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全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词语注释
①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⑤凤箫:箫的名称。
⑥玉壶:比喻明月。
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即舞鱼舞龙。是元宵节的表演节目)
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⑩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⑪他:泛指,当时就包括了“她”
⑫千百度:千百遍。
⑬蓦然:突然,猛然。
⑭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作品译文
夜晚的东风将元宵的灯火吹得如千树花开,更让烟火看来是被吹落的万点流星。华丽的马车香气洋溢在行驶的路上。凤箫吹奏的乐曲飘动,与流转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错。整个晚上,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在飞舞着。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找到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之处。
【译文二】
像东风一夜吹绽千树繁花,又吹得满天繁星如雨下。宝马雕车芳香飘洒。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光渐渐西斜,一夜鱼龙飞舞笑语喧哗。
头戴娥儿、雪柳、黄金缕,她们笑语盈盈恣意玩耍。我在人群中寻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无意之间却在,灯火稀落处发现了她。
【评点】
本篇为元宵节记景之作。
上片以生花妙笔描绘渲染元宵佳节火树银花、灯月交辉、车水马龙、欢歌笑语的欢腾热闹的风光。“东风夜放花千树”写元宵夜的灯光,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而“千树”又说明彩灯数量多。“更吹落、星如雨”写焰火,烟花一明一灭,参差起落,洒落如星。前两句比喻新颖奇特,而又贴切自然。一个“更”字将灯光和焰火交织在一起,写出元夜让人应接不暇的情景。接下来一句写的是车马和游人,“宝马雕车”写车马华美,“香满路”表明游人之多。“香”字用得好,暗示街上女子多,为下片的叙写做好了铺垫。“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的是彻夜欢腾的热闹场面: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光渐渐西斜,一夜鱼龙飞舞笑语喧哗。上片极言渲染元夜繁华热闹的场面,为下片人物的出现布置好背景。
下片着意描写主人公在游人中千百回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自甘寂寞的孤高女子,表现了词人追求的境界之高,寓有深意。“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承接上片,继续描写元夜的盛况,但已转移到盛装出游的游女们身上,只见她们头戴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地走过去,只剩下衣香飘散在空中。可在这些丽人中间却没有词人的意中人,“众里寻他千百度”极言寻觅之苦,失望之情跃然纸上。在这几近绝望的一刻,“蓦然回首”,忽然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词素以豪放著称于世,其实他的婉约词亦是曼妙无比,这首词即是最好的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