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为 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冰姿洁。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②。雨初歇。楼外孤鸿声渐远,远山行、行人音信绝。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 教人红销翠减,觉衣宽金缕③,都为轻别。太情切。消魂处、画角黄昏时节。声呜咽。落尽庭花春去也,银蟾迥④、无情圆又缺。恨伊不似余香,若鸳鸯结。 [注释] ①江神子慢:由令曲《江神子》衍化而成长调,初始祭祀江神之曲。又名《江城子》。 ②金莲:谓女子小脚。 ③金缕:金线缝织的衣服。 ④银蟾:明月。 【作者简介】 田为:生卒年不详。字不伐,善琵琶,通音乐。政和末,充大晟府典乐。宣和元年(1119)罢典乐,为乐令。有赵万里辑本《 呕集》。 【译文】 圆圆的玉镜台像挂着一轮秋月。淡淡的傅粉,修得容貌雅洁,额上点了梅花妆香粉白净似雪。风姿绰约冰清玉洁。一对金莲秀足,小小罗袜十分衬贴。一阵骤雨刚刚停歇。楼外渐飞渐远的离群孤雁,那遥远的山外,远行的游子也音信绝断。这愁恨对面诉说也难,更何况还要寄书信向他倾谈,实在难堪。刻骨相思教我形容憔悴像红花枯萎绿叶凋残,只觉得金缕衣变得松宽,全都是为轻易的离别所熬煎。太过凄切,令人伤神呵,是那黄昏的画角吹响的时节。角声呜咽如泣如嗟。庭院红花落尽春光消逝,遥远的明月冷漠无情,刚圆满又变成残缺。恨他不知残荷尚留余香,还能惹那鸳鸯结伴成双。 【译文二】 白玉楼台挂一轮秋月,素淡梳妆薄施粉黛,就像梅花上敷一层香雪。芳姿如冰一般皎洁,一对金莲秀足,配一双小小罗袜风姿绰约。骤雨初停,楼外孤雁鸣声渐渐远去,万水千山之外,远行人的音书早已断绝。这离愁别恨对面都难倾诉,又哪能在书信中细说。 枉教人红颜憔悴,宽松了金缕衣带,都只因当日和他轻率离别。这相思情太深切,让人黯然销魂之处,是暮色苍茫黄昏时节,画角声声凄凉呜咽。庭院红花落尽春天已归去,高天的明月也那么无情,刚圆满又变成残缺。只恨他不像香炉的余香,能长留在我衣上的鸳鸯结。 【评点】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独居闺中,春日怀人之愁的闺怨词。 上片写月夜伫望思念远人的幽恨,着意描绘女子的淡雅高洁芳姿和凝神伫望的神态。词人首先从女子的面容、姿态等方面刻写女子娇弱、轻盈的体态。“玉台挂秋月”状写实景,指出一轮明月高高悬挂在楼台之外。“铅素浅”、“傅香雪”转而描写女子之美,她浅施粉黛,淡淡梳妆,美得清新脱俗。接下来,词人通过写女子的“金莲”、“凌波罗袜”要进一步表现女子的娇媚。秋月高挂,月下有一位冰清玉洁的美人正在漫步,此景令人神往。然而让人好奇的是,她在何处?为何临月而立?她在想些什么呢?接下来,“雨初歇”四句,点出了女子所处环境以及心中所思。“楼外”点出女子所处位置在楼上,“孤鸿声渐远,远山外、行人音信绝”则是用浅白的语言写景,并借景抒情,描写女子站在高楼上,盼望恋人能捎来只字片语,但她望眼欲穿也没有盼来恋人的丝毫音信,于是惆怅万分。结语二句以女子的口吻诉说,形象地写出女子心事重重,却没处倾诉的苦闷。 下片着意抒写苦苦相思、伤心憔悴的深情和痛楚,表现闺妇感情的深挚。“教人红消翠减”三句紧接上片的描写,抒写女子胸中满是怨愤,因苦苦思念着恋人而“红消翠减”、“衣宽金缕”。“太情切”四句从视觉、听觉上烘托女子的离愁别怨。“落尽庭花春去也”三句写春花落尽,春天逝去,能够触动人心弦的也只有那一轮明月了,可明月也是圆缺不定。结语写女子恨恋人不能像香炉的余香那样长留在自己的鸳鸯结上。这个恨看似荒唐,却生动地写出了女子的痴情。 整首词清理淡雅,娓娓叙来,将女子浓浓的愁情写得绵绵凄婉。 [赏析] 这首词写一对情人两地的思念。开头六句,描绘“玉人”风姿。她像梅花一样的天然标致。“雨初歇”两句写“玉人”所处环境,“孤鸿”“声远”,“行人”“信绝”是由景而情,写“玉人”心理变化。语言直白,情意深厚。下阕开头三句仍写“玉人”心中哀怨。“太情切”以下转写“行人”远方的思念。“银蟾”与第一句句“秋月”呼应,象征两人的互相思念,结尾以行人眼前落花、池塘中双鸳鸯的画面展开联想,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真情。 这首词写离情相思,别具韵味。思妇久盼意中人音信不至,心中自然无限幽怨,可是却以“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自我安慰。词的 上片写秋月高挂,冰汪玉洁的美人在月下漫步。满腹心事,无法表达,欲托之于书信,怎奈孤鸿鸣声渐远,行人音信断绝!词的下片写因相思而清瘦,遇黄昏尤觉消魂。花落春去,唯有明月缺而复圆,撩人情思。玉台挂秋风,铅素浅、梅花傅香雪。“玉台挂秋月”各本多解释为楼台外挂着明月,指为实景。“铅素浅”和“传香雪”见其美在素雅本色。这首词写离情相思,别具韵味。思妇久盼意中人音信不至,心中自然无限幽怨,可是却以“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自我安慰。本词属闺怨,写一女子春日闺中怀人的情愫。末尾两句以痴语显深情,结句怨得无理,却妙得痴情神理。全篇风格婉丽,情致缠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