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考题 >

高适《除夜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15-07-11 22:34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译文:
     独自夜宿旅馆孤灯下彻夜难眠,客人的心情因何事转为凄然。今夜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天明时看两鬓如霜感叹又过了一年。

阅读及答案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3)首句“旅馆寒灯独不眠”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分)
答: 渲染了清冷凄凉的氛围(1分) 表达了作者孤寂的心情(1分)
(4)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认为第三句“故乡今夜思千里”“作故乡亲人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为什么说“愈有意味”?试作简要评析。(2分)
答:作者匠心独运,通过写故乡亲人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因而显得“愈有意味”。
(5)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并回答作者“独不眠”和“转凄然”的原因。(4分)
答 ①客居他乡,思乡心切:②感慨时光易逝,岁月无情。


二:
相关试题及参考答案
3.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分)
4.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5.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

参考答案:
3. 凄清(孤寂、凄凉、冷清)
4. 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的无比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
5.诗人客居他乡,油然而生孤寂的思乡之情,但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像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这是从对方着笔,也即反客为主的表现手法。

三:
(1)除夕之夜,诗人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这一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2)沈德潜评论第三句话“作故乡 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为什么说“愈有意味”?请作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除夕之夜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是为了渲染旅馆的清冷(1分),表达诗人内心的凄凉孤寂(1分)。
(2)诗句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是写诗人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这样从对面写来,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因而“愈有意味”。(或:写出虚实结合,沟通作者和对方的情感,扩大作品意境。或:运用“曲笔”或“对写法”的表现手法,从对方着笔,更显情真意切。)评分标准:能说出“亲人思念我”、“从对方着笔”或“虚实结合”等给2分,能说出这种写法的好处作用给2分)


四:
⑴首句“旅馆寒灯独不眠”渲染了              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的心情。
⑵“故乡今夜思千里”运用了        的手法,不直写自己的思念,而是通过想象写故乡亲人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
参考答案
⑴凄寒孤寂(清冷凄凉)
⑵反衬或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赏析
高适七言绝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婉曲含蕴地抒发了孤寂凄然之感。把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表达了出来,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
  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自己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两相对照,不觉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同样有着光和热的灯,竟也变得“寒”气袭人了。“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寒灯只影自然难于入眠,更何况是除夕之夜!而“独不眠”自然又会想到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守岁的景象,那更是叫人难耐。描绘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 “客”是自指,因身在客中,故称“客”。竟是什么使得诗人“转凄然”呢?当然还是“除夜”。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自己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那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
  “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 “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霜鬓增添新的白发。诗人巧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这在古典诗歌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觞(SHANG)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中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





文章标签: 古诗试题  



相关阅读

崔涂《江雨望花》阅读答案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阅读答案及赏
韩愈《宿龙宫滩》《郴口又赠其一》阅读答案
《梅花引·荆溪阻雪》阅读答案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古代诗歌常见的几种形象及相关题型解答方法步骤及

有帮助
(31)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