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邺《夏晚望嵩亭有怀》阅读答案
时间:2018-02-12
夏晚望嵩亭有怀
罗邺①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注】①罗邺,唐朝余杭人。有文名,尤擅律诗。科考屡下第,漂泊湘、浦间,不得志,晚年赴职单于牙帐,郁郁而终。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漂泊不定的浮云和流水,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归之情。
B. 第二句写望嵩亭与湖水相映成趣,亭在湖上高高耸立,水在亭下一碧万顷。
C. 虽然望嵩亭周围景色优美,整日可望,但作者觉得它终是他乡,不能久留。
D. 作者凭槛远望之间,悠然兴怀,想起家乡,却又终年羁旅异乡,令人神伤。
E. 第八句以景结情,人好似修竹,无依无靠,表达了作者对身世的迷惘之情。
12. 本诗的第五、六句“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1.BE(B“翠微”指青翠的山,“湖上亭高对翠微”是说望嵩亭在湖上,山在湖边,湖上的亭与湖边的山相对。E“一竿”代指行舟,“一竿何处是因依”意思是整日坐船漂泊,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留居之所,抒情手法是“直抒胸臆”,而不是“以景结情”)
12.①动静结合。“蝉噪”“鸟飞”是动,“幽丛”“返照”是静,动静结合,动中有静。②有声有色(视听结合)。“蝉噪”有声,“幽丛”有色,画面有声有色;“蝉”为“青色”,“鸟”为“白”色,“幽丛”暗含“绿”色,“返照”暗含“红”色,色彩对比鲜明。③远近结合。“青蝉”句是近处所听,“白鸟”句是远处所见,远近结合,有层次感。④情景交融。融羁旅愁情于美景之中,以乐景衬哀情。(答对三条即可)
罗邺①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注】①罗邺,唐朝余杭人。有文名,尤擅律诗。科考屡下第,漂泊湘、浦间,不得志,晚年赴职单于牙帐,郁郁而终。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漂泊不定的浮云和流水,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归之情。
B. 第二句写望嵩亭与湖水相映成趣,亭在湖上高高耸立,水在亭下一碧万顷。
C. 虽然望嵩亭周围景色优美,整日可望,但作者觉得它终是他乡,不能久留。
D. 作者凭槛远望之间,悠然兴怀,想起家乡,却又终年羁旅异乡,令人神伤。
E. 第八句以景结情,人好似修竹,无依无靠,表达了作者对身世的迷惘之情。
12. 本诗的第五、六句“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1.BE(B“翠微”指青翠的山,“湖上亭高对翠微”是说望嵩亭在湖上,山在湖边,湖上的亭与湖边的山相对。E“一竿”代指行舟,“一竿何处是因依”意思是整日坐船漂泊,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留居之所,抒情手法是“直抒胸臆”,而不是“以景结情”)
12.①动静结合。“蝉噪”“鸟飞”是动,“幽丛”“返照”是静,动静结合,动中有静。②有声有色(视听结合)。“蝉噪”有声,“幽丛”有色,画面有声有色;“蝉”为“青色”,“鸟”为“白”色,“幽丛”暗含“绿”色,“返照”暗含“红”色,色彩对比鲜明。③远近结合。“青蝉”句是近处所听,“白鸟”句是远处所见,远近结合,有层次感。④情景交融。融羁旅愁情于美景之中,以乐景衬哀情。(答对三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