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齐天乐•蝉》宋词注释翻译及原文赏析
时间:2013-05-15
齐天乐•蝉
王沂孙
一襟余恨宫魂断①,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②,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③,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④?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⑤,消得斜阳几度⑥。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漫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注释]
消得:经受得住。
①一襟馀(yú ):马缟《中华古今注》:“昔齐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嚖唳厕久。王悔恨。故世名蝉为齐女焉。”此处因称蝉为宫蝉。 、“馀”同“余”,用“余”意义可能混淆时,用“馀”。“闰馀成岁,律吕调阳”——千字文。“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全唐诗(卷一)
②宫魂:指蝉,据马缟《中华古今注》记载:传说齐后因受冤屈,非常怨恨,自杀死后,尸体变蝉。
③咽:哽咽。
④凉柯:指秋天的树枝。
⑤瑶佩:即玉佩。比喻蝉声。
⑥调柱:调整筝的丝弦。
⑦镜暗妆残:不梳洗打扮,本指女子容颜衰老,这里指秋蝉。魏文帝宫女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 徐幹《杂诗》:“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⑧娇鬓:借喻蝉翼娇美。崔豹《古今注》载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
⑨铜仙:见刘辰翁《宝鼎现》注。温峤《蝉赋》:“铠噏晨风,渴饮朝露。”李贺《金铜仙人歌》:“忆君清泪如铅水。”“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⑩枯形:孙楚《蝉赋》:“形如枯槁。”熏风:南风。古《南风歌》:“南风之熏兮。”苏轼《阮郎归》词:“绿槐高树咽新蝉,熏风初入弦。”夏天是蝉的黄金时代,此处借指南宋盛世。
【译文】
宫人忿然魂断,满腔余恨无消处。化作哀苦的鸣蝉,年年栖息在翠阴庭树。你刚在乍凉的秋枝上幽咽,一会儿又移到密叶深处,再把那离愁向人们倾诉。西窗外下过了一阵疏雨,我奇怪,为何你的叫声不再凄苦,反而好似玉佩在空中流响,又像佳人抚弄着筝柱。明镜已变得暗淡无光,你也无心打扮装束,而今又是为了谁,你却鬓发尚如此娇美?金铜仙人离开了国度告别了故乡,流下的铅泪如洗,可叹她携盘远行,再也不能为你贮存清露,你残弱的双翼害怕秋天,枯槁的形骸阅尽人间的荣枯,还能经受得几次黄昏日暮?凄咽的残鸣尤为凄楚,为何独自把哀愁的曲调反复悲吟,一时间变得如此清苦。你只有徙自追忆那逝去的春风,吹拂着柔弱的嫩柳千丝万缕。
【译文】
满怀悲恨,你这齐宫王妃的幽魂,年年栖息在庭院的绿树翠阴。刚刚在清凉的树枝上悲咽,一会儿又转移到晦暗的叶丛,一遍又一遍向人倾诉别恨离情。西窗外掠过一阵急雨,你的惊飞声如玉佩在空中流响,又像佳人调理筝柱弹出乐音。你的宝镜昏暗一向无心梳妆,今日为谁梳了如此娇美的发鬓?
当年金铜仙人以铅水清泪洗面,可叹他离去时带走了承露盘,从此再难以把零露贮存。你病弱的双翼惊惧寒秋到来,枯槁的形体承受人世的摧残,不知还能消得几次斜阳西沉?你离世前的啼声更凄苦,可怜你独自唱着哀婉凄清的曲调,顿然陷入了凄楚的绝境。徒然地回想那和暖的南风,和那千万缕柳丝飘扬的美景。
【评点】
本篇为咏蝉抒恨之作,明为咏蝉,实则抒发对故国的思念。
上片以传说的齐妃化蝉为中心进行描绘,亦蝉亦人,写其凄鸣,写其最后的梳妆打扮,是以之比拟南宋后妃,象征南宋宗室和社稷的沦亡,抒发故国沧桑的哀思悲恨。“一襟余恨宫魂断”开篇很有气势,“宫魂”二字切题点意。“年年翠阴庭树”写蝉年年栖息于庭树翠阴之间,引出下句对蝉叫声的描述:它一会儿在在清凉的树枝上悲咽,一会儿又飞到晦暗的叶丛中哭泣,声声凄惨,如齐妃一遍又一遍地“把离愁深诉”。“瑶珮流空,玉筝调柱”形容雨后的蝉声婉转动听,如玉佩在空中流响,又像佳人调理筝柱弹出乐音,这样的欢快情景对比“西窗过雨”,有力地渲染了悲情。“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写南宋后妃最后的梳妆打扮,象征国将灭亡。
下片以金铜仙人的典故,说明江山易主的冷酷现实;末二句追怀昔时的欢乐,反衬今日景况的凄苦,抒写对故国的怀念和亡国的创痛。
全词咏物感怀,物我交融,寄意隐曲深微,沉郁悲凉。
[赏析]
这首词借咏秋蝉托物寄意,表达国破家亡、末路穷途的无限哀思。开始由蝉的形象联想到宫女形象,由宫妇含恨而死,尸体化为蝉长年攀树悲鸣的传说,为全章笼罩悲剧气氛。“病翼”、“枯形”,是形容饱尝苦难的遗民形象。最后以寒蝉“漫想”二字,一笔将希望抹去,酸楚之至,有含蓄不尽之势。全词以寒蝉的哀吟写亡国之恨,词人哀吟,宛如寒蝉悲鸣,既贴物写形、写声,又超物写意,不失为一首咏物佳作。
