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暹《秋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时间:2014-12-13
秋径
保暹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注】保暹(xiān),字希白,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北宋著名诗僧。真宗景德初直昭文馆。今存诗二十五首。
清阴:清凉的树阴。清,一作“青”。
意有凭:心意有根据,这里有融合之意。
凉生:生起凉意。
虫迹:虫子爬过的痕迹。幽穴:幽深的小洞。
断棱:路上石板断裂的缝隙。
翻思:回想。深隐处:深处。
(1)本诗第二联主要采用 手法,突出了山林雨过新晴的凉意宜人和柔美宁静。(2分)
(2)清代学者汪景龙评说这首诗时称它“得幽淡之旨”,请你结合诗歌的第三、四联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以动写静(2分)(或答为“以声衬寂” “反衬”;答“衬托”“对比”,“情景交融”给1分)
(2)①第三联,以“虫迹”“幽穴”等一般人难以关注的细微之处的摹写展现了大自然和谐、宁静的原始形态之美,极力渲染林中之静。(1分)作者将观察的目光投注到“虫迹”“苔痕”等细微物上正是源于他闲静淡远的心境和对山林生活的喜爱。(3分)②第四联,诗人展开美好的想象,遐想峰顶下层峦深处的幽谧,表现了诗人对宁静安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或:表现了诗人淡泊的情怀)。(2分)
译文
一条小径,曲曲弯弯,路旁的杉树与绿竹,枝叶茂密,把路的上空遮盖。我乘闲来到这里,眼前的一切,都与我的心情相融,化成一块。刚下过一阵小雨,迎面吹来的风儿,带着丝丝凉意;万籁寂静,忽然远远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原来是山中寺庙的僧人归来。我细细地品味着四周的一切,路边松软的泥土,那一个个小小的洞穴,虫子钻过的痕迹宛在;一块块石板的断处缝边,长满了暗绿的青苔。望着远方,我想到那小径深处,那高峰下层层岩洞,一定有高士隐居在苍烟暮霭。
赏析
《秋径》是北宋诗人保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的秋日里一条山间小径的优美风景,富有禅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将作者自己淡泊的胸怀寄托在景中。
保暹是宋初九僧之一。九僧的诗,以精微细致闻名,看似明白如话,实际上句锤字锻,洗尽铅华。这首诗,句句结合秋径,不断变换角度,勾勒了一幅深山秋色图,同时将自己淡泊的胸怀寄托在景中,一向被认为是九僧诗的代表作。
诗的第一联,境界全出。“杉竹清阴合”五字,概括山中树林绿竹枝叶茂盛的情况。“清阴”二字切秋天时令;“合”字状出路两旁枝叶交覆的情况,不说“秋径”而秋径自见。如此清幽之地,诗人自然领会于心,于是以“闲行意有凭”五字植入自己,让自己陶醉在景物之中。“意有凭”三字,把人与境融合在一起。唯有这样的境地,才适合诗人这样远离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操;也唯有诗人这样的情操,方对这样幽邃清静的景色“有凭”。
以下接上联“闲行”,写自己在闲行中品味到的种种意趣。一阵秋雨方过,凉气沁人,诗人更觉得心旷神怡、游趣横生;幽无人至的小路上,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原来是寺庙中的僧人回来了。这联排比感受,通过写景来体现。归僧是实见,也可视作写自己。如此描写,以动写静,更加突出山中的幽僻岑寂,与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所写境界密合。诗中虽然不见“秋径”二字,通过写自己徘徊秋径中的感受及偶尔经过的僧人,更见秋径的宜人。
寺僧远去,山中复归宁静,诗人饶有趣味地观察着小径中的一切。他见到路边,小虫钻过的地上,有一个个小洞,山路的石板断缝间,长满了青苔。这第三联纯用工笔写景,得六朝山水诗雅趣。作者是个僧人,僧人以清静为本,从他对景色的描写上,分明可见他当时的情怀。他爱这小径爱得是那么深,他的心境是那么悠闲无挂,所以才那么细心地观察小径中一切微不足道的东西,从小虫钻的洞到石板上的苔痕。
从写大环境到刻绘细物,可见诗人在这空寂的小径中留连徘徊了许久。诗写到第三联,诗人已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妙在尾联忽然大笔宕开,不以小径作结,而是从曲径通幽的现状,进而想到那视线不到之处,那层层岩岫下,一定有不少高人在隐居。这样翻深一层,诗人爱小径的原因,也就在不言之中了。这样结,结得很全面,既写小径,又把自己的深情和盘托出,富有禅味。
古来绘秋景的诗不胜枚举;即便是写山径秋行的,也不乏其作。杜牧的《山行》色彩斑斓,充满了对秋光的爱恋,属这类诗的珍品;保暹的《秋径》清新淡雅,表现出僧人淡泊的情怀,也是这类诗中别具一格之作。九僧皆师承贾岛、姚合,崇尚苦吟,诗作“清苦工密”(方回《瀛奎律髓》)。此诗语言平易自然。“凉生初过雨”,“峰顶下层层”,语言明白如话,凝聚诗人匠心。“虫迹穿幽穴”,描绘工切。清代学者汪景龙评说此诗时称它“得幽淡之旨”。
