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二》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16-08-21 22:37
凉 州词
王 翰
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③忆长安④。
【注】 ①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②阑:尽。③意气:情意。一作“气尽”。④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1.与《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相比,本诗前两句描写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1)本诗前两句通过虚实结合、对比的手法既描绘了眼前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的景象,也有对故乡“秦中”花谢鸟飞情景的联想与想象。第一句写秦中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鸟儿争相觅食的场景;第二句则描绘了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的边塞场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题目要求将此诗与《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进行对比,对诗歌描写景物的角度进行分析。《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正面描写战士们出征前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的场面,渲染了一种欢快宴饮的气氛;而此诗,既有联想与想象,又实写眼前塞外边关的场景,虚实结合,对比鲜明。 
2.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战士们在夜晚听到悲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解答此题,考生抓住诗歌第一句中战士对“秦中”花鸟的联想与想象、第三句中的“杨柳”和第四句中的“忆长安”,能够推知战士们戍守边关多年,在寒风飞沙的荒凉之地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参考译文】
已是暮春时节,故乡秦中,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赏析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为第二首诗,诗人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这两首诗意境开阔,语言华美,节奏明快,富有浪漫气息。
这首诗抒写的是边关将士夜闻笳声而触动思乡之情。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有时不免思乡,无论是见景还是听声,都容易勾起悠悠的乡思。
诗的前两句写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转而思念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色、春光来。后两句极力渲染出了一种思乡的氛围:寒冷的夜晚万籁俱寂,而笳声的响起更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且悲凉的笳声吹奏的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悠悠的笳声在夜空回荡,教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
这首诗抓住了边塞风光景物的一些特点,借其严寒春迟及胡笳声声来写战士们的心理活动,反映了边关将士的生活状况。诗风苍凉悲壮,但并不低沉,以侠骨柔情为壮士之声,这仍然是盛唐气象的回响。


文章标签: 边塞   战争  



相关阅读

翁宏《春残》“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翻译赏
唐彦谦《春残》“景为春时短,愁随别夜长。”全诗
方干《过申州作》“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翻译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我行殊未已, 何日复归来
裴迪《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全诗
武昌妓《续韦蟾句》“悲莫悲兮生别离, 登山临水送

有帮助
(2)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