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全诗翻译赏析
时间:2013-12-04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公元七六〇年,李白泛舟于寻阳(即浔阳,今江西九江)的彭蠡湖(即鄱阳湖),作此诗寄给友人黄判官。诗中主要描写彭蠡湖的风光,勾勒出傍晚时分湖上雨霁云收、恬静优美的动人景象。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李白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景转疏雨,睛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注释
①寻阳城:即浔阳城,今江西省九江市。彭蠡:蠡读lǐ,彭蠡湖,这里指鄱阳湖。黄判官:李白的友人,名字、生平不详,判官为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
②灌婴井:据《元和郡县志》载,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灌婴(汉初大臣)主持筑建湓(pén)口城(一名湓城,故址在今江西九江市,因地处湓水入长江口得名)。建安(东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孙权经过这里,亲自立标令人打井,正好打出了灌婴筑城时古井,于是在井旁竖立铭记为“颖阴侯(灌婴封爵)井”。传说井水很深,和长江相通,长江中有风浪,井水即动荡不止。
③天镜:指鄱阳湖的湖面。形容湖水明净,涵映天空,犹如巨大的镜子。
④彭湖:即彭蠡湖。
⑤景,同“影”。落景,即将坠落的夕阳。疏雨,稀疏的小雨。
⑥名山:指庐山。
⑦清赏:清新,赏心悦目。
⑧石镜:据《水经注》载,庐山东面悬崖上有一块大圆石,光滑如镜,可见人影。
⑨香炉:即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部。灭:消失。彩虹:香炉峰周围多瀑布,水气经日光照射而形成彩虹。这两句用远月悬空、彩虹消失,形容夜幕降临。
⑩君:指黄判官。
判官:节度使或采访使属官。
原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于上元元年(即乾元三年,公元760年)。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这两句写在鄱阳湖上泛舟所见松门山及庐山之景——日落之后,晚霞已在庐山消失,暮色苍茫;圆月初上,清光四射,返照在松门山的石镜上,景色优美宜人。诗句将暮色隐去圆月初上这个特定时分的景色,描绘得细腻传神,如临其境。
译文
寻阳江上风浪涌动,灌婴井里水波巨澜。
彭蠡湖宛如天镜,轻舟白帆直入湖东。
疏雨过,夕阳落,晴云轻盈,散满远空。
观名山,发佳兴,清幽激赏,没有尽头。
石镜宛如遥遥悬挂的明月,香炉峰彩虹明灭。
对此美景,顿生相思之意,愿与你举目同赏。
简析:
此诗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李白六十岁时下寻阳泛舟鄱阳湖寄友人黄判官之作。诗中描写了鄱阳湖和庐山的雄奇壮丽景象,境界开阔,想象丰富。“开帆入天镜”一句,以形象的比喻写开船进入明亮如镜、水天一色的鄱阳湖的情景,尤为生动。所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过小孤山大孤山》中说:“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此诗篇末在畅叙游兴之中流露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言简而意深。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李白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景转疏雨,睛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注释
①寻阳城:即浔阳城,今江西省九江市。彭蠡:蠡读lǐ,彭蠡湖,这里指鄱阳湖。黄判官:李白的友人,名字、生平不详,判官为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
②灌婴井:据《元和郡县志》载,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灌婴(汉初大臣)主持筑建湓(pén)口城(一名湓城,故址在今江西九江市,因地处湓水入长江口得名)。建安(东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孙权经过这里,亲自立标令人打井,正好打出了灌婴筑城时古井,于是在井旁竖立铭记为“颖阴侯(灌婴封爵)井”。传说井水很深,和长江相通,长江中有风浪,井水即动荡不止。
③天镜:指鄱阳湖的湖面。形容湖水明净,涵映天空,犹如巨大的镜子。
④彭湖:即彭蠡湖。
⑤景,同“影”。落景,即将坠落的夕阳。疏雨,稀疏的小雨。
⑥名山:指庐山。
⑦清赏:清新,赏心悦目。
⑧石镜:据《水经注》载,庐山东面悬崖上有一块大圆石,光滑如镜,可见人影。
⑨香炉:即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部。灭:消失。彩虹:香炉峰周围多瀑布,水气经日光照射而形成彩虹。这两句用远月悬空、彩虹消失,形容夜幕降临。
⑩君:指黄判官。
判官:节度使或采访使属官。
原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于上元元年(即乾元三年,公元760年)。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这两句写在鄱阳湖上泛舟所见松门山及庐山之景——日落之后,晚霞已在庐山消失,暮色苍茫;圆月初上,清光四射,返照在松门山的石镜上,景色优美宜人。诗句将暮色隐去圆月初上这个特定时分的景色,描绘得细腻传神,如临其境。
译文
寻阳江上风浪涌动,灌婴井里水波巨澜。
彭蠡湖宛如天镜,轻舟白帆直入湖东。
疏雨过,夕阳落,晴云轻盈,散满远空。
观名山,发佳兴,清幽激赏,没有尽头。
石镜宛如遥遥悬挂的明月,香炉峰彩虹明灭。
对此美景,顿生相思之意,愿与你举目同赏。
简析:
此诗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李白六十岁时下寻阳泛舟鄱阳湖寄友人黄判官之作。诗中描写了鄱阳湖和庐山的雄奇壮丽景象,境界开阔,想象丰富。“开帆入天镜”一句,以形象的比喻写开船进入明亮如镜、水天一色的鄱阳湖的情景,尤为生动。所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过小孤山大孤山》中说:“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此诗篇末在畅叙游兴之中流露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言简而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