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春风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读中兴碑。 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 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 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乌择栖。 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 事有至难天幸尔,上皇跼蹐还京师。 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闲李父颐指挥。 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 臣结舂陵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 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 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 断崖苍藓对立久,涷雨为洗前朝悲。 注释 1 摩崖:亦作“磨崖”,在山崖峭壁上磨平石面,刻碑文或题字,称“摩崖石刻”。摩崖碑,此指《大唐中兴颂》,由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内容写安史之乱,唐肃宗平乱,使唐室中兴。此碑文辞古雅,笔法苍劲有力。 2 浯(wú)溪: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五里。 3 藜(lí):藜杖。 4 墨本:拓本。 5 摩挲(mó suō):抚摸。 6 “明皇”二句:包桑,语出《易·否》:“其亡其亡,系于包桑。”意为怕失去,就把东西牢牢系在桑树干上。这二句说明皇(玄宗)不考虑安邦定国的计划,结果国家被安禄山搞得几乎颠覆。唐明皇晚年昏庸,重用奸臣杨国忠等,又把军事大权交给胡人安禄山,终酿成安史之乱,明皇仓皇入蜀,路上发生马嵬兵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缢死。禄儿,即安禄山,时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是杨贵妃的干儿子。苞桑,亦作“包桑”,根深蒂固的桑树。《易经·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苞桑计:比喻牢靠的治国方略。 6 九庙:指太庙,古天子庙九室。此代指京城。 7 乌择栖:指朝臣们另找靠山。一说指宰相陈希烈等投降安禄山,一说指部分官员追随太子李亨到灵武。 8 “抚军”二句:指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攻陷长安,翌年,太子李亨在灵武自立,尊玄宗为上皇天帝。抚军监国,统率军队,守卫国家。语出《左传》:“太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趣,急忙。大物,国家。 9 跼蹐(jú jí):无法舒展的样子。此指玄宗回国都后,受肃宗所制,无法舒展。 10 张后:肃宗皇后张良娣,与李辅国勾结,干预朝政,牵制玄宗。后被废。 11 李父:李辅国。肃宗以李辅国为殿中监兼太仆卿,判元帅府行军司马。李专权揽政,连宰相李揆也执弟子礼,称“五父”。他屡进谗言,迫害玄宗。颐指挥:用脸部表情来示意指挥。 13 南内:玄宗自蜀回,住南内兴庆宫,后迁西内软禁。 14 高将军:高力士。他是玄宗心腹,曾封骠骑大将军。后遭李辅国诬陷,流放巫州。 15 臣结:指元结。元结曾任道州刺史,多次上表言事,并作有《舂陵行》诗,反映民间疾苦。此句一作“臣结春秋二三策”,说元结所作《中兴颂》中含《春秋》笔法,寓有褒贬。 16 臣甫:杜甫。杜甫《杜鹃行》曾以杜鹃比玄宗失位。他的《杜鹃诗》又有“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句。 