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各地古诗鉴赏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8-08-01
赴广西别甥彭云路
解缙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
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注:这首诗作于永乐五年(1407年),因“泄禁中语”被逐远斥,离别赠答。解缙: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好直言,为众忌”。渭阳:《诗经·秦风·渭阳》这样写道:“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后人以“渭阳”来表示甥舅情谊。
枫桥与送者别
张元凯
枫桥秋水绿无涯,枫叶满树红于花。
万里之行才十里,阖闾城头尚堪指。
游子尊前泪湿衣,离心已逐片帆飞。
酒酣不识身为客,意欲元同送者归。
注:张元凯,吴县人,曾任苏州卫指挥。
5.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解诗质朴平易,明白晓畅,率直爽气,韵味悠长,从表面上看,毫无贬谪离愁滋味的自然心声,体现了诗人快人快语的个性特征。
B.张诗虽信口而成,但对仗考究,精于锤炼。诗歌在清浅流畅中不乏质朴自然之美,写感情也变化也能够入细入微。
C.解诗三、四两句以虚写的方式追忆甥舅在一起六年时光,如梦一样转瞬即过,其依依惜别的别离之意溢于言表,情真意切。
D.张诗首联借助于“枫桥”“秋水”“枫叶”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绚烂多姿的秋景图,枫桥如画,风和日丽,诗人毫无惆怅之感。
E.解诗在修辞上采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生动形象;张诗融写景、叙事、化用于一体,诗味浓郁,诗意盎然。
6.张诗尾联,有人认为是这一首诗的神来之笔,试做分析。
【参考答案】
1.BD B项“对仗考究,精于锤炼”,错。中间两联不甚对仗。D项“诗人毫无惆怅之感”表述不当,以乐景写哀情。
2.这一联是写诗人酒醉忘却己身行将作客,还想偕同送行人一齐回去。这结构上,承接颈联。“酒酣不识身为客”化用“梦里不知身是客”翻出新意,补上“意欲元同送者归”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不忍别离的无限感伤之情,给人一种恍若在醉梦中游的感觉。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注:沅湘:沅水、湘水。
7.第一句即景起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做分析。
8.三、四两句运用了表现手法(结构方式)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
7.这一句即景起兴,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屈原的幽怨比作浩浩深沉的沅湘流水,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屈原幽怨之深重,表达了诗人对屈原遭遇的无限同情与之愤慨。
8.运用了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结构方式)。描写三闾庙四周萧瑟凄凉的情景:日暮时分,秋风萧瑟,枫林摇落,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感慨不已,哀怨不尽的凭吊之情。情蓄景中,给人无限想象。
梅花
宸濠翠妃
绣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香。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
注:宸濠翠妃:明代皇室宁王朱宸濠之妃。
9.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梅花不仅有傲霜的姿态,而且还是报春的使者,因此诗人人们咏梅,往往寄托着对春天的欣喜之情。所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是也。
B.这是一首咏梅诗,巧妙地把闺中女子春情难遣,留恋春色的情思,细腻地刻画出来。
C.这首诗中,诗人看梅的观察视角与众不同,不是身处室外直接观物而得,而是身居闺房,刺破窗纸,隔纸窥看,别出心裁。
D.“引透寒梅一线香”,诗人通过一孔就能闻得香味,可谓是未见其形,先闻其香。
E.这首诗,细腻之处在于显出处处春意,“刺破”“引透”“倒拖”几字,从细节之处把春色的妩媚,以及对春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的直接表达出来。
10.这首诗构思巧妙在何处?结合具体诗句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
9.AE A项“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不能表现对春的喜爱之情。E项“直接表达”错。曲折的表现(侧面描写)。
10.这首诗构思巧妙,主人公歌咏梅花,始终不从正面描写,无论是刺破纸窗,引透寒香,还是隔纸看梅,矮蚁拖花,都从侧面点染,形成一句一折,句句间隔之势,然毫无“隔靴搔痒”之感,反觉疏而不淡,兴味盎然。此诗从小处入笔,观察细微,情思宛转,意态悠闲,这种审美愦趣和作者的宫廷贵妇身份是颇为契合的。
