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的诗意:赢政刘恒同样葬在青山秋草里,人们却只去祭拜汉文帝的霸陵。这两句是把秦始皇的厚葬和汉文帝的薄葬对比,把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俭朴,同秦始皇的刚愎、凶残对比与奢靡。如今,这两座陵墓,同样是在青山秋草里,但过路之人,唯独向汉文帝表示敬仰。一个“唯”字,表明了人们自己的评判。以汉文帝相形秦始皇,用笔曲折深婉,意味悠长。 出自许浑《途经秦始皇墓》 龙盅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注 秦始皇墓:在陕西临潼下河村附近,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坟茔巨大,草木森然。 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峻险要。 汉文陵:在秦始皇陵西南之霸陵原上。汉文帝在位期间,以节俭出名。生前有旨,要死后薄葬,“因其山,不起坟”,地面上没有封土,因而受到后人的敬仰。 译文 龙盘虎踞地势雄峻绿树一层层,哪怕高入浮云最终也是要坍崩。 赢政刘恒同样葬在青山秋草里,人们却只去祭拜汉文帝的霸陵。 译文二 一层层树木奔天直上,秦始皇的坟墓虎踞龙盘似地雄峙高耸。 哪怕你气势高入浮云,到头来你在人们心中还是砰然一“崩”。 两个人的坟墓同样矗立在青山上,又同样被覆盖在秋草丛中。 过路的人们却只参拜汉文帝陵墓,就象对着他一样作揖打躬。 赏析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的君主,秦始皇以他的雄才伟略为此后二千年的封建国家奠定了统治的蓝图。但他同样以残暴寡恩、反智主义的形象留在后人的记忆之中。许浑过秦始皇陵所在的骊山,写下了这首《途经秦始皇墓》,以表达他对这个历史人物的基本评价。 始秦皇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形雄伟,景象佳丽,有“龙盘虎踞”之势。并以“树层层”来烘托,更见其气象的不凡。次句前四字“势如浮云”,在含意上应归入上句:陵墓落成之初,曾经“树草木以象山”,虽历千余年,到晚唐也仍是群树层叠,高薄云天。总之前十一个字,或以“龙盘虎踞”状之,或以“树层层”烘托之,或以“势如浮云”陈述之,把始皇墓的雄奇壮伟,气象万千,呈现了出来。可是后三个字“亦是崩”一出,如无坚不摧的神剑,轻轻一挥,直使眼前的庞然大物,骨化形销了。对于像山一样高大的墓堆,当时就有民谣说:“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歌,万人吼,运石堆积如山阜。”显然这里还有弦外之音:“崩”者并非专指坟墓崩塌(实际坟墓也并未崩)或秦始皇驾崩,而包括有如传说的曾被项羽掘毁,或更荒唐的“牧火宵焚”;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很快就土崩瓦解了。诗人的嘲讽尖锐泼辣,这三个字干脆利落,严于斧械,真有一言九鼎的气概。 末二句继续深化其反对残暴政治的思想。同样是坐落在青山秋一草间的陵墓,行路之人经过时,却只恭敬地拜渴汉文帝的陵墓。汉文帝是汉代初年文景之治的代表人物,他推行黄老之治,与民休息,艰苦朴素,曾欲建一露台,一核算工价需千金,相当于十户中人之产,汉文帝立刻停止这个露台的修建。他在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能够了解人民疾一的好皇帝,同样地,人们也只会纪念和缅怀这样的对人民较好的统治者,而不会去对那残暴刻薄的秦始皇顶礼膜拜。民心所向,在这个小小的参拜陵墓的行为中显现得很清楚了。诗题是写过秦始皇墓,此处却着力写汉文帝陵,看似诗思不属,实际上在两种统治方式、两种对待人民的态度的对比之下,诗的主题更显突出。 此诗浑厚有味,通过对比手法来对历史人物加以抑扬,反映了作者对刚恨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恨和对谦和仁爱的统治者的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