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姜夔《疏影》翻译赏析
时间:2013-06-20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译文] 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
[出自] 姜夔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注释】
①苔枝缀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缀满枝头。苔枝:指苔藓的梅枝。范成大《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周密《乾淳起居住》:“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土,苔如绿丝,长尺余。”
②有翠禽:翠色羽的小鸟。。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代赵师侠游罗浮山,夜梦与一素妆女子共饭,女子芳香龚人。又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欢舞。赵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树下,树上有翠鸟欢鸣,见“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诗:“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吴潜《疏影》词:“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
③客里相逢:指作客时与梅相遇。西汉元帝时远嫁匈奴和亲。
④无言: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⑤昭君四: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雨,环佩空归夜月魂。”王建《塞上咏梅》诗:“天山路边在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
⑥胡沙:指沙漠。
⑦佩环:即环佩玉饰。
⑧犹记:《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事》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蛾绿:指眉毛。
⑨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武帝小时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⑩玉龙哀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玉龙,即玉笛。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⑾小窗横幅:晚唐崔橹《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陈与义《水墨梅》诗:“睛窗画出横斜枝,绝胜前村夜雪时。”此翻用其意。[
【译文】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译文二】
披满绿苔的梅枝上点点梅花缀玉,有一对羽毛翠绿的小鸟,相依相偎在枝上同眠同宿。而今我在异乡又与梅花相逢,只见她站在黄昏中的篱墙边,默默无言倚着修长的翠竹。当年王昭君出塞不习惯大漠飞沙,常常暗自思念江南江北的山青水绿。想必是她的幽魂戴着佩环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幽香孤独。
还记得寿阳宫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熟睡中,梅花飞落她蛾眉,梅花妆从此传出。不要像无情的春风,毫不怜惜梅花的娇嫩轻盈,而应早早为她安排金屋。春风还把梅花吹落江中,更可恨那悲哀的《梅花落》古曲。梅花凋落后再寻她的幽香,梅花已进入了小窗横挂的画幅。
【评点】
本篇是又一篇咏梅名作。全词铺排历史典故,化炼杜甫诗意,以王昭君、阿娇、寿阳公主、罗浮仙女及杜诗中的佳人共五位美女为喻,来描绘梅花的绝艳幽姿,表现梅花高雅品格。用事虽多,但熔铸绝妙,空灵自如。
上片写梅花的形态和品格。“苔枝”三句,写一株古老的梅树,披满绿苔的梅枝上缀着点点梅花,有一对羽毛翠绿的小鸟,相依在枝上同眠。此处用的是罗浮仙女的典故。“客里”三句,化用杜诗《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词人以杜诗中的佳人比喻梅花,显示了它超凡脱俗的高洁品格。后五句赞美了梅花的灵魂,意思是昭君的英魂化作了梅花,所以梅花既有风华绝代的妆容,更有与祖国荣辱与共的美好内心。
下片前三句写梅花的行为,即美化和妆扮女子。此处用寿阳公主的典故。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曾在含章殿檐下睡着,梅花落在她的额头上,竟生成五朵花,擦不掉。后宫女们争相效仿,形成“梅花妆”。“莫似”三句写词人对梅花的怜惜之情,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汉武帝刘彻曾言:“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阿娇是刘彻姑母馆陶长公主之女。末几句写梅花的遭遇,抒发了词人的惜花之情。
赏析:
《暗香》、《疏影》这对姐妹篇是姜夔在南宋绍熙二年(1191)冬冒着大雪到苏州探访老诗人范成大时写的。范家“深院寂静”,“有玉梅几树”,词人借赞美梅花寄托怀念心上人之情。《暗香》着重赞赏梅的“清冷”,《疏影》着重赞赏梅的“幽静”。
