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爱国忧民类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15-08-12 18:30
5、《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上诗的最后两句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另有弦外之音。那么,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析。
讽刺哪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
2、“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5、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6.《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上阕中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异”在(1)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飞向衡阳,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实际上写塞下极寒,与家乡吴地大不相同。(2)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构成塞下特异的“边声”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闭城门,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渴望建立军功的思想感情,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2、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5、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6、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限2个字)。
雁去。
7、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
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
(7)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8)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9、“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1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11、(1)一个“         ”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总体特征;“                 ”概括描写了边地荒凉冷落的景色。
(1)异;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2、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一简要分析。
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7.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桃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4、这词首融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梦幻(梦境、理想) 现实
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6、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7为什么说《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号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8、本词上阕描写军旅生活,写了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和沙场点兵等五个画面;下阕描写了骑快马、拉雕弓的战斗场面。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充分地表达了作者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可怜”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重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第①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
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
3、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
答:作者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只希望能早点天亮,反映了作者眼前生活的艰难。
4、你认为此诗之所以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看法。
5、这首诗之所以震撼人心,最重要的原因是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诗句,表现出作者在自己生活极度艰难的情景下,依然不忘忧国忧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6、本诗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请你用现代观念,结合上文评价杜甫的思想。
答:杜甫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他虽遭不幸,但还忧国忧民,为民呼喊,即使自己被冻死也心甘情愿;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更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答:如: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