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止《喜迁莺•晓行》全词翻译赏析
时间:2015-05-22
喜迁莺 晓行
刘一止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华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者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作者简介】
刘一止(1079--1160),字得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提举江州太平观。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秦桧死,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刘一止诗,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存此42首。
【注释】
①林薄:草木丛生之所。
②倦客:长期在外疲倦厌烦的客子。
③悄:宋人口语,犹浑、直,简直的意思。
④者:犹“这”。
⑤一成:宋人口语,犹言一点点地、渐渐地,指一段时间地推移。
曾在我心中涌动。这种烦恼情味,本想望消减一成,却不断新来的烦恼更苦更深。
【译文】
黎明的曙光催响了号角声。听呵夜宿的鸟儿尚未惊醒,四邻的雄鸡却早早地引颈高鸣。连绵不断的村落烟雾朦胧,马在嘶叫人已起来活动,残月不在树林的枝梢穿行,早行的我睹物忧伤怀,泪痕上白色霜花冻凝,残存的酒力已弱,难以抵抗清晨的寒冷。哀叹我‘厌倦了客旅飘零,简直不情愿重新沾染京洛的风尘迷濛。我总是追思怀念她和我离别以后,定然是心事万千重得,难寻觅一只离群孤鸿将信息为我传送。娇倚着翠绿的窗帘深居闺中,曲绕的贡屏呵熏香暖融融,怎料想我只身飘泊岁寒霜冷。怨月之圆缺,恨花之枯荣,这种烦恼,也曾在我心中涌动。这种烦恼情味,本想望消减一成,却不断新来的烦恼更苦更深。
【译文二】
曙光催响报晓的号角声,夜宿的鸟儿还没惊醒,四邻的雄鸡却先已啼鸣。连绵不断的村落轻烟迷蒙,马儿嘶叫人已起床,一弯残月还在林中穿行。泪珠和霜露一起凝结,酒力绵薄敌不过清秋的寒冷。可叹我这个宦游倦客,真不愿重新沾染京都的喧嚣风尘。
分别后时时想念她,一天天心事重重,要诉说却难找传信的飞鸿。料想她在翠绿的帏幔中,芳香温暖的屏风边,也一定为我终年漂泊而伤痛。怨月圆恨花姣的烦恼,我不是没有品尝心领。这种辛酸的情味,本希望它能一成成消减,却不料新的烦恼更多更浓。
【评点】
这是词人离京时所写的一首别情词。当时词人背井离乡,宦游在外,起早赶路时想起亲人,不禁悲从中来,于是提笔以抒相思。《直斋书录解题》写刘一止“尝为晓行词盛传于京师,号‘刘晓行’”,可见这首词在当时就已经广为传唱。
词的上半部分写起早赶路时所见之景。开篇三句,点明时间。画角吹响,宿鸟未起,天未大亮。而雄鸡鸣叫,天已微明。“宿鸟未惊”从听觉上写晓色,新奇生动。随后三句,写词人骑马出城后见到的景色。“泪痕”两句,镜头从全景转为特写,瞄准个人。词人宦游在外,早起贪黑,整日奔波,心中的苦楚不言自明,另外这也隐隐透露出词人为寒意、愁闷所迫,已经喝过酒,想到家中的亲人,亦流过泪。这两句情景交融,景色凄寒,心境冷清。于是“叹倦客”三句,自然流出,尽显词人飘游的苦闷。
词的下半部分抒写相思情怀。“追念”三句,写自己思念之苦,锦书难寄。“翠幌”三句虚写,不言自己情思,倒写妻子思情,两相对照,更显离愁之苦。随后两句移情于景,埋怨月之不圆,花之易谢,词人的哀情汹涌激荡,所以有此自慰之语。收尾三句直抒胸臆,写离别的苦楚和相思的浓烈。
这首词绘景精细,意境幽眇,心理描写细致传神,条理清晰,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赏析】
这首词也是抒写羁旅愁思的传统题材,但因颇有个性,而被人称道。开头六句写破晓景物,描绘出有声画面,极富生活情趣。“泪痕”、“酒力”对仗工整,表现送者的面部特写和行者的心理感受,均准确细腻。“叹倦客”以下三句,写行者厌倦京洛风尘,也可想见其人生旨趣之所在。下阕将思家情愫依次道出。最后五句,语淡而意深。
这首词序题“晓行”,可知是作者在旅途中拂晓上路时因怀念妻子而写的。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此词当时盛行京师,作者因此得名,一时竟被称为“刘晓行”,足见人们对这首词的赞赏。清代许昂霄《词综偶评》说:“‘宿鸟’以下七句,字字真切,觉晓行情景,宛在目前,宜当时以此得名。”词的上片写晓行景色。宿鸟未惊,残月穿林,足见时光之早。“泪痕”二句由景入情,与下片“倦客”、“心事”、“烦恼”、“情味”呼应。词的下片怀人。“追念”三句,从自己说,“翠幌”三句,从闺中说。“怨月”二句,从以往说,是宾。“这情味”二句,从眼前说,方是主。从全篇看,京洛风尘,一再重染,是旅途深究“倦”;怨月恨花,一再烦恼,是情怀之“倦”。故“倦”字可作一篇之骨眼。此词抒写宦情和爱情的双重失意,是封建文人中较常见的现象并无新意。但由于描写拂晓离别之景极为精彩,故为时人所欣赏。上片写清晨赶路之景,下片抒别后追思之情。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泪痕”两句写当时辛酸心情。为宦情所迫,不得不日日清晨赶路,其心之苦,可想而知,同时也暗示他为解闷御寒而饮过酒,为思念妻子而流过泪,两句词深切地反映出客观之凄寒与主体心境之清冷。
