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古诗词中的叠字现象鉴赏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14-09-27 21:34
叠字,又名迭字、迭词、重言等,是指将两个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古诗词中叠字运用是常见的,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沥沥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欧阳修《蝶恋花》中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诗歌中叠字用得好,表情达意或强烈、或委婉、或深沉;状物描景绘声绘色,可见可闻;并且读起来掷地有声,显示其音律美。
叠字因其独特的表达效果,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曹操、曹丕和曹植是建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们的诗歌久负盛名,尤其是诗歌语言词汇丰富,绚丽多彩并各有所好,而三曹均爱用叠字,并且使用频率非常高。如在《汉魏六朝诗鉴赏词典》中所选曹操的诗共8篇,其中运用叠字的就占有4篇;所选曹丕诗7篇,其中运用叠字的竟达6篇,特别是曹丕的《杂诗二首(其一)》,一首诗中四次运用叠字:“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这几处叠字运用对渲染凄凉寂寞的秋夜氛围,烘托漂泊异乡游子的满腹忧愁和思乡之情起到了突出和强化作用,有力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在叠字运用方面,最受人称道的当数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清照的在这首词中的叠字运用,显示出她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倍受后人称赞。宋代张瑞义《贵耳集》卷上:“易安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明代茅暎《词的》卷四:“连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十绝唱。后人效颦,便觉不妥。”吴承恩《花草新编》卷四:“易安此词首起十四叠字,超然笔墨蹊径之外。岂特闺帏,士林中不多见也。”
另外,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用叠字法作楹联,可以生动地表现楹联的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个情达意的形象性,因而可以增强楹联的艺术魅力,获得特定的表达效果。请看俞樾做的这副杭州九洞十八溪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作者将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高下、叮咚”进行了特殊处理,效果便发生了很大变化,感觉清澈,情景宜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