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事物形象鉴赏 事物形象分类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知识讲解 知识点1:高考题考察事物角度有题型。 1、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2、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3、某物象象征什么? 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 5、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答题步骤】 知识点2:刻画事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象征或托物言志)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知识点3:常见思想感情(咏物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见思想或情感: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 例题精析 【例题1】(2013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题干】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解析】诗歌中提及到屈原,再根据具体语境,咏物诗很多都是高洁,纯洁的象征。 【例题2】(2011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1)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2)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解析】通过具体事物所处的环境,以及恬澹、自清,即可得出。 【例题3】 咏风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①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题干】从此诗的整体上看,采用了什么写法?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的形象?此诗寄托着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此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风咏怀。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奉献者和“有情”人的形象。它使山林清爽,它驱散烟霾,卷走云雾,并且在日落山静的时候,为人们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乐章。抒写了诗人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 【解析】通过咏物诗最常见的手法,以及具体的描写即可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