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又呈吴郎》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时间:2017-06-27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注释】远客:指吴郎。征求:苛捐杂税,各种摊派。
①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4分)
②诗人在批评吴郎时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3分)
参考答案
①揭示了战乱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了双重的灾祸,表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表面上批评那个寡妇,说她无端猜疑,实属“多事”,实际上却是批判吴郎未免太小气了些,太不会体贴穷人。
二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诗人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C.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
D.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E.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而又不乏幽默。
2.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你从本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 E(C“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理解有误。这两句诗意思是: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该还要插上篱笆。E“不乏幽默”理解有误)(选对一个得3分,选对两个得5分)
2.同情弱小,富有悲悯情怀。即便自己穷困潦倒,依然任凭老人打枣,还特意写诗劝慰吴郎对老人亲善,体现出诗人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关注社会,忧国忧民。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诗人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ƒ善于劝说。(或“说话委婉含蓄”)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每点2分,意思相符即可)
注释
⑴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吴郎:系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⑵扑:打。任:放任,不拘束。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⑶不为:要不是因为。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⑷只缘:正因为。恐惧:害怕。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亲:亲善。
⑸即:就。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防:提防,心存戒备。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⑹便:就。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甚:太。
⑺征求:指赋税征敛。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⑻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
参考译文
草堂前的枣树任由西邻的一个寡妇打枣,
这位西邻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
“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
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
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
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
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
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背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kuí)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份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赏析:
《又呈吴郎》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通过了劝吴郎让寡妇打枣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爱。全诗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的主语是寡妇。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注释】远客:指吴郎。征求:苛捐杂税,各种摊派。
①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4分)
②诗人在批评吴郎时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3分)
参考答案
①揭示了战乱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了双重的灾祸,表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表面上批评那个寡妇,说她无端猜疑,实属“多事”,实际上却是批判吴郎未免太小气了些,太不会体贴穷人。
二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诗人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C.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
D.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E.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而又不乏幽默。
2.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你从本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 E(C“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理解有误。这两句诗意思是: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该还要插上篱笆。E“不乏幽默”理解有误)(选对一个得3分,选对两个得5分)
2.同情弱小,富有悲悯情怀。即便自己穷困潦倒,依然任凭老人打枣,还特意写诗劝慰吴郎对老人亲善,体现出诗人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关注社会,忧国忧民。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诗人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ƒ善于劝说。(或“说话委婉含蓄”)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每点2分,意思相符即可)
注释
⑴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吴郎:系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⑵扑:打。任:放任,不拘束。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⑶不为:要不是因为。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⑷只缘:正因为。恐惧:害怕。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亲:亲善。
⑸即:就。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防:提防,心存戒备。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⑹便:就。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甚:太。
⑺征求:指赋税征敛。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⑻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
参考译文
草堂前的枣树任由西邻的一个寡妇打枣,
这位西邻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
“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
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
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
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
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
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背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kuí)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份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赏析:
《又呈吴郎》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通过了劝吴郎让寡妇打枣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爱。全诗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的主语是寡妇。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