参与造反的阴谋活动。 根据原文“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可以看出:辟阳侯审食其品行不端,他很想和平原君交好,但平原君就是不肯见他。 根据原文“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可知:孝文帝派遣官吏去逮捕朱建,朱建不想连累家人,自刎而死。 参考译文: 平原侯朱建,是楚国人。原先担任过淮南王黥布的相,因有罪离职,后来又侍奉黥布。黥布想造反时,问过平原君,平原君不赞成,黥布不听而听梁父侯的话,于是造反。汉朝杀黥布后,听说平原君劝阻过黥布而且没有参与阴谋,得以免被诛杀。 平原君朱建这个人能言善辩,口才很好,同时他又刚正不阿,恪守廉洁无私的节操,在长安安了家。他行事不随便附和,讲求道义而不曲意讨好取悦于人。辟阳侯品行不端正,得到吕太后的宠幸。当时辟阳侯想结交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他。等到平原君母亲去世。陆生素来和平原君交好,去拜访他。平原君家境贫穷,没有钱办丧事,正在借发丧所需的器物用品,陆生让平原君发丧。陆生去见辟阳侯,祝贺说:“平原君的母亲去世了。”辟阳侯说:“平原君的母亲去世了,有什么好祝贺我的呢?”陆生说:“前些日子您想要结交平原君,平原君重义而不跟您结交,是因为他母亲还活着,现在他母亲去世了,您如果能送他一笔厚厚的丧礼,那他便能为您去死了。”辟阳侯便送上一百金作为丧礼。其他列侯贵人因辟阳侯的缘故,前去送礼吊丧的不少,送礼金五百金。 辟阳侯特受吕太后的宠幸,有人在孝惠帝面前说辟阳侯的坏话,孝惠帝大怒,把辟阳侯交给司法官员审讯,要杀他。吕太后心里有愧,不方便讲话。大臣大多厌恶辟阳侯的品行,也想就此杀了他。辟阳侯很着急,便派人去见平原君。平原君推辞说:“案子风声很紧,我不敢会见您。”接着平原君就去求见孝惠帝的宠臣闳籍孺,劝他说:“您得到皇帝宠幸的原因,天下没有谁不知道。现在辟阳候因为受宠于太后而被交付法官,外边都说是您说了他的坏话,想杀掉他。今天辟阳侯被杀,明天太后有气,也会杀您。您为什么不脱了上衣为辟阳侯向皇帝说情呢?皇帝听了您的话放出辟阳侯,太后很高兴。太后、皇帝都宠幸您,您的富贵就更为加倍了。”于是阂籍孺十分害怕,听从了平原君的主意,向皇帝进言,果然放出了辟阳侯。辟阳侯被关起来,想见平原君的时候,平原君不见他,辟阳侯认为他背叛自己,十分生气。等到平原君成功救出他,这才大吃一惊。 吕太后去世,大臣们杀死了诸吕,辟阳侯和诸吕关系很深,但最终没有被杀。为他谋划保全他性命的,全靠陆生、平原君出力。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了辟阳侯,是因为他和诸吕的关系。文帝听说辟阳侯的门客平原君曾为辟阳侯出谋策划,就派遣官吏去逮捕他,要治他的罪。听说官吏上门,平原君想要自杀。他的几个儿子和(负责逮捕他的)官员都说:“事情究竟如何还不知道,为什么早早就自杀呢?”平原君说:“我死去祸患就到此为止,连累不到你们身上。”便自杀了。孝文帝听说之后,感到很可惜,说:“我并没有打算杀了他。”孝文帝于是召见平原君的儿子,任命他为中大夫。出使匈奴,匈奴首领单于无礼,他便大骂单于,最终死在匈奴中。 15. B 16. ①诗歌的前三联是针对汉武帝生前事迹委婉抒发感情的,没有“悲”的意味。 ②尾联用典和写景相结合写出人们只能看到潇潇雨中的松柏,而不见有作为的君主,倍感凄然。 ③所以,诗歌的结构可以说是“前六句一气,七八掉转作收”。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和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能力。 B.“体察下面的民情”错误。颔联“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说汉武帝一味地爱打猎,弓弦断了,就将西海国献来的用麟角和风喙煮成的“续弦胶”拿来,用嘴濡湿粘好再射;经常微服私游,不用插“鸡翘”标志的随从车队陪驾,而屡冒风险。所以,颔联写汉武帝迷恋游猎,荒废政事,不是体察民情,语带讽刺。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和鉴赏古诗结构技巧的能力。 ①首联“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咏汉武征讨大宛,出使西域,获取了“蒲梢”千里马,——这好比唐武宗皇帝抗击回鹘,迎接太和公主归国,又诛杀了昭义叛将刘稹等一样,均可算得上是名动朝野,“武功”堪夸。 颔联“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说汉武一味地爱打猎,弓弦断了,就将西海国献来的用麟角和风喙煮成的“续弦胶”拿来,用嘴濡湿粘好再射——这又和唐武宗迷恋游猎,荒废政事,如出一辙。 颈联“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感叹汉武空好神仙,重色轻才,不爱惜东方朔般的贤士,却只知宠爱陈阿娇之类的后妃——这又和唐武宗迷恋游猎,荒废政事,如出一辙。 首联以骏马赞扬汉武帝之武功,中间两联写汉武帝好声色、求神仙、恋女色,以体现其欲望颇多。可见,诗歌前三联是针对汉武帝生前事迹委婉抒发感情的,没有“悲”的意味。 ②尾联“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借用苏武的典故,写等到在匈奴持节牧羊十九载的忠臣苏武回到长安,奉旨哭祭长眠茂陵的汉武帝时,一切都成过去,连武帝陵冢上的松柏也在秋雨萧萧声中,散发出无尽的惋惜和哀愁。从李商隐的角度看问题,同样是想说:我丁母忧刚回京不久,武宗皇帝就大驾归天!从此国家和个人的前途都令人怅望洒泪,忧心忡忡了。尾联用典和写景相结合写出人们只能看到潇潇雨中的松柏,而不见有作为的君主,倍感凄然。 ③本诗借咏汉武帝功过,在象征和隐寓中抒发了作者对唐武宗的影射式的批评。诗歌前六句分别叙说汉武帝的生平盛事,一气敷陈,不着议论;后二句掉笔收结,惋叹不尽而议论自出。所以,诗歌的结构可以说是“前六句一气,七八掉转作收”。 17.①. 君子生非异也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悠然心会 ④. 妙处难与君说 ⑤. 见贤思齐焉 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生”“假”“悠”“省”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8. ①实用;②偏好;③体验。 19. ①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子构成了一组排比句,增强了语势,使节奏明快,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②三个句子列举了三则例子,强调了旧物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魅力,也结合具体的例子解释了旧物受欢迎的原因。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旧物”精心设计后应该是既有颜值又有实际使用价值。所以可填“实用”。实用:有实际使用价值。 根据语境可知,循环青年选择循环的重要原因是对二手物件有偏爱。偏好:对某种事物特别爱好,偏爱。 所填词语与“充实和喜悦”搭配,可用“体验”。体验:亲身经历,实地领会。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由三个“一……(量词)的……(名词)……(动词)着……的……(偏正结构)”的句式构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首先从语势上有了气势,进而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强烈。 三个句子结合具体“二手领带”“过时的数码相机”“泛黄折页的旧书标”带来的“漂洋过海的故事”“保存着陈旧的旅行记忆”“标记着十几年前的读书思绪”的作用,强调了旧物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魅力,指出了旧物受欢迎的原因。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变‘不能用’为‘可以用’”是对前面所举事例的总结,应放在句首;“化‘腐朽’为‘神奇’”是对“变‘不能用’为‘可以用’”的高度概括,应紧随其后;“在新的场景中获得崭新的生命”的主语应该是“一件件旧物”,所以“当一件件旧物‘复活’”应放在最后。 故选C。 21. ①畏圣人之言 ②我表示赞成 ③二是应该“怕”道德 22. ①“姑且”表示暂且、暂时地,作者有意转换讨论的话题,“姑且”一词对话题的转换起着舒缓语气和限制时间的作用。如果删去“姑且”一词,表达的语气显得很生硬。②“至少”表示最少,作者认为人应该“怕”的事物有两种以上,“至少”一词的运用使表达的意思更为准确。如果删去“至少”一词,说法就太绝对了,不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结合后文的阐释可知,此处对应“圣人之言,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即畏的对象是“圣人之言”,应填“畏圣人之言”。 ②结合后文的阐释“我觉得人应该‘怕’”可知,对于“人要知畏惧”的主张作者是赞同的,应填“我表示赞成”。 ③此处和“一是应该‘怕’法律”为对照句,句式为“二是应该‘怕’……”,结合后文“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可知此处应怕的是道德,应填:二是应该“怕”道德。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及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姑且”表示暂且、暂时地。“我们姑且不去讨论”是作者有意转换讨论的话题,即不去管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而单纯要说说应“畏”点什么,“姑且”一词对话题的转换起着舒缓语气和限制时间的作用。如果删去“姑且”一词,直接说“我们不去讨论”,表达的语气显得很生硬,读来很不舒服。 “至少”表示最少。“人应该‘怕’的事物至少有两种”,作者认为人应该“怕”的事物不只两种,有两种以上,“至少”一词的运用使表达的意思更为准确。如果删去“至少”一词,说法就成了“有两种”,太过绝对,不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