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辛弃疾《木兰花慢》全词翻译赏析
时间:2013-08-07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译文] 在落日西风中敌军战尘滚滚,而南宋偏安江左战马白白养肥。
[出自] 南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注释:
三秦:项羽为阻遏刘邦东向称霸,三分关中,立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三王,称“三秦”。
“追亡事”:指萧何连夜追韩信事。
“山川”句:用唐李峤《汾阴行》原句,全诗为:“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
“落日”两句:取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诗意。
“一编书”句:据《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少时过下邳圯桥,遇一老人。老人赠书一编,后张良辅汉,成为开国元勋之一。
“江涵秋影”句:用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原句。
车轮四角:车轮上生出四角,这样就可留住友人。语出唐陆龟蒙《古意》诗:“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带减腰围,杜甫《伤秋诗》有“艰难带减围”句。
译文:
刘邦据汉中开创了汉朝基业,问兴元这块土地呀,是不是当年创业的基地?回想当年宝剑指处三秦降服,汉王称心如意,一举平定关中。萧何追韩信的事,如今已不见,但只见山河破碎,令人热泪沾衣。在落日西风中敌军战尘滚滚,而南宋偏安江左战马白白养肥。
张良凭着一部《太公兵法》,辅佐汉高祖刘邦称帝,如今你去西征略施身手,草草结束了别筵,匆匆地走上西去之路,旌旗招展翻动着忧国惜别情意。你留恋着我,别绪依依。回首瞻望,只见那秋江之上,天光水影,鸿雁正飞起。怎么能使车轮生出四角留住你,以免我不堪日夜思念体不胜衣。
赏析:
张仲固名坚,镇江人,于公元1180年(宋孝宗淳熙七年)秋受命知兴元府(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兼利州东路安抚使,当时作者任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兼荆湖南路安抚使,虽已接受改任知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兼江南西路安抚使之命,但尚未赴任。此词是在张仲固卸江西转运判官任后,取道湖南赴任时,作者设宴相送席间作的。
作者一生致力于光复故土,洗血民族耻辱。因他饯送的人要去汉中,而从汉中到关中的地区,正是李纲等人主张建立行都,出击金军之地,作者很自然地联想到汉朝基业的建立,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就以“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为此词的起笔。接着追忆了刘邦当年从汉中率军出发,直指关中,把踞守关中的秦的三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相继击溃的往事。那是多么高明的战略决策,多么令人羡慕的战果,而那又全都是多谋善战的汉初三杰的贡献。无奈“追亡事,今不见”即便有韩信那样的战将,也不可能为时所用,以致出现了文恬武嬉、萎靡不振的局面。绿水青山,枉自如故;壮志难酬,宏才不展。南宋政府养那么多兵马,却经常使敌骑犹如入无人之境,恣意驰骋,那怎能不长使英雄泪满襟呢!
因被饯送者为张姓,故下阕用张良受书为帝王师的故事,赞颂张仲固这次出帅兴元,只是小试其才。此下全部转入抒发离别之情。其中需要稍加解释的是:当作者饯别张仲固时,他本人也已奉调江西并即将赴任。当张仲固抵达任所,回首思念饯送者时,他已到了“襟三江而带五湖”的南昌故郡了,所以有“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之句。“车轮四角”是化用了陆龟蒙《古意》诗“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的句意,表明作者也幻想车轮在一夜之间能生出四角,使张仲固无法即刻乘车离去,而再住几时,但这又怎么可能呢!满怀离愁,无法消解,离别之后又因为想念而致使身体消瘦,“带减腰围”了。
这首词中的“山川满目泪沾衣”(李峤《汾阴行》),“江涵秋影雁初飞”(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均借用了古人的原诗句却显得自然,毫无斧凿痕迹。作者精湛的艺术手法在这首词中表现的极为典型。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语出宋代辛弃疾《木兰花幔》词。一天到晚,金兵总是飞骑扬尘,不断寻衅;秋风吹起,边塞守军依然安坐不动,徒令战马肥壮!二句词对南宋政权苟且偏安的无能和可耻行为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落日胡尘未断”写金人仍然觊觎着南宋的半壁江山,哪怕是夕阳西下,也毫不懈怠地磨刀霍霍,训练部队,随时准备向南宋扑来。一个“尘”字,将金人驰逐骑射甚嚣尘上的气焰刻画尽致。“西风塞马空肥”则写南宋一方武备松弛,即使是粮草充足最利于出兵的秋天,也宁肯贻误战机而按兵不动,让战马空锁马厩,白白长膘。一个“空”字,抒发了多少遗憾和激愤!前句突出严重的民族危机,后句抒发报国无路的悲愤。历史与现实,敌方与我方,就这样形成了严峻的对比,有力地倾诉了作者对朝廷的失望和强烈不满。
