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⑴.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⑵.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答案】 ⑴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 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意思对即可) 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情感、志趣,意思对即可。) 【解析】刘次庄,宋代诗人,这首景色如绘的七绝小诗,构思奇巧,诗笔明丽,情韵恬适,充分体现出诗人追求美的执着和拥抱生活的热情。 译文: 在那雨痕风暴的季节里,桃花身不由己,纷纷离开枝头,和着雨水一个劲儿地往下落。半去追逐清清的溪水,仿佛要随那清溪流回桃花源去;一半尽管力不从心,委落尘土,也依然芳香如故。不知何处飞来一对轻盈的小燕子,它们穿花拂水、贴地争飞,衔得几片桃花瓣,相依相并把它带到彩绘屋梁的偏西处。 赏析: “敷浅原”是古地名,说法不同,一说即今江西庐山;一说是庐山东南的平原,在今江西星子县境;一说又名“博阳山”,在今江西德安县南。这些都无关紧要的,总之,是在江西境内。刘次庄当过江西漕使,这首七绝很可能便是他在江西漕使任上时,于敷浅原见桃花而作。 诗人在敷浅原所见的桃花,并非阳春烟景中盛开之花,而是花期已尽时的落花。落花总是报告着春将归去的消息,因此诗人看花时节当是暮春。春去花落,在多愁善感的诗人的笔下,或则描写惜花、怜花的心肠,或则发抒惜春、伤春的感情,情调多是低回凄婉、哀怨悲切的。然而刘熙载说:“诗要避俗,更要避熟。”(《艺概·诗概》)诗人在这里即一反常情,自出心裁,生动地表现了暮春残红的另一番风韵。 一二句的描写很精彩。在那“雨横风狂三月暮”的季节里,桃花身不由己,纷纷离开枝头,和着雨水一个劲儿地往下落,所以说“桃花雨”。这是从李贺诗“桃花乱落如红雨”句化出。待雨过天晴、清风徐来时,那些花瓣(碎红)又都被风扶起,飘拂纷飞,蒙蒙乱扑行人面,来与人亲近,逗人喜爱,妩媚之极,动人之极。舞罢以后,才悠悠下坠,“半逐溪流半染泥”——一半去追逐清清的溪水,仿佛要随那清溪流回桃花源去;一半尽管力不从心,委落尘土,也依然芳香如故。把落花写得极有血肉,极富灵性。 上面两句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狼藉残红景象描绘得鲜艳耀目,而又情趣盎然,落花景致已写足,下面二句,表面上山穷水尽、难以为继了,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又另辟新境,使那桃花获得了如此际遇:“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意思是,不知何处飞来一对轻盈的小燕子,它们穿花拂水、贴地争飞,衔得几片桃花瓣,相依相并把它带到彩绘屋梁的偏西处。十分传神入妙。 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这首景色如绘的小诗,构思奇巧,诗笔明丽,情韵恬适,充分体现出诗人追求美的执着和拥抱生活的热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