本词托物喻意,意调凄怆,形象幽渺,是一首乱世悲歌,作者借咏蝉为名,抒写家国这恨。既有对南宋朝廷的哀悼,也有个人身世之伤感,写得哀恻凄怨。词中数用宫廷遗事,显然寄托着黍离之悲和家国之恨。全词围着蝉的特性特征展开叙写,运用比喻象征各种手段,舍貌取神,空灵缥缈,韵味隽永。本词并见于《花外集》和《乐府补题》。《乐府补题》是宋朝遗民感愤于无僧杨琏真伽盗发宋代帝后陵墓而作的咏物词集。故此集中以咏物词多有寄托,词调均哀婉凄绝。又据载,一位村翁曾在孟后陵处得到一缕发髻,头发六尺多长,并有二枚宝钗。故集中咏蝉之作有可能是托意后妃的,本词也是如此。还应指出一点,这里的孟后即南北宋之交的孟献太后。此人是哲宗皇帝的废后,因被废逐出皇宫,避过靖康之难。南宋初年被许多老臣拥戴,成为一个政治中心。在高宗被废,局势极严峻的关键时刻,她深明大义,大智大勇,转危为安,因其辈分是高宗的伯母,又深得臣心。故南宋初在稳定大局方面起到他人难以取代的作用。她的陵墓被盗,她的发髻被发现。自然会引起遗民文人们的无限悲慨。本词所写肯定与此有关,只不过是局限于此而已。开篇便用蝉是齐女所化的传说比拟南宋的后妃,描写她化蝉之后向世人诉说离愁的凄楚动人情景。“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二句,暗指村翁发现孟后发髻一事。下片由蝉餐风饮露,运用金铜仙人辞汉之典,一典双用,既有亡国之意,又有承露盘迁走,没有清露,蝉更无以为生之意,构思妙极。“病翼”以下几句寄寓身世艰难,朝不保夕的感慨。结尾二句忽作转折,由回忆当年春风正盛的情景暗指当年盛时的欢乐,反衬目前景况的凄苦。盛时难再,寒蝉为之魂断,而词人也只有抱恨而终了。情致极为凄婉。全词咏物感怀,物我交融,寄意隐曲深微,沉郁悲凉。
王沂孙
一襟余恨宫魂断①,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②,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③,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④?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⑤,消得斜阳几度⑥。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漫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注释]
消得:经受得住。
①一襟馀(yú ):马缟《中华古今注》:“昔齐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嚖唳厕久。王悔恨。故世名蝉为齐女焉。”此处因称蝉为宫蝉。 、“馀”同“余”,用“余”意义可能混淆时,用“馀”。“闰馀成岁,律吕调阳”——千字文。“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全唐诗(卷一)
②宫魂:指蝉,据马缟《中华古今注》记载:传说齐后因受冤屈,非常怨恨,自杀死后,尸体变蝉。
③咽:哽咽。
④凉柯:指秋天的树枝。
⑤瑶佩:即玉佩。比喻蝉声。
⑥调柱:调整筝的丝弦。
⑦镜暗妆残:不梳洗打扮,本指女子容颜衰老,这里指秋蝉。魏文帝宫女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 徐幹《杂诗》:“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⑧娇鬓:借喻蝉翼娇美。崔豹《古今注》载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
⑨铜仙:见刘辰翁《宝鼎现》注。温峤《蝉赋》:“铠噏晨风,渴饮朝露。”李贺《金铜仙人歌》:“忆君清泪如铅水。”“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⑩枯形:孙楚《蝉赋》:“形如枯槁。”熏风:南风。古《南风歌》:“南风之熏兮。”苏轼《阮郎归》词:“绿槐高树咽新蝉,熏风初入弦。”夏天是蝉的黄金时代,此处借指南宋盛世。
【译文】
宫人忿然魂断,满腔余恨无消处。化作哀苦的鸣蝉,年年栖息在翠阴庭树。你刚在乍凉的秋枝上幽咽,一会儿又移到密叶深处,再把那离愁向人们倾诉。西窗外下过了一阵疏雨,我奇怪,为何你的叫声不再凄苦,反而好似玉佩在空中流响,又像佳人抚弄着筝柱。明镜已变得暗淡无光,你也无心打扮装束,而今又是为了谁,你却鬓发尚如此娇美?金铜仙人离开了国度告别了故乡,流下的铅泪如洗,可叹她携盘远行,再也不能为你贮存清露,你残弱的双翼害怕秋天,枯槁的形骸阅尽人间的荣枯,还能经受得几次黄昏日暮?凄咽的残鸣尤为凄楚,为何独自把哀愁的曲调反复悲吟,一时间变得如此清苦。你只有徙自追忆那逝去的春风,吹拂着柔弱的嫩柳千丝万缕。
【译文】
满怀悲恨,你这齐宫王妃的幽魂,年年栖息在庭院的绿树翠阴。刚刚在清凉的树枝上悲咽,一会儿又转移到晦暗的叶丛,一遍又一遍向人倾诉别恨离情。西窗外掠过一阵急雨,你的惊飞声如玉佩在空中流响,又像佳人调理筝柱弹出乐音。你的宝镜昏暗一向无心梳妆,今日为谁梳了如此娇美的发鬓?
