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眠。 1.简析诗中的“铺”和“弄”二字的妙处。(3分) 2.后两句诗刻画了牧童怎样的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①“铺”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草的茂盛和“横野”的辽阔无垠,给人以平缓舒坦的感觉;②“弄”从听觉的角度传达出了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的特点以及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 评分标准:共3分。描写的角度1分,草和笛声的特点以及人的主观感受2分。意思对即可。 2. 刻画了一个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无羁无绊,自由自在,自然天真的牧童形象。寄寓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的向往。 评分标准:共4分。人物形象2分,情感2分(答“对牧童的喜爱之情”给1分)。意思对即可。 注释 弄:逗弄。 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横野:宽阔的原野 参考译文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完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欣赏天空中的明月。 译文二: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赏析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弄”字,更写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时时断断续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