“幽静”往往与“孤高”为伴。“幽静”、“孤高”本都属人的气质。《疏影》这首词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既写花又写人,花人合一,互相幻化,以空灵含蓄的笔触,构成朦胧优美的意境。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开篇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幽雅清丽的“双栖图”。苔枝与翠禽色相近,都是充满生机的“绿”,其间点缀着美玉般的梅花,就更显得光彩照人。字里行间不露半个梅字,而梅的形象却浮雕般突现出来了。面对这翠禽双栖于玉梅间的美景,能不勾引起多情的词人浮想联翩!──触景伤情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接着推出第二个画面,是“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这完全是用写人的手法来写梅,大概出自杜甫的“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诗意。梅花就是佳人的幻化。相逢在“客里”,又是“篱角黄昏”这么一个典型环境,更突出了寂寞的氛围。在这么寂寞的氛围里,“佳人”“无言自倚修竹”。“无言”这神态,“自倚”这动作,突出了这位孤高的佳人形象;另一面,也折射了词人在“客里”怀念情人的孤寂心情。
在这种孤寂情绪的支配下,词人想到对方也一定会同自己一样孤寂难熬。下句就借昭君出塞、远嫁番邦的典故来抒发这种情感。“不惯”“暗忆”这两个貌似平常的词,在这典型的语言环境里,就传达出了不寻常的深沉感情。“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这就明写出人花幻化的艺术意境。放在“月夜”归来,就更突出“幽独”的气质。“月夜”与“黄昏”照应,“花”与“玉”照应,“幽独”与“无言自倚”照应,文字针线细密,情感脉络分明。而“幽独”一词又是总撮了上片的精髓而成为全词的基调。
过片开头的“犹记深宫旧事”与上片的“暗忆江南江北”遥相呼应,这是词人想象自己心上人在远方孤寂中一定会时时想起美好的往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是借南朝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午睡时梅花飘落眉心留下花瓣印,宫女争相仿效,称为“梅花妆”的故事,喻往事之美好令人难忘。这美好的时光多么值得珍惜!千万不要象无情的东风一样,“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但到底往事已成空,如今只留下一片美好的追忆而已!这就正如梅花终于被东风吹落,而且“随波去”了,怎能不怨恨那“玉龙哀曲”呢!玉龙,笛名。笛曲《梅花落》是古代流行的乐曲,听了使人悲伤。唐皮日休《夜会问答》说听《梅花落》曲“三奏未终头已白”,可见一斑。故曰“玉龙哀曲”。
到了唱“梅花落”悲歌的时候,才“重觅幽香”,为时晚矣!到那时,花落了,香残了,只剩下空秃的疏影,美丽的梅花则“已入小窗横幅”。就正如美好的时光没有好好珍惜,而今双方远隔千里,两地相思,只能象梅花一样孤寂地“暗忆”往事了!末句的“幽香”与上片末的“幽独”遥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梅的动人形象。
全词浑然一体。以赞梅的幽静孤高为主线,紧串密缝;又以寂寞氛围突出“花人合一”的艺术形象,令人神往。运笔空灵含蓄,意境优美;描写细致生动,形象鲜明。不愧为姜夔力作。(何瑞澄)
[译文] 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
[出自] 姜夔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注释】
①苔枝缀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缀满枝头。苔枝:指苔藓的梅枝。范成大《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周密《乾淳起居住》:“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土,苔如绿丝,长尺余。”
②有翠禽:翠色羽的小鸟。。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代赵师侠游罗浮山,夜梦与一素妆女子共饭,女子芳香龚人。又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欢舞。赵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树下,树上有翠鸟欢鸣,见“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诗:“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吴潜《疏影》词:“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
③客里相逢:指作客时与梅相遇。西汉元帝时远嫁匈奴和亲。
④无言: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⑤昭君四: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雨,环佩空归夜月魂。”王建《塞上咏梅》诗:“天山路边在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
⑥胡沙:指沙漠。
⑦佩环:即环佩玉饰。
⑧犹记:《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事》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蛾绿:指眉毛。
⑨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武帝小时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⑩玉龙哀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玉龙,即玉笛。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⑾小窗横幅:晚唐崔橹《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陈与义《水墨梅》诗:“睛窗画出横斜枝,绝胜前村夜雪时。”此翻用其意。[
