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感遇(其三)》阅读答案

时间:2016-07-21
感遇(其三)
陈子昂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1、丁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2)堠:指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1.诗歌的第三句到第六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5分)
2.诗歌的最后四句使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这四句诗描写了险峻的亭堠、惨死的士兵、漫天的黄沙以及西垂的落日等(3分)营造了一种阴沉、凄凉的意境。(2分)
2.诗歌后四句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先回忆了汉朝三十万军队在抗击匈奴的战斗的惨烈的往事,然后实写当朝因抗击少数民族而惨死的士兵尸骸,(3分)联想到其遗孤无人关心,谴责当政者不吊死问生的冷酷,体现了诗人对广大兵民的同情。(3分)



(1)请简析这首唐诗五、六两句的作用。(4分)
(2)请赏析后两句“但见”与“谁怜”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五、六两句描绘了一幅阴沉凄凉的景象:狂风卷起黄沙,漫天飞扬,夕阳西坠,惨淡无光。(2分)渲染了古战场的悲凉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在塞外为国捐躯的士兵的无限感伤。(2分)
 (2)“但见”与“谁怜”,所写内容一实一虚,对比鲜明,〔2分)谴责了当政者既不吊慰死者又不抚恤生者的冷酷无情,表达了对戍边将士及遗孤的同情。(2分)


简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边地荒凉悲惨的景象,抨击了边备空虚、将帅无能,丧师辱国,以及塞上遗孤得不到体恤等弊政,表达了自己对广大兵民的同情。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古诗考题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