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古诗歌语言鉴赏专项练习及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15-03-10 17:54
梦  江  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是指什么?2分)

【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望  江  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答案】
(1)“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示例: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 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  鸪  天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
【答案】(1)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2)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再钓鱼,所以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一、(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句 。(1分)
【答案】桃花流水鳜鱼肥
 
考点:古代诗词的积累与识记。能力层级为A。
2)简析首句中字的妙处。(3分)
【答案】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 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解析】今年考查的仍是炼字:形容词活用,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分析妙处时结构、内容、主旨三个方面都要答到位。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解析】考查情感:主要是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搞清了两个环境,再联想张志和《渔歌子》的主旨和本词题目中“钓船归”的暗示,“回归与隐居之乐”不用探究也可以回答出来。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14届湖南衡阳高三三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行香子①·天与秋光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②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注: ①行香子,词牌名。②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
【小题1】“凄凄惶惶”四字让人自然想起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         ”句。(1分)
【小题2 说说砧声这个意象在词中的表达作用。(3分)

【小题3】探究本词的语言特点。(4分)

【答案】
【小题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小题2】“砧声”:砧,古代捣衣用的石头。妇女多在秋季为亲人拆洗缝制衣服,忙到深夜。作者明月之夜“往事愁肠” 夜阑不寐,听闻沉重的捣衣之声,与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组成一个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乐曲,表现 出对逝去丈夫的无比怀 念,悲苦甚之。
【小题3】①叠字:运用“转转”“凄凄惶惶’六个叠字,加浓了词的凄凉气氛,把词悲凉的心境表达得更为深切,增强了诗词的音律美。
②排句:前后结句均用排比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声声凄切,句句血泪。她的哀愁与一般的离愁别苦不同,这是在异族残酷进犯,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投降之时,一个难民发出的痛苦呻吟,国破家亡,夫死子散,这是整个时代的悲音。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有点大,大要从小处着眼。一是上片的“转转”,下片的“凄凄惶惶”这是叠词,加深某种程度,增加诗词的音律美。二是“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这是排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14届广东百所高中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连州[]阳山归路
吕本中
稍离烟瘴近 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注]连州,今广东阳山县。吕本中,北宋末期诗人。这首诗是诗人为避战乱,从广东返归湖南途中所作。
【小题1】诗的前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境况?请结合注释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试分析诗中不知”“强言两词的妙处。(4分)
【答案】
【小题1】时局动乱,诗人衰病漂泊,忧时伤国,满怀哀愁 。
【小题2】小儿女不解父亲此刻的心情,竟说湘潭风光胜过江南。这两个词语不仅写出了小儿女的天真无知,又反衬出诗人心中的悲愁之情,读来倍觉伤痛。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五、(14届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11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1]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2],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1]估客:贩货的行商。[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小题1】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好在哪里? 4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颔联对仗工整,内涵深刻,含蓄蕴藉。上句是动中写静,白日舟行水上,同船的商贾酣然入睡,足见江上风平浪静;下句是静中写动,晚上夜深人静,忽闻舟人低语,可知江潮涨起。这一联明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暗写他昼夜难眠的纷乱思绪。
【小题2】这首诗主要抒写厌战、伤老、思归之情, “归心”是全诗之眼。首联一个“犹”字,道出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一个“孤”字,流露出旅途的寂寞情绪。颔联写旅 途中内心的纷乱不宁之情。颈联进一步写内心纷乱的原因。 “三湘”“万里”, 写的是战争的境遇和身世的飘零, “衰鬓”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 的肃杀增添了内心的孤苦。“明月”,更增添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把这种忧心愁思更加深化了,“旧业”已随着战乱而化为乌有,而江上仍然传来战鼓声声,诗人把这一 切的根源归结为战争,思归的同时显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伤时之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