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长安春晚二首》“九重细雨惹春色,轻染龙池杨柳烟”全诗赏析
时间:2015-12-14
长安春晚二首
温庭筠
【其一】
曲江春半日迟迟⑴,正是王孙怅望时。
杏花落尽不归去⑵,江上东风吹柳丝。
【其二】
四方无事太平年,万象鲜明禁火前⑶。
九重细雨惹春色⑷,轻染龙池杨柳烟⑸。
注
⑴曲江:长安(今陕西西安省)城内游览胜地。日迟迟:阳光温暖,光线充足。
⑵“杏花”句:唐朝时长安有杏园,为皇帝赐宴新科进士之处。
⑶禁火:指清明节前一两日的寒食节,当天禁火,吃冷饭,男女又有在此日去郊外踏青的习俗。
⑷九重:通常指代天、皇宫、皇帝,亦可解释为多层次。刘学锴先生言此“九重”兼指天与皇恩。
⑸龙池:在长安城内,曾是唐玄宗登基前的一口井,后成池,唐中宗时有人见此处有黄龙出没,因此得名。在今西安市兴庆公园内。
赏析
《长安春晚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都是写长安晚春景象,第一首写出了长安春光明媚的浓妆特点;第二首写出了长安烟雨蒙蒙的淡妆特色。
第一首,写浓妆的长安:春光明媚,万象更新。正该是神气勃发之时,而“王孙”却独自怅望,无论是为杏花落尽,还是为科场落第,或是为别的什么原因,总之是有些愁绪的。而这原本蕴藏在心中的丝丝愁绪,却犹如柳丝般被阵阵春风唤醒,牵惹得“王孙”不得不迎风怅望。
第二首,写淡妆的长安:烟雨蒙蒙,景色迷人。
这两首诗可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比较理解。苏轼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两相对照看,苏轼诗把晴天的西湖比作浓妆的西子(西施),把雨天的西湖比作淡妆的西子;而温庭筠这两首诗写的则是长安的晴天和雨天,若把长安也比做美人的话,那么这两首诗所咏的也正是美人的浓妆与淡妆两面。
温庭筠
【其一】
曲江春半日迟迟⑴,正是王孙怅望时。
杏花落尽不归去⑵,江上东风吹柳丝。
【其二】
四方无事太平年,万象鲜明禁火前⑶。
九重细雨惹春色⑷,轻染龙池杨柳烟⑸。
注
⑴曲江:长安(今陕西西安省)城内游览胜地。日迟迟:阳光温暖,光线充足。
⑵“杏花”句:唐朝时长安有杏园,为皇帝赐宴新科进士之处。
⑶禁火:指清明节前一两日的寒食节,当天禁火,吃冷饭,男女又有在此日去郊外踏青的习俗。
⑷九重:通常指代天、皇宫、皇帝,亦可解释为多层次。刘学锴先生言此“九重”兼指天与皇恩。
⑸龙池:在长安城内,曾是唐玄宗登基前的一口井,后成池,唐中宗时有人见此处有黄龙出没,因此得名。在今西安市兴庆公园内。
赏析
《长安春晚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都是写长安晚春景象,第一首写出了长安春光明媚的浓妆特点;第二首写出了长安烟雨蒙蒙的淡妆特色。
第一首,写浓妆的长安:春光明媚,万象更新。正该是神气勃发之时,而“王孙”却独自怅望,无论是为杏花落尽,还是为科场落第,或是为别的什么原因,总之是有些愁绪的。而这原本蕴藏在心中的丝丝愁绪,却犹如柳丝般被阵阵春风唤醒,牵惹得“王孙”不得不迎风怅望。
第二首,写淡妆的长安:烟雨蒙蒙,景色迷人。
这两首诗可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比较理解。苏轼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两相对照看,苏轼诗把晴天的西湖比作浓妆的西子(西施),把雨天的西湖比作淡妆的西子;而温庭筠这两首诗写的则是长安的晴天和雨天,若把长安也比做美人的话,那么这两首诗所咏的也正是美人的浓妆与淡妆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