刘一止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华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者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作者简介】
刘一止(1079--1160),字得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提举江州太平观。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秦桧死,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刘一止诗,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存此42首。
【注释】
①林薄:草木丛生之所。
②倦客:长期在外疲倦厌烦的客子。
③悄:宋人口语,犹浑、直,简直的意思。
④者:犹“这”。
⑤一成:宋人口语,犹言一点点地、渐渐地,指一段时间地推移。
曾在我心中涌动。这种烦恼情味,本想望消减一成,却不断新来的烦恼更苦更深。
【译文】
黎明的曙光催响了号角声。听呵夜宿的鸟儿尚未惊醒,四邻的雄鸡却早早地引颈高鸣。连绵不断的村落烟雾朦胧,马在嘶叫人已起来活动,残月不在树林的枝梢穿行,早行的我睹物忧伤怀,泪痕上白色霜花冻凝,残存的酒力已弱,难以抵抗清晨的寒冷。哀叹我‘厌倦了客旅飘零,简直不情愿重新沾染京洛的风尘迷濛。我总是追思怀念她和我离别以后,定然是心事万千重得,难寻觅一只离群孤鸿将信息为我传送。娇倚着翠绿的窗帘深居闺中,曲绕的贡屏呵熏香暖融融,怎料想我只身飘泊岁寒霜冷。怨月之圆缺,恨花之枯荣,这种烦恼,也曾在我心中涌动。这种烦恼情味,本想望消减一成,却不断新来的烦恼更苦更深。
【译文二】
曙光催响报晓的号角声,夜宿的鸟儿还没惊醒,四邻的雄鸡却先已啼鸣。连绵不断的村落轻烟迷蒙,马儿嘶叫人已起床,一弯残月还在林中穿行。泪珠和霜露一起凝结,酒力绵薄敌不过清秋的寒冷。可叹我这个宦游倦客,真不愿重新沾染京都的喧嚣风尘。
分别后时时想念她,一天天心事重重,要诉说却难找传信的飞鸿。料想她在翠绿的帏幔中,芳香温暖的屏风边,也一定为我终年漂泊而伤痛。怨月圆恨花姣的烦恼,我不是没有品尝心领。这种辛酸的情味,本希望它能一成成消减,却不料新的烦恼更多更浓。
【评点】
这是词人离京时所写的一首别情词。当时词人背井离乡,宦游在外,起早赶路时想起亲人,不禁悲从中来,于是提笔以抒相思。《直斋书录解题》写刘一止“尝为晓行词盛传于京师,号‘刘晓行’”,可见这首词在当时就已经广为传唱。
词的上半部分写起早赶路时所见之景。开篇三句,点明时间。画角吹响,宿鸟未起,天未大亮。而雄鸡鸣叫,天已微明。“宿鸟未惊”从听觉上写晓色,新奇生动。随后三句,写词人骑马出城后见到的景色。“泪痕”两句,镜头从全景转为特写,瞄准个人。词人宦游在外,早起贪黑,整日奔波,心中的苦楚不言自明,另外这也隐隐透露出词人为寒意、愁闷所迫,已经喝过酒,想到家中的亲人,亦流过泪。这两句情景交融,景色凄寒,心境冷清。于是“叹倦客”三句,自然流出,尽显词人飘游的苦闷。
词的下半部分抒写相思情怀。“追念”三句,写自己思念之苦,锦书难寄。“翠幌”三句虚写,不言自己情思,倒写妻子思情,两相对照,更显离愁之苦。随后两句移情于景,埋怨月之不圆,花之易谢,词人的哀情汹涌激荡,所以有此自慰之语。收尾三句直抒胸臆,写离别的苦楚和相思的浓烈。
这首词绘景精细,意境幽眇,心理描写细致传神,条理清晰,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赏析】
这首词也是抒写羁旅愁思的传统题材,但因颇有个性,而被人称道。开头六句写破晓景物,描绘出有声画面,极富生活情趣。“泪痕”、“酒力”对仗工整,表现送者的面部特写和行者的心理感受,均准确细腻。“叹倦客”以下三句,写行者厌倦京洛风尘,也可想见其人生旨趣之所在。下阕将思家情愫依次道出。最后五句,语淡而意深。
这首词序题“晓行”,可知是作者在旅途中拂晓上路时因怀念妻子而写的。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此词当时盛行京师,作者因此得名,一时竟被称为“刘晓行”,足见人们对这首词的赞赏。清代许昂霄《词综偶评》说:“‘宿鸟’以下七句,字字真切,觉晓行情景,宛在目前,宜当时以此得名。”词的上片写晓行景色。宿鸟未惊,残月穿林,足见时光之早。“泪痕”二句由景入情,与下片“倦客”、“心事”、“烦恼”、“情味”呼应。词的下片怀人。“追念”三句,从自己说,“翠幌”三句,从闺中说。“怨月”二句,从以往说,是宾。“这情味”二句,从眼前说,方是主。从全篇看,京洛风尘,一再重染,是旅途深究“倦”;怨月恨花,一再烦恼,是情怀之“倦”。故“倦”字可作一篇之骨眼。此词抒写宦情和爱情的双重失意,是封建文人中较常见的现象并无新意。但由于描写拂晓离别之景极为精彩,故为时人所欣赏。上片写清晨赶路之景,下片抒别后追思之情。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泪痕”两句写当时辛酸心情。为宦情所迫,不得不日日清晨赶路,其心之苦,可想而知,同时也暗示他为解闷御寒而饮过酒,为思念妻子而流过泪,两句词深切地反映出客观之凄寒与主体心境之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