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更漏子·送孙巨源》“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全词翻译赏析
时间:2015-06-24
更漏子·送孙巨源
苏轼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
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
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注释
⑴更漏子:唐人称夜间为更漏。此调创于晚唐,而温飞卿最擅其词,飞卿传者有两首,而所咏又俱本意,调名创作,或即为温飞卿本人耳。毛氏《填词名解》亦云:“唐温庭筠做《秋思词》,中咏更漏,后以名词。”双调四十六字。起为三字对句,而平仄互异。第三句为六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四、五句换平韵,亦为三字对句。第六句五字,第一字宜仄。第三字宜平。后阕起句即用韵,第二句可不用对偶。第三句以下,均与前阕同。[2]
⑵孙巨源:孙洙,字巨源,苏轼同僚。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孙巨源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苏轼作此词送别。
⑶涵空:指水映天空。 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诗:“千里涵空照水魂,万枝破鼻团香雪。” 清林则徐《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⑷西汉二疏:即疏广、疏受,两人位叔侄,皆东海(海州)人。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受为少傅,皆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乡里,受世人景仰。
⑸“新白发”三句:《汉书·疏广传》记载,汉宣帝时,太傅疏广与少傅的侄子疏受一起辞官请归,宣帝赐黄金二十斤,太子赠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帐东都门外,举行盛大欢送会。
⑹槎:即乘槎。《博物志》载:“近世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海槎来,不违时,赍一年粮,乘之到天河。见妇人织,丈夫饮牛,问之不答。遣归,问严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即此人也。”这是传说中的故事,作者借以说孙巨源,谓其即将浮海通天河,进京赴任。
⑺”自古“句:乘槎亭在海州,故言。
⑻使君:此处指的是孙巨源。
翻译
海州碧水连天,青山耸立。这里是西汉二疏的故乡。居海州几年,你白发新添,却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你留下的深恩厚义啊。
大海的最东边,大山的尽头,自古就有人乘槎到天河。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你却未有归期,让人惆怅。
赏析:
此为送别词,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月作者楚州别孙洙(字巨源)时所作。仕途上,作者与孙洙均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有着共同的政治遭遇。为了从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解脱出来,二人皆乞外任。而今,孙洙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这自然会引起作者的思想波动。词中,作者将仕途中的无穷忧患情思与自己的身世感慨融合一起,表达了极为复杂的心绪。
上片用西汉二疏(疏广、疏受)故事赞颂孙洙。二疏叔侄皆东海(海州)人。广为太子太傅,受为少傅,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归乡里,得到世人景仰。孙洙曾知海州,故云“二疏乡里”。对海州来说,孙洙和二疏一样都是值得纪念的。“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三句说海州碧水连天,青山映帘,江山神秀所钟,古往今来出现了不少可景仰的人物。前有二疏,后有孙洙,都为此水色山光增添异彩。“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三句以二疏事说孙洙。二疏请归,宣帝赐黄金二十斤,太子赠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帐东都门外,举行盛大欢送会。(《汉书。疏广传》)“新”与“旧”二字,将二疏与孙洙联系一起。点明词中说的却是眼前人。孙洙海州一任,白发新添,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老友此邦留下的深恩厚义所致。
下片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博物志》载:近世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海槎来,不违时,赍一年粮,乘之到天河。见妇人织,丈夫饮牛,问之不答。遣归,问严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即此人也。这是传说中的故事,作者借以说孙洙,谓其即将浮海通天河,晋京任职。“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海”与“山”照应上片之“水”与“山”,将乘槎浮海故事与海州及孙洙联系一起。作者的想象中,当时有人乘槎到天河,大概就是从这里出发的。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每年秋八月一定准时来到海上,人(孙洙)则未有归期。“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一方面用浮海通天河说应召晋京,一方面以归期无定抒写不忍相别之情。其中“有信”、“不归”,就把着眼点集中眼前人(孙洙)身上,突出送别。
此词妙用典故,先以两汉二疏故事赞颂孙洙,又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又抒发了作者自身的复杂心绪和深沉感慨,可谓形散而神不散,浑化天迹,大开大合,结构缜密。
