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化知识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7-02-05
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有时也泛指北方。杜甫《咏怀古迹》中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名句。
B.公车,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臣民上书、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C.科举,指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文武官吏的一种制度,始于隋唐,废止于明代。
D.书院,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旧时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或讲学的场所。如丽正书院、东林书院等。
解析:“废止于明代”错,科举废止于清光绪年间。
答案:C
2.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称“重阳”。旧时这一天有登高望远、赏菊花、饮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B.拱,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如《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中的“拱”即为此意。
C.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对月相的观测为主要依据,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
D.黥,即墨刑,上古五刑之一。指在犯人脸上刺字并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
解析:“以对月相的观测为主要依据”错,应是“以对太阳的观测为主要依据”。
答案:C
3.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解析:“专指有身份的官吏”错误,还有帝王。
答案:B
4.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应对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解析:“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
答案:D
5.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被举荐的人也称“孝廉”。
B.服阕,指三年守孝期满除去丧服。古代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C.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优礼诸侯、大臣所赐予的九种物品,是最高礼遇的表示。这些物品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其使用价值。
D.束发,古代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曾写道:“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可知归有光20岁时开始在项脊轩读书。
解析:“20岁时开始……”错误。古代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
答案:D
A.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有时也泛指北方。杜甫《咏怀古迹》中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名句。
B.公车,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臣民上书、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C.科举,指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文武官吏的一种制度,始于隋唐,废止于明代。
D.书院,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旧时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或讲学的场所。如丽正书院、东林书院等。
解析:“废止于明代”错,科举废止于清光绪年间。
答案:C
2.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称“重阳”。旧时这一天有登高望远、赏菊花、饮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B.拱,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如《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中的“拱”即为此意。
C.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对月相的观测为主要依据,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
D.黥,即墨刑,上古五刑之一。指在犯人脸上刺字并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
解析:“以对月相的观测为主要依据”错,应是“以对太阳的观测为主要依据”。
答案:C
3.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解析:“专指有身份的官吏”错误,还有帝王。
答案:B
4.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应对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解析:“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
答案:D
5.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被举荐的人也称“孝廉”。
B.服阕,指三年守孝期满除去丧服。古代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C.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优礼诸侯、大臣所赐予的九种物品,是最高礼遇的表示。这些物品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其使用价值。
D.束发,古代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曾写道:“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可知归有光20岁时开始在项脊轩读书。
解析:“20岁时开始……”错误。古代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