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阅读答案
时间:2015-09-27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在盛唐时代,岑参是写作边塞诗最多、成绩也最突出的一个诗人。岑参的边塞诗内容丰富,能够突破边塞诗创作的传统格局,形成对边塞诗发展的又一次新开拓。诗人的出塞之地是安西、北庭,这就是边塞诗反映的地域,由局限于长城内外,扩展到了天山南北;使西域荒漠的奇异风光和人情风习首次引人注目地出现于诗中,并成为抒写出塞的英雄气概和豪迈精神的有力衬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这首诗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就景物描写方面来看,写到了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以及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此时的岑参身为北庭都护府判官,诗是在庭州送别其同事所作,因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均为实写。
但试题中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则不然,从题目可知,作者此时身在临洮,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东部,距离北庭都护府所在的庭州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尽管此前作者已经有了一次出塞的经历,对边地风物有一定知晓,但这次笔下描绘的景物绝不可能是出于亲眼所见,而是有相当大的想象成分。因此不管是春风不度、汉使稀见的艰苦生活环境,还是白草连天、青山逶迤的自然风貌,都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验并透过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获得。诗的第一句中“闻说”两字透露出诗中的描写也来自于听闻,但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凭听闻所接受的信息也是无法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的。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岑参的边塞诗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突破了传统征戍诗多写边地苦寒、士卒辛劳的格局,大大地拓展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与内容范围,举凡军旅生活,征战场面,边塞景物,异域风情,诗人从戎入幕的情怀、感受与多方面的见闻,都在诗中加以表现。众所周知,征戍、行旅是中国诗歌一个源远流长的抒情主题,其中所贯穿的情感常常是征人的辛劳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者是思妇凄绝哀婉的牵挂,其感情基调是悲苦的。从《诗经》的《东山》到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从汉乐府的《饮马长城窟行》到沈佺期的《独不见》,大体皆然,鲜有例外。但是到了盛唐,这一主题的情感基调有所改变。这个时期士人辞亲远游,奔赴边塞,很少是一种违背自身意愿的被动行为,而是在一个空前强盛的伟大帝国不断扩大其自身影响力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对个体自身价值实现的强烈追求。所以,盛唐的边塞诗尽管也保留了一些诸如反映征戍劳苦、亲爱仳离的传统情绪,但更多的是将自身追求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的昂扬气概,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都已经超越了悲苦,俊爽豪迈,英气勃发。
岑参的这首诗也是如此。起、承部分的塞外景物描写不可避免地会带给读者肃杀凄凉的印象,但在尾联作者扭转了这一情感流动方向,强调此行的目的在于“勤王”,是有强烈的爱国热忱作为理性支撑的。这里有必要对唐王朝经营西域作一个客观的历史评价。从史实来看,作为被周边各民族公推为“天可汗”的大唐帝国,并没有像同时代的其他强权一样奴役西域各部族,在西域的军事存在是为了维护中华先进文明的影响力,也是为了维护东西方贸易之路畅通等唐帝国的核心利益。因此,岑参诗中的爱国情怀有着道义上的正确出发点,牺牲个人利益去维护国家利益,也是不折不扣的正义之举。
简析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为天宝十三年(754年)作者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前三联写景,尾联点明主旨。全诗从“闻说”落笔,极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风物,抒发了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昂豪迈的思想感情。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在盛唐时代,岑参是写作边塞诗最多、成绩也最突出的一个诗人。岑参的边塞诗内容丰富,能够突破边塞诗创作的传统格局,形成对边塞诗发展的又一次新开拓。诗人的出塞之地是安西、北庭,这就是边塞诗反映的地域,由局限于长城内外,扩展到了天山南北;使西域荒漠的奇异风光和人情风习首次引人注目地出现于诗中,并成为抒写出塞的英雄气概和豪迈精神的有力衬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这首诗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就景物描写方面来看,写到了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以及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此时的岑参身为北庭都护府判官,诗是在庭州送别其同事所作,因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均为实写。
但试题中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则不然,从题目可知,作者此时身在临洮,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东部,距离北庭都护府所在的庭州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尽管此前作者已经有了一次出塞的经历,对边地风物有一定知晓,但这次笔下描绘的景物绝不可能是出于亲眼所见,而是有相当大的想象成分。因此不管是春风不度、汉使稀见的艰苦生活环境,还是白草连天、青山逶迤的自然风貌,都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验并透过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获得。诗的第一句中“闻说”两字透露出诗中的描写也来自于听闻,但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凭听闻所接受的信息也是无法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的。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岑参的边塞诗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突破了传统征戍诗多写边地苦寒、士卒辛劳的格局,大大地拓展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与内容范围,举凡军旅生活,征战场面,边塞景物,异域风情,诗人从戎入幕的情怀、感受与多方面的见闻,都在诗中加以表现。众所周知,征戍、行旅是中国诗歌一个源远流长的抒情主题,其中所贯穿的情感常常是征人的辛劳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者是思妇凄绝哀婉的牵挂,其感情基调是悲苦的。从《诗经》的《东山》到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从汉乐府的《饮马长城窟行》到沈佺期的《独不见》,大体皆然,鲜有例外。但是到了盛唐,这一主题的情感基调有所改变。这个时期士人辞亲远游,奔赴边塞,很少是一种违背自身意愿的被动行为,而是在一个空前强盛的伟大帝国不断扩大其自身影响力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对个体自身价值实现的强烈追求。所以,盛唐的边塞诗尽管也保留了一些诸如反映征戍劳苦、亲爱仳离的传统情绪,但更多的是将自身追求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的昂扬气概,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都已经超越了悲苦,俊爽豪迈,英气勃发。
岑参的这首诗也是如此。起、承部分的塞外景物描写不可避免地会带给读者肃杀凄凉的印象,但在尾联作者扭转了这一情感流动方向,强调此行的目的在于“勤王”,是有强烈的爱国热忱作为理性支撑的。这里有必要对唐王朝经营西域作一个客观的历史评价。从史实来看,作为被周边各民族公推为“天可汗”的大唐帝国,并没有像同时代的其他强权一样奴役西域各部族,在西域的军事存在是为了维护中华先进文明的影响力,也是为了维护东西方贸易之路畅通等唐帝国的核心利益。因此,岑参诗中的爱国情怀有着道义上的正确出发点,牺牲个人利益去维护国家利益,也是不折不扣的正义之举。
简析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为天宝十三年(754年)作者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前三联写景,尾联点明主旨。全诗从“闻说”落笔,极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风物,抒发了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昂豪迈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