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古诗歌分题材针对练习及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17-03-26 17:18

4.[羁旅思乡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①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 ①逋逃:意为漂泊无家。②行朝:迁流不定的朝廷。
(1)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 ①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②前一句写静景(视觉),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后一句写动景(听觉),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暗指兵荒马乱。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案】 ①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②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近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群盗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5.[咏史怀古诗]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王昭君
[唐]李商隐①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②。
【注】 ①李商隐,晚唐诗人,仕途坎坷不遇。②隔生春,指春天年复一年过去,汉宫里像昭君那样被冷落的宫女,年年都有。

和聂仪部明妃曲
[明]李攀龙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注】 聂仪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见赠,作者以此诗唱和酬答。明妃,即王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王明君,亦称明妃。
(1)两首诗均围绕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展开,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 (1)李商隐的《王昭君》,借古讽今,以毛延寿制造一个又一个昭君的悲剧,来影射当时一手遮天、认钱认势不认人、压制有才之人的宦官、军阀以及朋党之流,造成寒士被排挤压制的社会现实。整首诗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感伤。
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独辟蹊径写古人,通过设想王昭君远嫁塞外后,对汉宫依然无限眷恋,曲罢竟误以“青海月”为汉月的情景,状其对汉朝的依恋之深,幽怨之长。
(2)《和聂仪部明妃曲》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昭君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答案】 整首诗塑造出一个身行万里,心怀故土,愁怨深长的悲情女性形象。整首诗把王昭君置于一个假想的塞外之境,一、二两句以漫无边际的背景来衬托其远离故土的无限哀伤,三、四两句写王昭君在弹完曲调的那一瞬间,竟把眼前高悬的“青海月”误作“汉宫月”,因而遐想故乡,留连难去,其中“徘徊”一词极言其对故乡的魂牵梦绕,一往情深。

6.[送别怀人诗]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注]长是、系行舟。
【注】 谩:徒然。
(1)“离人心上秋”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5分)
【答案】 (1)①该句将“愁”字巧妙地拆分为“心上秋”,既突出季节为“秋”,又委婉地表明了内心因离别而愁。②明月之夜不敢登楼,是因为登高怀远,望月思人,月明之夜,更让人增添愁苦,表达了月夜思乡怀人而又充满矛盾的心理。
(2)词的下阕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借景抒情。往事如梦,花落成空,美好年华如水,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②对比(反衬)。“燕归客留”,人不如物,更突出了无法归家的哀愁。③拟人。词人责备垂柳不能留住亲友,却总是缠留自己的行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