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暮春上塘道中》阅读答案
时间:2019-02-27
暮春上塘道中①
范成大
店舍无烟野水寒,竞船人醉鼓阑珊。
石门②柳绿清明市,洞口桃红上已山③。
飞絮著人春共老,片云将梦晚俱还。
明朝遮日长安道,惭愧江湖钓手闲。
【注】①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当时范成大由水路赴临安(今杭州)应试途中。上塘:从海宁县经余杭县直抵杭州的一条河流。②石门:位于今浙江省桐乡县中部的古镇,因春秋时吴越交战垒石为门而得名。③洞口:见陶渊明《桃花源记》。上巳:古时节日,在农历三月初三到水滨举行拔徐不祥的祭礼习俗。因上已、清明、寒食三节日期相近,宋代后上已节逐渐消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叙写舟行水上,看到两岸村舍人家,烟火俱无,描绘出野水苍苍、寒凉澄碧的自然景象,几乎看不到春天的踪迹。
B.首联写诗人沿途所见的衰败景象,以及龙舟竞赛鼓声的稀落,表现出诗人对人生不如意的感叹和对现实的不满,只能借酒消愁。
C.额联运用典故,虚实结合来写古镇风光,并以“清明”“上巳”两个节令突出时间是暮春,暗示“店舍无烟”是因寒食期问禁火。
D.颈联直接写人的情怀,以飘飞的柳絮沾人衣襟,预示春光将逝,叹息岁月徒增;以夜晚片云携来清梦,写出人的孤高脱俗。
15.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态?请结合尾联具体分析。(6分)
14、B
思路点拨 “表现出诗人对人生不如意的感叹和对现实的不满,只能借酒消愁”理解错误,首联第二句是写龙舟竞赛刚刚过去,人们都喝醉了,船都散了,鼓声稀疏的景象。
15.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答案 ①尾联前句,写自己“遮日长安道”为仕途官场奔忙赴试;尾联后句写羡慕“江湖钓手闲”的清高避世超脱闲逸。②尾联写诗人一方面奔走红尘,跻身功名利禄场,风尘仆仆,赴京应试;另一方面又敬仰隐者高士的孤风凛凛,不慕荣利,内心深感惭愧,反映出作者心态上的矛盾。(每点3分。若不结合诗中原句分析,每点扣1分。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范成大
店舍无烟野水寒,竞船人醉鼓阑珊。
石门②柳绿清明市,洞口桃红上已山③。
飞絮著人春共老,片云将梦晚俱还。
明朝遮日长安道,惭愧江湖钓手闲。
【注】①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当时范成大由水路赴临安(今杭州)应试途中。上塘:从海宁县经余杭县直抵杭州的一条河流。②石门:位于今浙江省桐乡县中部的古镇,因春秋时吴越交战垒石为门而得名。③洞口:见陶渊明《桃花源记》。上巳:古时节日,在农历三月初三到水滨举行拔徐不祥的祭礼习俗。因上已、清明、寒食三节日期相近,宋代后上已节逐渐消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叙写舟行水上,看到两岸村舍人家,烟火俱无,描绘出野水苍苍、寒凉澄碧的自然景象,几乎看不到春天的踪迹。
B.首联写诗人沿途所见的衰败景象,以及龙舟竞赛鼓声的稀落,表现出诗人对人生不如意的感叹和对现实的不满,只能借酒消愁。
C.额联运用典故,虚实结合来写古镇风光,并以“清明”“上巳”两个节令突出时间是暮春,暗示“店舍无烟”是因寒食期问禁火。
D.颈联直接写人的情怀,以飘飞的柳絮沾人衣襟,预示春光将逝,叹息岁月徒增;以夜晚片云携来清梦,写出人的孤高脱俗。
15.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态?请结合尾联具体分析。(6分)
14、B
思路点拨 “表现出诗人对人生不如意的感叹和对现实的不满,只能借酒消愁”理解错误,首联第二句是写龙舟竞赛刚刚过去,人们都喝醉了,船都散了,鼓声稀疏的景象。
15.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答案 ①尾联前句,写自己“遮日长安道”为仕途官场奔忙赴试;尾联后句写羡慕“江湖钓手闲”的清高避世超脱闲逸。②尾联写诗人一方面奔走红尘,跻身功名利禄场,风尘仆仆,赴京应试;另一方面又敬仰隐者高士的孤风凛凛,不慕荣利,内心深感惭愧,反映出作者心态上的矛盾。(每点3分。若不结合诗中原句分析,每点扣1分。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