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24-03-22 17:35
2024届高三年级测评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主体性凸显出一个民族对其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信程度。历史证明,没有文化主体性,不仅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会迷失方向,沦为强势文明的附庸,个体亦会陷入身份认同的迷茫,成为无根的浮萍。因此,文化主体性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对于我们自觉地肩负起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重任,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植根于对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的自觉自信。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彰显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作为主旋律,构成多元一体的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存在场域,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禀赋和突出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根脉,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孕育而成的中华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成为支撑我们国家和民族蓬勃向上、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仁者爱人、贵和持中、刚柔相济、和而不同的多重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思想源泉,塑造了国民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中华文化生命体起到了重要的凝聚和引领作用。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形塑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语境。19世纪40年代,中国国门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打开,在多元文化的交锋中,许多仁人志士第一次“睁眼看世界”,重新审视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探寻化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文化方案。文化主体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没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就难以达成真正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当今人类已经进入普遍交往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共时性的社会结构已然形成,各种文化形态由封闭隔绝的离散时空转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步时空。随着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以独立的文化主体姿态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这就需要我们摒弃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中心主义”范式,在与“他者”文化的交流交往中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生成于面向未来的创新动力和超越意识。《诗经》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学》开篇阐述了“新民”思想,又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说。正是这种流淌于民族血液中的创新性文化基因,使得中华文明随时代大潮而动,将外部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通过不断的自我更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从容自信地走向未来。纵观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探索历史,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因子,点燃了人类前行的思想火炬,推动着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文化主体性的现代生成。中国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不仅为唤醒文化的主体自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激发起整个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精神和变革意识。
总之,构建和培育民族文化主体性,既要尊重历史传统,保持文化定力,又要葆有时代关切,拓展世界眼光,在融汇古今中西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创新,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摘编自邹广文《文化主体性的哲学审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主体性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意义重大,需要我们将尊重历史传统和实现综合创新紧密结合。
B.中华文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巨大,其主旋律影响了我国文化主体性历史存在场域的多元一体的特征。
C.保持与别的文化交流交往,取长补短,实现共赢,有助于中华民族作为独立的文化主体立于世界之林。
D.中华民族的创新性文化基因源于《诗经》《大学》,它推动着中华文明抓住发展机遇,自我更新,一路从容走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段先论述文化主体性的一般作用,然后引出其对当代中国的作用,为下文张本。
B.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阐明了哲学审视下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特征,思路清晰。
C.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阐释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与创新动力、超越意识的关系。
D.末段收束全文,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了构建和培育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丧失了文化主体性,一定是该国家和民族没有发展方向,民众无法认同自己的身份。
B.中华文化精神具有多重性且意义重大,它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思想源泉,凝聚和引领了中华文化生命体。
C.真正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必须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和碰撞,我国第一次文化交锋始于鸦片战争时期。
D.中国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激发了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是因为它奠定了唤醒文化主体自觉的物质基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3年,随着淄博烧烤的火爆出圈,淄博从一个不知名的三线城市,一跃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对于这一文旅现象,人们进行了大量分析和总结。不管何种分析,都无法忽视游客们的共同感受:来到淄博感受到的不仅有烧烤的热度,还有城市的温度。从感性角度看,正是那种流淌在血管之中的城市温情,推动了淄博烧烤火爆出圈,让淄博烧烤不再仅仅是一炉烧烤,而演化为一道文化大餐。全国游客涌向淄博,表面上是为品尝淄博烧烤,实质是大众对淄博文化认同后产生的情感共振。
梁漱溟先生说:“文化就是过日子的方式。”当烧烤现象演化为一种过日子的方式时,淄博烧烤能火多久其实就不那么重要了。就像淄博烧烤的火与不火,淄博人说了不算一样,淄博烧烤能火多久,他们同样说了不算。但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当这一拨客人离店后,洗刷好碗筷,抹干净桌子,打扫好地面,静候下一拨客人的光临。
(摘编自周其森《淄博烧烤走红:文化认同带来情感共振》)
材料二:
近年来,“网红”似乎成了东北流行文化的标签。但网红文化只能短暂吸引眼球,难有持久的生命力。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要想真正实现振兴,须重视“无烟工业”,以文化振兴促进文旅市场的繁荣,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繁荣东北文旅市场之难,很大程度上在于人气不旺。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减少48.6万,而这一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减少86万,说明有约37万人口流出东北。怎样能让东北恢复人气?东北缺乏一个能“站出来”的城市,只要有一个“领头羊”,就会有其他城市接二连三“试水”,从而实现区域联动,为东北全面振兴带来人气。
从这个角度看,最近哈尔滨的出圈足以让人欣喜。据新华社报道,元旦期间,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全面赶超2019年,达到历史峰值。
有网友亲昵地称哈尔滨为“尔滨”,将最近哈尔滨在旅游市场上的爆火称为“尔滨出圈”。这背后是哈尔滨举全市之力支持文旅工作的不懈努力——为了欢迎“南方小土豆”们,全城上下倾其所有,许多民宿老板自发当起志愿者,许多餐厅老板从早忙到晚,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哈尔滨的付出,获得了回报。相关数据显示,全国不少城市周末飞往哈尔滨的机票一票难求,连寒假期间的机票都被“炒”出了近年来的新高。网友称哈尔滨终于可以“笑哈哈”了。
其实,哈尔滨还未到可以“笑哈哈”的时候。目前,哈尔滨借助文旅积攒了大量人气,但如何将这股人气转化为助推地方经济振兴的动力还要进一步探索。
(摘编自韩晗《冰城旅游出圈:文旅发力助推地方振兴》)
材料三:
如果说“淄博烧烤”火的是人间烟火气,“特种兵旅游”火的是青春,“City Walk”火的是慢节奏的悠闲,那此次哈尔滨的出圈,火的便是冰雪中的人情味。热情豪爽本就是东北人的性格特点,如今东北人豪爽热情的形象在互联网语境下有了更具象的解释,成为东北旅游新的文化符号。
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文旅消费,注重线上口碑与线下体验相结合。这是网上口碑可以不断带动线下消费的重要原因。一个地方要形成好的网上口碑,离不开流量的加持。网友们将网络上突然集中的流量戏称为“泼天富贵”,这既彰显了互联网流量巨大的加持作用,也说明这种流量具有“从天而降”的偶然性。
细品因网络出圈而爆火的城市,无论是此前的淄博,还是如今的哈尔滨,我们不难看到它们的共性:有温度、接地气、肯倾听。面对不断释放的文旅需求,淄博和哈尔滨都加强互动意识,快速反应,在服务、监管等方面齐发力。也正是这样的特点,让它们顺利地接住了“泼天富贵”。
当然,功不在一时。今天哈尔滨旅游的爆火,离不开多年来哈尔滨冰雪产业的发展和冰雪品牌的传播,也离不开当地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摘编自《功夫下在平时,才能接得住“从天而降”的流量》)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淄博本不是一线城市,烧烤在各地也很普遍,但淄博烧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