苏轼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
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
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注释
⑴更漏子:唐人称夜间为更漏。此调创于晚唐,而温飞卿最擅其词,飞卿传者有两首,而所咏又俱本意,调名创作,或即为温飞卿本人耳。毛氏《填词名解》亦云:“唐温庭筠做《秋思词》,中咏更漏,后以名词。”双调四十六字。起为三字对句,而平仄互异。第三句为六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四、五句换平韵,亦为三字对句。第六句五字,第一字宜仄。第三字宜平。后阕起句即用韵,第二句可不用对偶。第三句以下,均与前阕同。[2]
⑵孙巨源:孙洙,字巨源,苏轼同僚。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孙巨源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苏轼作此词送别。
⑶涵空:指水映天空。 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诗:“千里涵空照水魂,万枝破鼻团香雪。” 清林则徐《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⑷西汉二疏:即疏广、疏受,两人位叔侄,皆东海(海州)人。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受为少傅,皆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乡里,受世人景仰。
⑸“新白发”三句:《汉书·疏广传》记载,汉宣帝时,太傅疏广与少傅的侄子疏受一起辞官请归,宣帝赐黄金二十斤,太子赠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帐东都门外,举行盛大欢送会。
⑹槎:即乘槎。《博物志》载:“近世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海槎来,不违时,赍一年粮,乘之到天河。见妇人织,丈夫饮牛,问之不答。遣归,问严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即此人也。”这是传说中的故事,作者借以说孙巨源,谓其即将浮海通天河,进京赴任。
⑺”自古“句:乘槎亭在海州,故言。
⑻使君:此处指的是孙巨源。
翻译
海州碧水连天,青山耸立。这里是西汉二疏的故乡。居海州几年,你白发新添,却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你留下的深恩厚义啊。
大海的最东边,大山的尽头,自古就有人乘槎到天河。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你却未有归期,让人惆怅。
赏析:
此为送别词,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月作者楚州别孙洙(字巨源)时所作。仕途上,作者与孙洙均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有着共同的政治遭遇。为了从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解脱出来,二人皆乞外任。而今,孙洙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这自然会引起作者的思想波动。词中,作者将仕途中的无穷忧患情思与自己的身世感慨融合一起,表达了极为复杂的心绪。
上片用西汉二疏(疏广、疏受)故事赞颂孙洙。二疏叔侄皆东海(海州)人。广为太子太傅,受为少傅,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归乡里,得到世人景仰。孙洙曾知海州,故云“二疏乡里”。对海州来说,孙洙和二疏一样都是值得纪念的。“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三句说海州碧水连天,青山映帘,江山神秀所钟,古往今来出现了不少可景仰的人物。前有二疏,后有孙洙,都为此水色山光增添异彩。“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三句以二疏事说孙洙。二疏请归,宣帝赐黄金二十斤,太子赠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帐东都门外,举行盛大欢送会。(《汉书。疏广传》)“新”与“旧”二字,将二疏与孙洙联系一起。点明词中说的却是眼前人。孙洙海州一任,白发新添,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老友此邦留下的深恩厚义所致。
下片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博物志》载:近世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海槎来,不违时,赍一年粮,乘之到天河。见妇人织,丈夫饮牛,问之不答。遣归,问严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即此人也。这是传说中的故事,作者借以说孙洙,谓其即将浮海通天河,晋京任职。“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海”与“山”照应上片之“水”与“山”,将乘槎浮海故事与海州及孙洙联系一起。作者的想象中,当时有人乘槎到天河,大概就是从这里出发的。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每年秋八月一定准时来到海上,人(孙洙)则未有归期。“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一方面用浮海通天河说应召晋京,一方面以归期无定抒写不忍相别之情。其中“有信”、“不归”,就把着眼点集中眼前人(孙洙)身上,突出送别。
此词妙用典故,先以两汉二疏故事赞颂孙洙,又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又抒发了作者自身的复杂心绪和深沉感慨,可谓形散而神不散,浑化天迹,大开大合,结构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