【译文】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译文二】
披满绿苔的梅枝上点点梅花缀玉,有一对羽毛翠绿的小鸟,相依相偎在枝上同眠同宿。而今我在异乡又与梅花相逢,只见她站在黄昏中的篱墙边,默默无言倚着修长的翠竹。当年王昭君出塞不习惯大漠飞沙,常常暗自思念江南江北的山青水绿。想必是她的幽魂戴着佩环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幽香孤独。
还记得寿阳宫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熟睡中,梅花飞落她蛾眉,梅花妆从此传出。不要像无情的春风,毫不怜惜梅花的娇嫩轻盈,而应早早为她安排金屋。春风还把梅花吹落江中,更可恨那悲哀的《梅花落》古曲。梅花凋落后再寻她的幽香,梅花已进入了小窗横挂的画幅。
【评点】
本篇是又一篇咏梅名作。全词铺排历史典故,化炼杜甫诗意,以王昭君、阿娇、寿阳公主、罗浮仙女及杜诗中的佳人共五位美女为喻,来描绘梅花的绝艳幽姿,表现梅花高雅品格。用事虽多,但熔铸绝妙,空灵自如。
上片写梅花的形态和品格。“苔枝”三句,写一株古老的梅树,披满绿苔的梅枝上缀着点点梅花,有一对羽毛翠绿的小鸟,相依在枝上同眠。此处用的是罗浮仙女的典故。“客里”三句,化用杜诗《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词人以杜诗中的佳人比喻梅花,显示了它超凡脱俗的高洁品格。后五句赞美了梅花的灵魂,意思是昭君的英魂化作了梅花,所以梅花既有风华绝代的妆容,更有与祖国荣辱与共的美好内心。
下片前三句写梅花的行为,即美化和妆扮女子。此处用寿阳公主的典故。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曾在含章殿檐下睡着,梅花落在她的额头上,竟生成五朵花,擦不掉。后宫女们争相效仿,形成“梅花妆”。“莫似”三句写词人对梅花的怜惜之情,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汉武帝刘彻曾言:“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阿娇是刘彻姑母馆陶长公主之女。末几句写梅花的遭遇,抒发了词人的惜花之情。
赏析:
《暗香》、《疏影》这对姐妹篇是姜夔在南宋绍熙二年(1191)冬冒着大雪到苏州探访老诗人范成大时写的。范家“深院寂静”,“有玉梅几树”,词人借赞美梅花寄托怀念心上人之情。《暗香》着重赞赏梅的“清冷”,《疏影》着重赞赏梅的“幽静”。
“幽静”往往与“孤高”为伴。“幽静”、“孤高”本都属人的气质。《疏影》这首词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既写花又写人,花人合一,互相幻化,以空灵含蓄的笔触,构成朦胧优美的意境。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开篇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幽雅清丽的“双栖图”。苔枝与翠禽色相近,都是充满生机的“绿”,其间点缀着美玉般的梅花,就更显得光彩照人。字里行间不露半个梅字,而梅的形象却浮雕般突现出来了。面对这翠禽双栖于玉梅间的美景,能不勾引起多情的词人浮想联翩!──触景伤情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接着推出第二个画面,是“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这完全是用写人的手法来写梅,大概出自杜甫的“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诗意。梅花就是佳人的幻化。相逢在“客里”,又是“篱角黄昏”这么一个典型环境,更突出了寂寞的氛围。在这么寂寞的氛围里,“佳人”“无言自倚修竹”。“无言”这神态,“自倚”这动作,突出了这位孤高的佳人形象;另一面,也折射了词人在“客里”怀念情人的孤寂心情。
在这种孤寂情绪的支配下,词人想到对方也一定会同自己一样孤寂难熬。下句就借昭君出塞、远嫁番邦的典故来抒发这种情感。“不惯”“暗忆”这两个貌似平常的词,在这典型的语言环境里,就传达出了不寻常的深沉感情。“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这就明写出人花幻化的艺术意境。放在“月夜”归来,就更突出“幽独”的气质。“月夜”与“黄昏”照应,“花”与“玉”照应,“幽独”与“无言自倚”照应,文字针线细密,情感脉络分明。而“幽独”一词又是总撮了上片的精髓而成为全词的基调。
过片开头的“犹记深宫旧事”与上片的“暗忆江南江北”遥相呼应,这是词人想象自己心上人在远方孤寂中一定会时时想起美好的往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是借南朝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午睡时梅花飘落眉心留下花瓣印,宫女争相仿效,称为“梅花妆”的故事,喻往事之美好令人难忘。这美好的时光多么值得珍惜!千万不要象无情的东风一样,“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但到底往事已成空,如今只留下一片美好的追忆而已!这就正如梅花终于被东风吹落,而且“随波去”了,怎能不怨恨那“玉龙哀曲”呢!玉龙,笛名。笛曲《梅花落》是古代流行的乐曲,听了使人悲伤。唐皮日休《夜会问答》说听《梅花落》曲“三奏未终头已白”,可见一斑。故曰“玉龙哀曲”。
到了唱“梅花落”悲歌的时候,才“重觅幽香”,为时晚矣!到那时,花落了,香残了,只剩下空秃的疏影,美丽的梅花则“已入小窗横幅”。就正如美好的时光没有好好珍惜,而今双方远隔千里,两地相思,只能象梅花一样孤寂地“暗忆”往事了!末句的“幽香”与上片末的“幽独”遥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梅的动人形象。
全词浑然一体。以赞梅的幽静孤高为主线,紧串密缝;又以寂寞氛围突出“花人合一”的艺术形象,令人神往。运笔空灵含蓄,意境优美;描写细致生动,形象鲜明。不愧为姜夔力作。(何瑞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