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2.本诗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3、本诗与杜甫的《蜀相》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 分) 4、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5、本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5分)选D给2分,选C给3分,选A、B、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A.“五言古体诗”有误,应为“五言律诗”。B.“用笔着力表现”的不应该是“山野”与“江水”,而应该是“营”与“城”。E.“次写想象之景”有误,应为“眼前时景”。) 2.(6分)①相同点:诗人在两首诗中均流露出了对古人(王昭君、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2分)②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古人缅怀敬仰的具体情感。(1分)《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主要表达对王昭君凛然勇毅的家国大义的敬佩;(1分)《公安县怀古》中,诗人主要表达对像“刘、关、张、孔”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2分)(意思对即可) 3.①相同点:诗人在两首诗中均流露出了对古人(诸葛亮、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2分)②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古人缅怀敬仰的具体情感。《蜀相》中,诗人主要表达对诸葛亮的赞美和功业未就的惋惜;(2分)《公安县怀古》中,诗人主要表达对像“刘、关、张、孔”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2分)(意思对即可) 4、①对古人(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 ②表达对像“刘、关、张、孔”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③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①借景抒情或用典(借古抒情)。(答对一点即可得2分)②对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一点2分) 咏怀古迹其三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附加注释 ①公安县:地名,属于湖北省。 ②吕蒙营:东吴大将军吕蒙曾驻军公安一带,与蜀军对峙。吴大帝封吕蒙为孱陵候,吕蒙营即蒙所屯兵处,在公安县北二十五里。 ③刘备城:三国蜀先主刘备曾为汉左将军荆州牧,镇油江口(故址在公安县西),即居此城,时人号为“左公”,故名其城为公安。这两句是:诗人到一马平川、江深水阔的公安县,回忆律枣,臆叹不已。 ④与云平:风浪高与云齐。 ⑤洒落:不受拘束。这句说刘备待关羽、张飞谊同兄弟,得孔明欢如鱼水,君臣契合,臣在君前不感到拘束。飞腾战伐名:说吕蒙是当时声播四方的良将。 ⑥维舟:系舟。是说在江边系舟嘹望,即景生情,忆古抚今,只有含情长叹。 参考译文 此地空旷,原是吕蒙的营地;江深流急,刘备又在此筑过坚城。 天寒而时日渐短,风起则浪与云平。 刘备孙权的君臣们都潇洒磊落,互相契合,终于战功显赫,飞黄腾达,天下闻名。 我系船在这前面的水边,凭吊往事,不禁一声长啸,发出思古之幽情。 赏析 《公安县怀古》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含有借古迹以咏怀的内容,与《咏怀古迹》诗相近。诗的前两句在描述遗迹,三四句在描述时景,后述怀古之意。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王昭君、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秋,杜甫由江陵移居公安。八月,吐蕃分兵寇灵武、邠州、京师戒严。这首诗是秋天的晚上作者在湖北省公安县的舟中所作。 唐代封建社会,自经“安史之乱”,便由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阶段转入到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杜甫是这个时代的亲身经历者。他在公安县小住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藩镇割据的局面也已形成,北方还有吐蕃,回纥的侵扰。就是杜甫过了五年平静生活的四川,中间也曾遇到成都少尹徐知道的一场叛乱。后来由于杜甫的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之死,他终于离川东下,在荆楚(湖北、湖南)一带的公安县住了一段时间。 诗为怀古而作,所以首先提出与公安县有历史关系的两个古人——吕蒙和刘备。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合破曹操。战争结束,“周瑜为南郡(汉置,郡治江陵,吴移治公安)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复从权满刺州数郡。”(《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江表传》)刘备“借剃州”不还,孙权便要用武力夺取,任其事者为吕蒙。吕蒙趁蜀将关羽伐魏之机,奇袭南郡。事后,孙权以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也治公安。这是几百年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早就过去了。如今只剩得“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营已不在,只有遗址,所以说是“野旷”;城在江边,所以说是“江深”。这是首联,是写“古”。 下面接着写景:“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这副颔联,上句写时,下句写地。这时正是冬天,夜长昼短,才见旭日东升,忽又夕阳西下,好象有人催着似的。“催”字用得好,极见作者炼字功夫。诗人这时正坐在江边的小船上,面对风急天高、波涛汹涌的景色,不禁感慨系之。“与云平”,极言浪高。杜诗《秋兴八首》之一有句云:“江间波浪兼天涌”。清人钱谦益笺注:“江间汹涌,则上接风云。”这也可以作为“波浪与云平”的注脚。颈联“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是承首联的:上句指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下句指吕蒙擒关羽的战功。首联说的是“古”,此联说的是“怀”,说古处接“景”(寒天、风浪),说怀处接“情”:所以尾联写出了“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两句。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中的情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是“思古之幽情”。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非同等闲。刘备三顾茅庐,孔明隆中决策。刘备临终时,托诸葛亮以后事。其次是“讽今之隐情”。唐代的李光弼、郭子仪就是像吕蒙那样的名将,可惜他们不遇明主。唐代宗宠信鱼朝恩、程元振,李、郭同受其害。所以他们虽然都有“飞腾战伐”之名,仍然不能取得全国安定团结的局面,这是诗人引以为恨的。由吊古伤今而托古讽今,这首诗的弦外之音是可以想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