[译文] 在落日西风中敌军战尘滚滚,而南宋偏安江左战马白白养肥。
[出自] 南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注释:
三秦:项羽为阻遏刘邦东向称霸,三分关中,立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三王,称“三秦”。
“追亡事”:指萧何连夜追韩信事。
“山川”句:用唐李峤《汾阴行》原句,全诗为:“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
“落日”两句:取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诗意。
“一编书”句:据《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少时过下邳圯桥,遇一老人。老人赠书一编,后张良辅汉,成为开国元勋之一。
“江涵秋影”句:用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原句。
车轮四角:车轮上生出四角,这样就可留住友人。语出唐陆龟蒙《古意》诗:“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带减腰围,杜甫《伤秋诗》有“艰难带减围”句。
译文:
刘邦据汉中开创了汉朝基业,问兴元这块土地呀,是不是当年创业的基地?回想当年宝剑指处三秦降服,汉王称心如意,一举平定关中。萧何追韩信的事,如今已不见,但只见山河破碎,令人热泪沾衣。在落日西风中敌军战尘滚滚,而南宋偏安江左战马白白养肥。
张良凭着一部《太公兵法》,辅佐汉高祖刘邦称帝,如今你去西征略施身手,草草结束了别筵,匆匆地走上西去之路,旌旗招展翻动着忧国惜别情意。你留恋着我,别绪依依。回首瞻望,只见那秋江之上,天光水影,鸿雁正飞起。怎么能使车轮生出四角留住你,以免我不堪日夜思念体不胜衣。
赏析:
张仲固名坚,镇江人,于公元1180年(宋孝宗淳熙七年)秋受命知兴元府(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兼利州东路安抚使,当时作者任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兼荆湖南路安抚使,虽已接受改任知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兼江南西路安抚使之命,但尚未赴任。此词是在张仲固卸江西转运判官任后,取道湖南赴任时,作者设宴相送席间作的。
作者一生致力于光复故土,洗血民族耻辱。因他饯送的人要去汉中,而从汉中到关中的地区,正是李纲等人主张建立行都,出击金军之地,作者很自然地联想到汉朝基业的建立,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就以“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为此词的起笔。接着追忆了刘邦当年从汉中率军出发,直指关中,把踞守关中的秦的三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相继击溃的往事。那是多么高明的战略决策,多么令人羡慕的战果,而那又全都是多谋善战的汉初三杰的贡献。无奈“追亡事,今不见”即便有韩信那样的战将,也不可能为时所用,以致出现了文恬武嬉、萎靡不振的局面。绿水青山,枉自如故;壮志难酬,宏才不展。南宋政府养那么多兵马,却经常使敌骑犹如入无人之境,恣意驰骋,那怎能不长使英雄泪满襟呢!
因被饯送者为张姓,故下阕用张良受书为帝王师的故事,赞颂张仲固这次出帅兴元,只是小试其才。此下全部转入抒发离别之情。其中需要稍加解释的是:当作者饯别张仲固时,他本人也已奉调江西并即将赴任。当张仲固抵达任所,回首思念饯送者时,他已到了“襟三江而带五湖”的南昌故郡了,所以有“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之句。“车轮四角”是化用了陆龟蒙《古意》诗“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栖托。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的句意,表明作者也幻想车轮在一夜之间能生出四角,使张仲固无法即刻乘车离去,而再住几时,但这又怎么可能呢!满怀离愁,无法消解,离别之后又因为想念而致使身体消瘦,“带减腰围”了。
这首词中的“山川满目泪沾衣”(李峤《汾阴行》),“江涵秋影雁初飞”(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均借用了古人的原诗句却显得自然,毫无斧凿痕迹。作者精湛的艺术手法在这首词中表现的极为典型。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语出宋代辛弃疾《木兰花幔》词。一天到晚,金兵总是飞骑扬尘,不断寻衅;秋风吹起,边塞守军依然安坐不动,徒令战马肥壮!二句词对南宋政权苟且偏安的无能和可耻行为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落日胡尘未断”写金人仍然觊觎着南宋的半壁江山,哪怕是夕阳西下,也毫不懈怠地磨刀霍霍,训练部队,随时准备向南宋扑来。一个“尘”字,将金人驰逐骑射甚嚣尘上的气焰刻画尽致。“西风塞马空肥”则写南宋一方武备松弛,即使是粮草充足最利于出兵的秋天,也宁肯贻误战机而按兵不动,让战马空锁马厩,白白长膘。一个“空”字,抒发了多少遗憾和激愤!前句突出严重的民族危机,后句抒发报国无路的悲愤。历史与现实,敌方与我方,就这样形成了严峻的对比,有力地倾诉了作者对朝廷的失望和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