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苏轼《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全诗翻译与赏析

时间:2013-09-17
苏轼的《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银汉:即银河。
  玉盘:指月亮。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此夜明月显得格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处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切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赏析二: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是《阳关词》三首之一,当时诗人任徐州知州。《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由“方迁岭表”可以推断,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
   诗人写景状物的高妙之处往往在于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化动为静的功力。前人写月,常常着眼于月之静态之美,如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苏轼则着眼于月之动态之妙:“暮云收尽”写出“云破月来”的瞬间突变;“溢清寒”令人联想到“月光如水泻大地”的景象;一句诗高度浓缩地将“月破云雾照寰宇”的美妙瞬间形象地表现出来,充满动感,这是写瞬间的突变。“银汉无声转玉盘”则写月亮升入高空的缓慢渐变过程:一轮明月挂天空,缓缓地移动,“转动”本有声,一则太遥远,有声也听不到;二则转动得慢而轻,本应有声也无声了,所以说“银汉无声转玉盘”。这两句诗直接写月之动之无声,化动为静,以动衬静,目的是突出中秋月夜之“静”,这种“静”是诗人“心造”的境界,只有在这样的境界里,诗人才可以忘却世俗和仕途的烦恼,用亲情或手足情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可惜这种时空是短暂的、不常有的,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入抒情和议论:“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身处宦海如浮萍,明年的此时能不能看到中秋月、在何处看到都难以预料,深沉的忧患意识便隐隐地流露出来。苏轼的这种隐忧是有来由的,我们看一看他写此诗前后的经历就会明白: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36岁的苏轼因上书神宗,论朝政得失,触动了王安石,被排挤出京,出任杭州通判;三年后,熙宁七年(1074)九月被罢杭州通判,权知密州;又过了不足三年,熙宁十年(1077)正月,迁知徐州;又过了两年,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移知湖州,是年八月,因何正臣、舒亶、李定等人以其诗文语涉讪谤新法对其进行弹劾,于八月十八日下御史台狱,至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狱,贬黄州团练副使。从36岁到44岁,苏轼生命中八年多的黄金时光,就在这种浮萍般的宦海沉浮中度过,他对人生的体验太深刻也太全面了。正因如此,他才写出“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样的诗句,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是对前途未卜的一种隐忧。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山人。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进士,

  中秋月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

  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宋词精选 > 苏轼的诗词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