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在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1)“春风来似不曾来”有两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句诗含有哪两层意思。(3分) (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4分) 答案 (1)一层意思是就老柏树而言,表现老柏树不受自然条件的干扰,无论春风来还是不来,它都始终保持自己原有的四季常青的风姿;(1分)另一层意思是兴龙寺主人从容淡定,荣宠(春风)不惊。(2分) [3分。表层意思1分;深层含义2分。] (2)主要运用了反衬(衬托、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这首诗用世人对牡丹趋之若鹜来反衬(衬托、对比)老柏树在春风到来之时保持这原有的姿态,(1分)突出了老柏树的超然物外、从容淡定,(1分)表达了作者对老柏树不受环境影响,淡定从容精神品质的赞叹。(1分) (或)双关,“春风来似不曾来”既写老柏树四季常青,不受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又突出了寺院主人淡定从容的高尚品质,一语双关。 (或)象征(以物喻人),如牡丹象征富贵,寻芳牡丹象征追求功名富贵,老柏树象征寺院主人等。 (或)托物抒怀,如借老柏树在春风到来时依然保持自己原有的风姿,抒发了对超然物外、淡定从容品质的歌颂和向往。 [4分。反衬、衬托或对比1分,分析到位3分。] 注释 柏树:也称“垂柏”,常绿乔木,叶小,鳞形,生长颇快。 译文 南邻北舍的牡丹花都已纷纷开放, 少年人去看花一天来回要跑几趟。 只有寺院中那棵老柏树丝毫没变, 春风来到此地又像没有来过一样。 赏析: 《龙兴寺老柏院》是北宋诗人张在的代表诗作。该诗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描写了龙兴寺老柏院的春天景色。这首诗的基调是为老柏树鸣不平,牡丹美艳追慕者众,松柏朴实则欣赏者寡,通过世人对牡丹的趋之若鹜和对老柏树的视而不见作对比,突出老柏树孤独寂寞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老柏树不以姿色取悦迎合世俗的精神品质的赞叹,也体现出了诗人对高风亮节的追求。 这首诗描写龙兴寺老柏院的春天景观。春天来到,万象更新,百花齐放,充满一派生机盎然、繁花似锦的景象。南邻北舍家家种的牡丹花都已经迎春开放,惹得少年人一天几次去看牡丹。这就是该诗一、二两句的意思。三、四句是说,虽然在春光沐浴下,寺院依旧,老柏树还是原样子,春风似乎在它身上并没有留下一点痕迹。综观全诗,诗人采用了对比的笔法,“牡丹”与“老柏树”对比,“年少”与住在寺院中的僧人对比。牡丹花开得很艳,少年人爱恋花色,心性浮躁,为看花一天跑几个来回。这些都是喧闹的尘世的象征。相比之下,寺院中静悄悄的,僧人一心修禅,不为春光所动。这样,一、二两句与三、四句之间,一动一静,动静结合,闹中有静。作者通过这些对比,不仅表现了寺院的静寂,而且鲜明地反映出修行僧人不为外界的喧闹、繁华所动,静心息欲,达到了禅定的状态。 作者的才干出类拔萃,却无人提携,终生不得志,是一位隐逸诗人,那么他对人生的意义自然有其独体的看法。松柏属常绿乔木,四季常绿,无需春风送暖阳光沐浴,此表面一层意思。深层意义却是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以老柏树自况,面对功名富贵,从容淡定,宠(春风)辱不惊。 从作者着力塑造意象看,牡丹,唐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北宋周敦颐《爱莲说》里讲到“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已成为一种富贵之花,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在该诗中,除了人们看花赏花的本意外,对比寺中的古柏,其象征意义指世俗之人对功名富贵的孜孜追求。柏树,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这种独特的自然属性被人格化被赋予了道德伦理内涵,从而成了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该诗中,老柏树是坚贞、孤直、高洁的象征。通过咏柏,表现诗人对高风亮节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