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全诗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15-01-03 10:47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这七首诗虽云寻花,实乃遣愁散闷,隐藏着落寞寡欢的情调。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第五首开始显示出爱花、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⑵,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⑶。
【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⑷,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⑸,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⑹?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⑺,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⑻。
【其七】
不是爱花即欲死⑼,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⑽。

注释:
⑴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独步:独自散步。
⑵畏:一作“里”。
⑶料理:按《世说》和《晋书》中的料理,乃安排、照顾之意,施于杜诗,殊欠妥帖。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于料理条下归纳了四个义项:安排、帮助、排遣、逗引。认为杜诗之料理为安排、帮助之意。
⑷盏:一作“锁”。
⑸黄师塔:和尚所葬之塔。陆游《老学庵笔记》:余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 驭卒,此何处?答曰:“师塔也。”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 之句。
⑹爱:朱注:叠用爱的字,言爱深红乎,抑爱浅红乎?有令人应接不暇意。一作“映”,一作“与”。
⑺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小路。
⑻恰恰啼:正好叫唤起来。“恰恰”乃唐人口语。
⑼爱:一作“看”。
⑽嫩蕊:指含苞待放的花。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①繁枝:指盛开的花。 ②嫩蕊:指含苞待放的花。 ③细细开:慢慢开。
    这两句是写惜春将去,留春迟归,愿春长在——盛开的花朵,必将纷纷凋落;对那些未开的嫩蕊,是不是与它商量商量慢慢地开呢?“商量”二字用得绝妙,好象花真能懂得人的话语,诗思天真,诗句可爱。


创作背景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公元761年(上元二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鉴赏
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公元761年(上元二年)春。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沿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
如果说七绝句前四首是在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的话,那么,第五首却表达出爱花 、赏花时的喜悦之情。如此由悲入喜的描写,造成了节奏的起伏变化,给人以新奇的美感。这种喜悦之情 ,并未戛然作结,而是自然而然地向后延伸;以致在第六首,达到了最高潮。如果缺少了它,就缺少一个必要的情感过渡,而显得美中不足。
组诗的第六首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
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组诗之六。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人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读这首绝句,仿佛自己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路上,和诗人一同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
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象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啭。“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
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使人感到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不是更使人陶然神往么?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为人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相关阅读

杜甫《绝句漫兴》“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
杜甫《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全
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意思翻
杜甫《晓望》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泊岳阳楼下》“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全

有帮助
(7)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