17 琼琚:华美的佩玉。此指文辞华丽。 18 “同来”二句:据《山谷先生年谱》,这次同游的有进士陶豫、李格,僧伯新、道遵等人。 19 冻雨:暴雨。 参考译文 春风把我的船吹到了浯溪岸边,我拄着拐杖上山,细细地读着崖上刻的《中兴碑》。我一生中有半世都只见到这碑的拓本,今天终于能亲手抚摸着石刻,可怜我双鬓已雪白如丝。唐明皇没有安定国家的深谋远虑,任由着安禄山,把天下搅得一塌糊涂,无法收拾。宗庙宫廷都沦陷敌手,明皇凄凉地逃往川西;百官们犹如乌鹊选择良木,纷纷投降伪朝,低声下气。统率军队,守护国家,这是太子的本分,肃宗匆匆地登上皇帝的宝座,难道不显得过分心急?平定祸乱本来是很困难的事,能够取得胜利,真是徼天之幸,太上皇终于能跼蹐不安地返回了京师。从此后他失去了自由,在宫中要看张后的脸色行事,在宫外又要听从李辅国的颐指气使。他在南内偷安苟活,高力士去后,事势便更加危急。臣子元结在舂陵上书献策,臣子杜甫在四川,见到杜鹃再次下拜和泪作诗。可怜世人有谁知道忠臣刻骨的悲痛,只是争相欣赏诗文中优美的文词。一起看碑的有六七个和尚,还有几位文士相随。我站在断崖边青苔上,一阵暴雨打来,仿佛要洗去前朝无尽的悲思。 背景 黄庭坚这首诗作于崇宁三年(1104年),前一年,他以“幸灾谤国”的罪名从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贬往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这一年春天,他途经祁县,泛舟浯溪,亲见《中兴颂》石刻,写下这篇名作。 赏析 《书摩崖碑后》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慨叹唐玄宗没有作好治国大计,弄到祖庙被毁,慌忙西奔,群臣鸟兽般散的地步;指责太子匆匆登位后,让后妃宦官勾结弄权,使唐玄宗陷于苟且活命的困境。抒发了对元结、杜甫二人忠诚国事却不为世人完全理解的悲伤感情。全诗章法谨严,层次清晰,夹叙夹议,即古抒情,音调高朗有沉郁顿挫之美。 在诗中写大题目,要有大议论,有卓识伟见,才能扣人心弦;同时,要有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力,才能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首《书磨崖碑后》在这两方面都表现了很高的造诣。 诗虽然是题元结的《中兴颂》碑文,但涉及到对唐玄宗、唐肃宗千秋功罪的评价,所以也是一篇史沦。755年(天宝十四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安史之乱。次年六月,玄宗仓皇出走,在路上发生了马嵬兵变,兵士杀杨国忠,又逼玄宗杀了杨贵妃,演出了一场“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千古悲剧。同时,百姓请求太子讨贼。于是太子李亨治兵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七月,即位于灵武(今宁夏中卫及其以北地区),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757年(至德二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759年(乾元二年),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761年(上元二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叛乱基本平息。这年八月,元结撰《大唐中兴颂》,歌颂肃宗的中兴之功。碑文为当时大书法家颜真卿手书,刻于湖南祁阳县境内的浯溪临江石崖上。 黄庭坚这首诗1104年(作于崇宁三年),前一年,他以“幸灾谤国”的罪名从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贬往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这一年春天,他途经祁阳县,泛舟浯溪,亲见《中兴颂》石刻,写下了这首名作。 开头四句是全诗引子。“春风吹船著浯溪”一句,横空而来,音调高朗,领起全首。