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名句 > 宋词名句 >

“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魏夫人《菩萨蛮》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14-08-24 21:31
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译文]  溪边的柳絮已经飘飞了三次,而远行的人却还没有归来。
  [出自]  北宋  魏夫人  《菩萨蛮》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注释:
    出墙红杏花: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系脱胎于此句。
    柳绵:即柳絮。


  译文1:
     溪水青山,沐浴着晚霞斜阳。微风吹动,水面荡漾,水榭楼台的倒影粼粼闪闪,惊飞了双栖的鸳鸯。溪水对岸的两三家庭院,有几枝红艳欲滴的杏花探出高墙。
    沿着绿杨堤下那幽静的小路,她每天不分早晚,常到溪边眺望。已经是三见柳絮飘飞了,还不见远行人回到身边。
   
译文2:
    斜阳余晖罩河山,溪中楼台别有天。 风吹影动鸳鸯起,微风吹起绿漪涟。隔岸人家三两处,红杏花开,高墙挡不住。
    长堤傍溪水,堤上柳正绿。 时常溪边堤上走,三见柳絮随风舞。柳絮年年按时飞,不见远行人儿归。

赏析:
此词写景以抒情,情因景生,描绘了思妇盼望远行丈夫归来的情思。全词紧紧围绕一个“溪”字构图设色,表情达意,写得清新自然,不落俗套,饶有情韵,耐人寻味。
  首句“溪山掩映斜阳里”写斜阳映照下的溪山,侧重点于“溪”字。次句“楼台影动鸳鸯起”,补足上文,进一步写溪中景色。夕阳斜照之下,溪中不仅有青山的倒影,而且还有楼台的倒影,还有对对鸳鸯溪中嬉水。上句专写静景,下句则动中有静。“楼台影动”,表明溪水微风吹拂之下,荡起层层绿波,楼台的影子也仿佛晃动一般。再添上“鸳鸯起”一笔,整个画面就充满了盎然生趣。
  三、四两句写两岸景色,这条溪水的两岸,只住着两三户人家,人烟并不稠密,环境自然是幽静的。至此,上面所说的楼台原是这几户临水人家的住宅,全词意脉连贯,针线绵密。这句为实写,下一句便是虚写,如此虚实相生。深院高墙,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杏花,带着娇艳的姿态,硬是从高高的围墙上探出头来。此句的妙处于一个“出”字,词以“出”字形容红杏花,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意味隽永。
  词的下片,转入抒情,但仍未脱“溪”字。溪水旁边,有一道长堤,堤上长着一行杨柳,暮春时节,嫩绿的柳丝笼罩着长堤,轻拂着溪水,而魏夫人作为临水人家的妇女,是经常从这里走过的。“早晚”一词,并非指时间的早和晚。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云:“早晚,犹云随时也;日日也。”其义犹如舒亶《鹊桥仙》词“两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楼望处”。
  古代,水边柳外,往往是送别的场所。据《宋史·曾布传》,曾布于神宗元丰中,连知秦州、陈州、蔡州和庆州。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也说:“曾子宣丞相,元丰间帅庆州,未至,召还,主陕府,复还庆州,往来潼关。夫人魏氏作诗戏丞相云:”使君自为君恩厚,不是区区爱华山。‘“这期间,曾布告别家人,游宦外,可能连续三年。此处,当指魏夫人填词述怀。结尾二句说明她溪边已徜徉了三年,年年都见过一次柳絮纷飞。从柳絮纷飞想到当年折柳赠别,这是很自然的。”三见柳绵飞“是实语,而着一”犹“字,便化实为虚了,这样,哀怨之情,离别之恨,便隐然流于言外。
  此词声律上极具特色,八句中两句一叶韵,如“里”与“起”、“家”、与“花”、“路”与去、“飞”与“归”,均押韵工整;且两句与两句之间又平仄交错,如上片四句“里”与“起”是仄声韵,“家”与“花”是平声韵;下片“路”与“去”是仄声韵,“飞”与“归”是平声韵,读来十分谐婉,再加上语言晓畅,词句清丽,较好地抒写了贵族妇女温柔敦厚而又婉曲缠绵的感情。

    “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见宋·魏夫人《菩萨蛮》[溪山掩映]。柳绵:柳絮。这两句 大意是:三次见到暮春时节柳絮飞扬,离人却还没有返回家乡。
     这两句借景抒情。离人远去已经三年,女主人公盼他归来,也已盼了三年。那翻飞的柳絮,最容易使人想起当年折柳赠别的情景;每年柳絮纷飞的时节,也特别牵动离人的愁肠。两句语言自然,情致缠绵,看似平平道来,而无限离愁,无限期待,尽在不言中。





文章标签: 宋词名句  



相关阅读

“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的意思及全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的意思及全词翻译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的意思及全
“星月一天云万壑,览茫茫、宇宙知何处”全词赏析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的意思及全词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全词翻译赏析

有帮助
(6)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