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选《河传·秋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时间:2015-05-21
河传·秋雨
阎选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⑴诗人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⑵分析上片中叠词“秋雨,秋雨”、“滴滴霏霏”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诗人描绘了一个满身哀怨,粉脸垂泪的空闺女子形象(2分)。与丈夫的分离使得美丽的女子在秋雨的触动下,满生悲凉;西风吹打窗前竹枝,女子思念的泪水在粉嫩的脸上悬挂;以“雁归”为约的期限又过,丈夫违期,女子无止境地独守空闺。(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2)“秋雨、秋雨”“滴滴霏霏”描绘了秋雨连绵不断的典型环境。(2分)窗外连绵不断的雨声与室内冷清的暗灯凉簟相融合,写出了室内主人公思念远人的无限悲怨(答“为后面写女主人公抒发思念远人的哀怨作铺垫”亦可)。(分析2分)
注释
(1)无昼无夜:不分昼夜的意思。
(2)霏:飘扬。
(3)簟(diàn):竹席,席垫。
(4)妖姬:美丽的姑娘。姬,美女。《吴越春秋》卷三:“于是庄王弃其秦姬越女,罢钟鼓之乐。”
(5)稍:逐渐,渐渐。
喧窗竹:使窗前竹枝发响。
(6)腻脸:指敷着脂粉的脸。腻,光滑。
双玉:两行泪。
参考译文
秋雨不停地下啊!秋雨不停地下啊!不分昼夜,不停飘洒。昏暗的灯光下,她躺在冰冷的席垫上怨恨着和情人的分离,美丽的姑娘禁不住这样的悲哀。
西风渐渐急了起来,吹得窗前竹枝发响。时停时续地,她那敷着脂粉的脸上悬挂着两行泪水。本来很多次都约定好,每年秋天大雁归来的时候就能相见,而对方却又一次次地违期,眼看大雁归来了,人却没有归来。
赏析:
河传·秋雨为五代时期阎选所作的词,描写女子的秋雨闺怨。起首四句中三句重叠,笔势劲急,透出怨情,结尾语气舒缓而情更急切。
这首词写女子的秋雨闺怨。
上片起首四句,描绘了秋雨连绵不断的典型环境,三句重叠,笔势劲急,透出怨情,这是室外之景;室内之景“暗灯凉簟”,这冷清与外界融合,更增人怨。“妖姬”二字,点出主人公之美和她无限悲怨的心理。
过片则用西风渐急,摇窗喧竹,断断续续的凄厉声,加强了悲凉的音调。
下片“腻脸悬双玉”顺理成章,直写粉脸垂泪的形象。最后,以随雁回来的旧约为念,而怨“雁归人不归”,且已“几回”了,写出怨由,收束全章,结尾语气舒缓而情更急切。
明代汤显祖评:“三句皆重叠字,大奇大奇。宋李易安《声声慢》,用十叠字起,而以点点滴滴四字结之,盖用此法,而青于蓝。”
阎选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⑴诗人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⑵分析上片中叠词“秋雨,秋雨”、“滴滴霏霏”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诗人描绘了一个满身哀怨,粉脸垂泪的空闺女子形象(2分)。与丈夫的分离使得美丽的女子在秋雨的触动下,满生悲凉;西风吹打窗前竹枝,女子思念的泪水在粉嫩的脸上悬挂;以“雁归”为约的期限又过,丈夫违期,女子无止境地独守空闺。(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2)“秋雨、秋雨”“滴滴霏霏”描绘了秋雨连绵不断的典型环境。(2分)窗外连绵不断的雨声与室内冷清的暗灯凉簟相融合,写出了室内主人公思念远人的无限悲怨(答“为后面写女主人公抒发思念远人的哀怨作铺垫”亦可)。(分析2分)
注释
(1)无昼无夜:不分昼夜的意思。
(2)霏:飘扬。
(3)簟(diàn):竹席,席垫。
(4)妖姬:美丽的姑娘。姬,美女。《吴越春秋》卷三:“于是庄王弃其秦姬越女,罢钟鼓之乐。”
(5)稍:逐渐,渐渐。
喧窗竹:使窗前竹枝发响。
(6)腻脸:指敷着脂粉的脸。腻,光滑。
双玉:两行泪。
参考译文
秋雨不停地下啊!秋雨不停地下啊!不分昼夜,不停飘洒。昏暗的灯光下,她躺在冰冷的席垫上怨恨着和情人的分离,美丽的姑娘禁不住这样的悲哀。
西风渐渐急了起来,吹得窗前竹枝发响。时停时续地,她那敷着脂粉的脸上悬挂着两行泪水。本来很多次都约定好,每年秋天大雁归来的时候就能相见,而对方却又一次次地违期,眼看大雁归来了,人却没有归来。
赏析:
河传·秋雨为五代时期阎选所作的词,描写女子的秋雨闺怨。起首四句中三句重叠,笔势劲急,透出怨情,结尾语气舒缓而情更急切。
这首词写女子的秋雨闺怨。
上片起首四句,描绘了秋雨连绵不断的典型环境,三句重叠,笔势劲急,透出怨情,这是室外之景;室内之景“暗灯凉簟”,这冷清与外界融合,更增人怨。“妖姬”二字,点出主人公之美和她无限悲怨的心理。
过片则用西风渐急,摇窗喧竹,断断续续的凄厉声,加强了悲凉的音调。
下片“腻脸悬双玉”顺理成章,直写粉脸垂泪的形象。最后,以随雁回来的旧约为念,而怨“雁归人不归”,且已“几回”了,写出怨由,收束全章,结尾语气舒缓而情更急切。
明代汤显祖评:“三句皆重叠字,大奇大奇。宋李易安《声声慢》,用十叠字起,而以点点滴滴四字结之,盖用此法,而青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