这首诗紧扣秋径,写出了秋径的宜人,表露了自己浓厚的游兴与淡泊闲适的情怀,语语浅近,句句含情,这在宋初西昆体主宰诗坛的时候,实属难得。
保暹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注】保暹(xiān),字希白,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北宋著名诗僧。真宗景德初直昭文馆。今存诗二十五首。
清阴:清凉的树阴。清,一作“青”。
意有凭:心意有根据,这里有融合之意。
凉生:生起凉意。
虫迹:虫子爬过的痕迹。幽穴:幽深的小洞。
断棱:路上石板断裂的缝隙。
翻思:回想。深隐处:深处。
(1)本诗第二联主要采用 手法,突出了山林雨过新晴的凉意宜人和柔美宁静。(2分)
(2)清代学者汪景龙评说这首诗时称它“得幽淡之旨”,请你结合诗歌的第三、四联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以动写静(2分)(或答为“以声衬寂” “反衬”;答“衬托”“对比”,“情景交融”给1分)
(2)①第三联,以“虫迹”“幽穴”等一般人难以关注的细微之处的摹写展现了大自然和谐、宁静的原始形态之美,极力渲染林中之静。(1分)作者将观察的目光投注到“虫迹”“苔痕”等细微物上正是源于他闲静淡远的心境和对山林生活的喜爱。(3分)②第四联,诗人展开美好的想象,遐想峰顶下层峦深处的幽谧,表现了诗人对宁静安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或:表现了诗人淡泊的情怀)。(2分)
译文
一条小径,曲曲弯弯,路旁的杉树与绿竹,枝叶茂密,把路的上空遮盖。我乘闲来到这里,眼前的一切,都与我的心情相融,化成一块。刚下过一阵小雨,迎面吹来的风儿,带着丝丝凉意;万籁寂静,忽然远远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原来是山中寺庙的僧人归来。我细细地品味着四周的一切,路边松软的泥土,那一个个小小的洞穴,虫子钻过的痕迹宛在;一块块石板的断处缝边,长满了暗绿的青苔。望着远方,我想到那小径深处,那高峰下层层岩洞,一定有高士隐居在苍烟暮霭。
赏析
《秋径》是北宋诗人保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的秋日里一条山间小径的优美风景,富有禅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将作者自己淡泊的胸怀寄托在景中。
保暹是宋初九僧之一。九僧的诗,以精微细致闻名,看似明白如话,实际上句锤字锻,洗尽铅华。这首诗,句句结合秋径,不断变换角度,勾勒了一幅深山秋色图,同时将自己淡泊的胸怀寄托在景中,一向被认为是九僧诗的代表作。
诗的第一联,境界全出。“杉竹清阴合”五字,概括山中树林绿竹枝叶茂盛的情况。“清阴”二字切秋天时令;“合”字状出路两旁枝叶交覆的情况,不说“秋径”而秋径自见。如此清幽之地,诗人自然领会于心,于是以“闲行意有凭”五字植入自己,让自己陶醉在景物之中。“意有凭”三字,把人与境融合在一起。唯有这样的境地,才适合诗人这样远离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操;也唯有诗人这样的情操,方对这样幽邃清静的景色“有凭”。
以下接上联“闲行”,写自己在闲行中品味到的种种意趣。一阵秋雨方过,凉气沁人,诗人更觉得心旷神怡、游趣横生;幽无人至的小路上,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原来是寺庙中的僧人回来了。这联排比感受,通过写景来体现。归僧是实见,也可视作写自己。如此描写,以动写静,更加突出山中的幽僻岑寂,与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所写境界密合。诗中虽然不见“秋径”二字,通过写自己徘徊秋径中的感受及偶尔经过的僧人,更见秋径的宜人。
寺僧远去,山中复归宁静,诗人饶有趣味地观察着小径中的一切。他见到路边,小虫钻过的地上,有一个个小洞,山路的石板断缝间,长满了青苔。这第三联纯用工笔写景,得六朝山水诗雅趣。作者是个僧人,僧人以清静为本,从他对景色的描写上,分明可见他当时的情怀。他爱这小径爱得是那么深,他的心境是那么悠闲无挂,所以才那么细心地观察小径中一切微不足道的东西,从小虫钻的洞到石板上的苔痕。
从写大环境到刻绘细物,可见诗人在这空寂的小径中留连徘徊了许久。诗写到第三联,诗人已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妙在尾联忽然大笔宕开,不以小径作结,而是从曲径通幽的现状,进而想到那视线不到之处,那层层岩岫下,一定有不少高人在隐居。这样翻深一层,诗人爱小径的原因,也就在不言之中了。这样结,结得很全面,既写小径,又把自己的深情和盘托出,富有禅味。
古来绘秋景的诗不胜枚举;即便是写山径秋行的,也不乏其作。杜牧的《山行》色彩斑斓,充满了对秋光的爱恋,属这类诗的珍品;保暹的《秋径》清新淡雅,表现出僧人淡泊的情怀,也是这类诗中别具一格之作。九僧皆师承贾岛、姚合,崇尚苦吟,诗作“清苦工密”(方回《瀛奎律髓》)。此诗语言平易自然。“凉生初过雨”,“峰顶下层层”,语言明白如话,凝聚诗人匠心。“虫迹穿幽穴”,描绘工切。清代学者汪景龙评说此诗时称它“得幽淡之旨”。
这首诗紧扣秋径,写出了秋径的宜人,表露了自己浓厚的游兴与淡泊闲适的情怀,语语浅近,句句含情,这在宋初西昆体主宰诗坛的时候,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