特别是“著”字(同“着”,表现出春风像是有意吹送着诗人的小舟,将其置于浯溪之上。面对千古江山,历史陈迹涌上心头,这就引起了下文。藜即藜杖,诗人舍舟登岸,扶着藜杖上山看碑。三四两句作一跌宕,表现了诗人对此碑的向往之情。黄庭坚作此诗时已六十岁,所以说半生以来只看到《中兴颂》的拓本,而此时亲手摸到石刻已是须发苍然了。 从第五句起一直到“世上但赏琼琚词”,都是论唐代的历史。四句一层,层层展开。“明皇”四句是说唐玄宗没有深谋远虑,又宠信安禄山,酿成大祸,遂使社会动荡,天子奔亡,百官降贼。九庙,是帝王祖先的庙,“九庙不守”即指京城失陷,“乘舆西”指玄宗出奔四川。为尊者讳,所以用“乘舆”代替皇帝。乌不择树而栖,比喻乱军攻陷京城后,大臣如陈希烈等纷纷投降。这里用了形象而含蓄的笔致将玄宗失德、安史乱起,朝廷危殆的境况勾画出来。下面四句转入对肃宗的指责。 “监国”,指皇帝外出时,太子留守代管国事,古来本有太子监国之事,因而黄庭坚认为,肃宗不必袭取帝位。他还认为,安史之乱的平息,极为艰难,肃宗的成功乃是天幸。而“踞蹐还京师”,则写出了玄宗失位后的困境。 据史书记载,玄宗自蜀还京,当了太上皇,起初居于兴庆宫,太监李辅国与张皇后串通一气,离间他与肃宗的关系。760年(上元元年),玄宗登长庆楼,与持盈公主闲谈,正值剑南奏事官朝谒,玄宗就令公主与如仙媛接待他,事后,李辅国诬奏“南内有异谋”,并假托诏书将玄宗移到西内,持盈公主被软禁在玉真观,忠于玄宗的高力士等被流放到巫州。“内间张后”四句就指此事。诗意说:肃宗在宫中要看张皇后的颜色行事,外面又受制于李辅国。“南内”,即指兴庆宫。玄宗居于兴庆宫时已觉凄苦,几乎只是苟延残喘。到了高力士被流放,玄宗幽居西宫,则更是岌岌可危,朝不虑夕了。高力士曾为右监门将军,所以称他为“高将军”,这也是当时朝廷大臣对高力士的称呼。这里虽然是叙述历史,但有诗人的褒贬与感情在其中,他对李辅国、张皇后这样的奸邪小人深恶痛绝,对玄宗这个煊赫一时而晚景凄凉的帝王表示了同情与惋惜,而对肃宗的懦弱无能也表示既愤恨又悲悯。 “臣结”四句笔锋一转,以元结的《舂陵行》和杜甫的《杜鹃》诗来表现当时政治的腐败与对玄宗被幽禁的慨叹。元结于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授道州刺史,目睹民生疾苦,有感于横征暴敛,写下了《舂陵行》一诗,并两次上表,为民请命,当时离761年(上元二年)玄宗被幽禁仅两年。杜甫的《杜鹃》诗则是有感于玄宗被幽禁一事而作,对玄宗的晚景凄凉表示了同情,所以黄庭坚认为这两首诗代表了当时忠臣节士对政治的意见。然而,人们只把它们当作美妙的诗歌来欣赏,而不究其衷曲。 最后四句又回到诗人的游踪,据黄罃《山谷先生年谱》记载,当时与黄庭坚同舟游浯溪的有陶豫、李格、僧伯新、道遵等。次日,又有居士蒋大年及僧人守能、志观、德清等来同游,于是写下此诗,所以说“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黄庭坚泛溪观碑,正值天降大雨。面对着前朝兴亡盛衰的记载,诗人情激如涌,甚至赋予了大自然以强烈的感情:那眼前的暴雨像是要将前朝的悲愤冲洗干净。结句融景物与情感、眼前与历史为一炉,戛然而止,却神完气足。 这首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章法谨严、层次清晰。黄庭坚很重视长篇诗歌的立意布局,他说:“每作二篇,先立大意,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乃可成章。”(《三直方诗话》引)他的长诗往往有叙、写、议三部分。以这首诗为例,前四句叙游览读碑,用以点明题目;中间一大段夹叙夹议,气势雄峻,波澜开合,跳荡起伏,又能曲折尽意;最后四句写当时情形,记同游的友人。诗中依古文游记的章法,结语寓情于景,气势回荡,有杜甫所说的“篇终接混茫”(《寄彭州高使君虢州岑长史三十韵》)的气概。 这首诗的另一特点是音调高朗。黄庭坚的诗力戒平庸,他不仅在遣词造句上力求奇拗硬涩,而且在声调上也追求不同凡响。这首诗就是一例,全首一韵到底,既有顿挫,又一气直下,所以陈石遗说:“此首音节甚佳。”(《宋诗精华录》)此诗以高峻激昂的声调配合纵横恣肆的议论,形式和内容浑然一体。这样高超的诗艺功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