解缙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
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注:这首诗作于永乐五年(1407年),因“泄禁中语”被逐远斥,离别赠答。解缙: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好直言,为众忌”。渭阳:《诗经·秦风·渭阳》这样写道:“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后人以“渭阳”来表示甥舅情谊。
枫桥与送者别
张元凯
枫桥秋水绿无涯,枫叶满树红于花。
万里之行才十里,阖闾城头尚堪指。
游子尊前泪湿衣,离心已逐片帆飞。
酒酣不识身为客,意欲元同送者归。
注:张元凯,吴县人,曾任苏州卫指挥。
5.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解诗质朴平易,明白晓畅,率直爽气,韵味悠长,从表面上看,毫无贬谪离愁滋味的自然心声,体现了诗人快人快语的个性特征。
B.张诗虽信口而成,但对仗考究,精于锤炼。诗歌在清浅流畅中不乏质朴自然之美,写感情也变化也能够入细入微。
C.解诗三、四两句以虚写的方式追忆甥舅在一起六年时光,如梦一样转瞬即过,其依依惜别的别离之意溢于言表,情真意切。
D.张诗首联借助于“枫桥”“秋水”“枫叶”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绚烂多姿的秋景图,枫桥如画,风和日丽,诗人毫无惆怅之感。
E.解诗在修辞上采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生动形象;张诗融写景、叙事、化用于一体,诗味浓郁,诗意盎然。
6.张诗尾联,有人认为是这一首诗的神来之笔,试做分析。
【参考答案】
1.BD B项“对仗考究,精于锤炼”,错。中间两联不甚对仗。D项“诗人毫无惆怅之感”表述不当,以乐景写哀情。
2.这一联是写诗人酒醉忘却己身行将作客,还想偕同送行人一齐回去。这结构上,承接颈联。“酒酣不识身为客”化用“梦里不知身是客”翻出新意,补上“意欲元同送者归”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不忍别离的无限感伤之情,给人一种恍若在醉梦中游的感觉。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注:沅湘:沅水、湘水。
7.第一句即景起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做分析。
8.三、四两句运用了表现手法(结构方式)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
7.这一句即景起兴,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屈原的幽怨比作浩浩深沉的沅湘流水,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屈原幽怨之深重,表达了诗人对屈原遭遇的无限同情与之愤慨。
8.运用了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结构方式)。描写三闾庙四周萧瑟凄凉的情景:日暮时分,秋风萧瑟,枫林摇落,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感慨不已,哀怨不尽的凭吊之情。情蓄景中,给人无限想象。
梅花
宸濠翠妃
绣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香。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
注:宸濠翠妃:明代皇室宁王朱宸濠之妃。
9.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梅花不仅有傲霜的姿态,而且还是报春的使者,因此诗人人们咏梅,往往寄托着对春天的欣喜之情。所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是也。
B.这是一首咏梅诗,巧妙地把闺中女子春情难遣,留恋春色的情思,细腻地刻画出来。
C.这首诗中,诗人看梅的观察视角与众不同,不是身处室外直接观物而得,而是身居闺房,刺破窗纸,隔纸窥看,别出心裁。
D.“引透寒梅一线香”,诗人通过一孔就能闻得香味,可谓是未见其形,先闻其香。
E.这首诗,细腻之处在于显出处处春意,“刺破”“引透”“倒拖”几字,从细节之处把春色的妩媚,以及对春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的直接表达出来。
10.这首诗构思巧妙在何处?结合具体诗句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
9.AE A项“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不能表现对春的喜爱之情。E项“直接表达”错。曲折的表现(侧面描写)。
10.这首诗构思巧妙,主人公歌咏梅花,始终不从正面描写,无论是刺破纸窗,引透寒香,还是隔纸看梅,矮蚁拖花,都从侧面点染,形成一句一折,句句间隔之势,然毫无“隔靴搔痒”之感,反觉疏而不淡,兴味盎然。此诗从小处入笔,观察细微,情思宛转,意态悠闲,这种审美愦趣和作者的宫廷贵妇身份是颇为契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