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机版
| [
加入收藏
]
首页
唐诗三百首全集
宋词精选
古诗三百首
元曲鉴赏
诗词名句
古诗考题
古诗名文
古诗配图
文章阅读
名人名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唐诗三百首全集
>
唐诗鉴赏
>
贺知章《回乡偶书》全诗翻译赏析
来源:
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15-07-06 10:59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2.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3.衰:疏落。
4.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相见,即看见我;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6乡音——家乡的口音。
7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译文】
年少时离开家乡老了才回来,
家乡的口音没改而两鬓的头发已花白。
孩子们看见了个个都不认识,
笑着问我这个远方的客人是从哪里来?
[简析]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
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贺知章是武后时进士,历任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唐玄宗时辞去官职,当时已是85岁的高龄,诗人离开家乡几十年,突然回到家乡不被相认的境遇被刻画得非常深刻。这首诗写了作者年少离开家乡,到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才回到家乡所遇到的家乡的变化,一个“客”字刻画了作者的失落和茫然,此情此景,看似可笑可悲,实际上是抒写了岁月流逝,人世沧桑的深沉感情,十分真切地传达了久客返乡的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自己的容颜,然而乡音仍然不改。诗人以不改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
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由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极为精采,只要稍加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化,便会浮现在读者眼前。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旷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相关阅读
:
鹤盘远势投孤屿, 蝉曳残声过别枝--方干《旅次洋州
戎昱《咏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全诗翻译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崔道融《梅花》“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全诗
崔涂《春夕》“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王鲁复《吊灵均》“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全诗
有帮助
(29)
93.50%
------分隔线----------------------------
上一篇:
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全诗翻译及赏析
下一篇: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全诗翻译赏析
栏目列表
李白的诗
杜甫的诗
白居易的诗
王维的诗
孟浩然的诗
韦应物的诗
杜牧的诗
韩愈的诗
柳宗元的诗
李商隐的诗
张九龄的诗
王昌龄的诗
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
元稹的诗
温庭筠诗词
李贺的诗
李颀的诗
崔颢的诗
刘长卿的诗
岑参的诗
刘禹锡的诗
唐诗鉴赏
推荐内容
魏徵《述怀》“古木鸣寒鸟,空山
孟郊《古别离》“欲别牵郎衣,郎
韦庄《古离别》“晴烟漠漠柳毵毵
“落叶聚还散,征禽去不归。”陈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薛涛
无可《秋寄从兄贾岛》“听雨寒更
古诗文图片鉴赏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