当年金铜仙人以铅水清泪洗面,可叹他离去时带走了承露盘,从此再难以把零露贮存。你病弱的双翼惊惧寒秋到来,枯槁的形体承受人世的摧残,不知还能消得几次斜阳西沉?你离世前的啼声更凄苦,可怜你独自唱着哀婉凄清的曲调,顿然陷入了凄楚的绝境。徒然地回想那和暖的南风,和那千万缕柳丝飘扬的美景。
【评点】
本篇为咏蝉抒恨之作,明为咏蝉,实则抒发对故国的思念。
上片以传说的齐妃化蝉为中心进行描绘,亦蝉亦人,写其凄鸣,写其最后的梳妆打扮,是以之比拟南宋后妃,象征南宋宗室和社稷的沦亡,抒发故国沧桑的哀思悲恨。“一襟余恨宫魂断”开篇很有气势,“宫魂”二字切题点意。“年年翠阴庭树”写蝉年年栖息于庭树翠阴之间,引出下句对蝉叫声的描述:它一会儿在在清凉的树枝上悲咽,一会儿又飞到晦暗的叶丛中哭泣,声声凄惨,如齐妃一遍又一遍地“把离愁深诉”。“瑶珮流空,玉筝调柱”形容雨后的蝉声婉转动听,如玉佩在空中流响,又像佳人调理筝柱弹出乐音,这样的欢快情景对比“西窗过雨”,有力地渲染了悲情。“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写南宋后妃最后的梳妆打扮,象征国将灭亡。
下片以金铜仙人的典故,说明江山易主的冷酷现实;末二句追怀昔时的欢乐,反衬今日景况的凄苦,抒写对故国的怀念和亡国的创痛。
全词咏物感怀,物我交融,寄意隐曲深微,沉郁悲凉。
[赏析]
这首词借咏秋蝉托物寄意,表达国破家亡、末路穷途的无限哀思。开始由蝉的形象联想到宫女形象,由宫妇含恨而死,尸体化为蝉长年攀树悲鸣的传说,为全章笼罩悲剧气氛。“病翼”、“枯形”,是形容饱尝苦难的遗民形象。最后以寒蝉“漫想”二字,一笔将希望抹去,酸楚之至,有含蓄不尽之势。全词以寒蝉的哀吟写亡国之恨,词人哀吟,宛如寒蝉悲鸣,既贴物写形、写声,又超物写意,不失为一首咏物佳作。
本词托物喻意,意调凄怆,形象幽渺,是一首乱世悲歌,作者借咏蝉为名,抒写家国这恨。既有对南宋朝廷的哀悼,也有个人身世之伤感,写得哀恻凄怨。词中数用宫廷遗事,显然寄托着黍离之悲和家国之恨。全词围着蝉的特性特征展开叙写,运用比喻象征各种手段,舍貌取神,空灵缥缈,韵味隽永。本词并见于《花外集》和《乐府补题》。《乐府补题》是宋朝遗民感愤于无僧杨琏真伽盗发宋代帝后陵墓而作的咏物词集。故此集中以咏物词多有寄托,词调均哀婉凄绝。又据载,一位村翁曾在孟后陵处得到一缕发髻,头发六尺多长,并有二枚宝钗。故集中咏蝉之作有可能是托意后妃的,本词也是如此。还应指出一点,这里的孟后即南北宋之交的孟献太后。此人是哲宗皇帝的废后,因被废逐出皇宫,避过靖康之难。南宋初年被许多老臣拥戴,成为一个政治中心。在高宗被废,局势极严峻的关键时刻,她深明大义,大智大勇,转危为安,因其辈分是高宗的伯母,又深得臣心。故南宋初在稳定大局方面起到他人难以取代的作用。她的陵墓被盗,她的发髻被发现。自然会引起遗民文人们的无限悲慨。本词所写肯定与此有关,只不过是局限于此而已。开篇便用蝉是齐女所化的传说比拟南宋的后妃,描写她化蝉之后向世人诉说离愁的凄楚动人情景。“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二句,暗指村翁发现孟后发髻一事。下片由蝉餐风饮露,运用金铜仙人辞汉之典,一典双用,既有亡国之意,又有承露盘迁走,没有清露,蝉更无以为生之意,构思妙极。“病翼”以下几句寄寓身世艰难,朝不保夕的感慨。结尾二句忽作转折,由回忆当年春风正盛的情景暗指当年盛时的欢乐,反衬目前景况的凄苦。盛时难再,寒蝉为之魂断,而词人也只有抱恨而终了。情致极为凄婉。全词咏物感怀,物我交融,寄意隐曲深微,沉郁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