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全文意思翻译赏析
时间:2013-08-29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译文] 大丈夫应该胸怀广大,万里的距离在眼中看起来就像邻居这么近。
[出自]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其六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注释:
黄初:魏文帝的年号(220—226)。黄初四年为公元223年。
任城王:即曹彰,曹操的第二子,曹植的胞兄。他作战英勇,屡建大功,常受曹操的赞扬。有一次曹操竟至摸着曹彰的小胡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会节气:魏代制度规定,每年在立春、粒邰希菽、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之前的第十八天,各诸侯藩王都要到京师来和皇帝一同行“迎气”之礼,并举行一定的朝会仪式,这叫做会节气。黄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立秋,故曹植等须提前在五月出发赴洛阳。
薨(hāng):称诸侯死。关于曹彰的死,《世说新语·尤悔》记载说:“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噉(dǎn吃)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杂进之……须臾遂薨。”
还国:回封地。与下句之“归藩”义同。
有司:指主管该项事务的官吏,职有所司,故称有司。这里指监国使者灌均。
异宿止:不得同行同宿。当时曹植为鄄(juān捐)城王,鄄城在今山东省,与白马同属兖州,二王本可结伴同行,但由于曹丕嫉恨兄弟,不准他们一道走。
毒恨:痛恨。 剖:表白心迹。
陈:说、提起。 比邻:近邻。
亏:欠缺。 分:情分。 日亲:一天比一天亲密。
衾帱(qīn chóu):被子和帐子。后汉姜肱与弟仲海、季江相友爱,常同被而眠,见《后汉书•姜肱传》。慇懃:同殷勤,情意恳切。
疾疢(chèn):疾病。 无乃:岂不是。 儿女仁:指小儿女的脆弱感情。
译文:
心境的悲伤触动了我的形神, 望弃置下忧愁不再复述哀情。
大丈夫理应志在四海, 纵使相隔万里也犹如比邻。
假若兄弟的眷爱并无削减, 分离远方,反会加深你我的情谊,
又何必一定要同榻共眠, 来传达你我的殷勤?
过度的忧思会导致疾病, 切莫沉溺在儿女之情的缧绁;
只是仓卒间割舍的骨肉之情, 怎能不让人心怀愁苦和酸辛!
赏析:
《赠白马王彪》一诗,是继屈原《离骚》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首长篇抒情诗。诗的正文共80句,400字,篇幅之长,结构之巧,感情之深都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罕见的。
全诗气魄宏伟,结构严谨。曹彰之死有如一个阴影笼罩全篇,由此构成的悲剧气氛,在序文和1、5、6、7各章里都反覆渲染,突出了这一事件的严重后果。中间“欲济川无梁”,“中途绝无轨”,“欲还绝无蹊”的“三无”,把作者走投无路,进退失据,悲愤交加的境遇和心情联结起来,并使文气贯通,前后勾连,全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六章这12句诗人以豪言壮语和曹彪互相慰勉。上一章诗表现的是由曹彰之死引起的悲愤,感人肺腑,催人落泪。然而一味沉湎于忧伤之中,于身无益,于事无补。曹植清醒地知道“心悲动我神”,因而毅然“弃置莫复陈”,不能陷入忧伤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诗人抖擞精神振作起来,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豪言壮语和曹彪共勉。唐代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受了曹植的启发。情绪的由低沉而变得昂扬,使诗的情调也变得开朗豪迈了。下面“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是对曹彪的开导。告诉他,弟兄之间的情谊如果没有减弱,离得远了情份反倒会日益亲密。为什么一定要像后汉姜肱那样,和弟弟常常共被而眠才算表示深情呢?(参看《后汉书.姜肱传》)言外之意是说对这次途中没得同行不要介意。如果因此而得病,那岂不是失掉了大丈夫的气概而沉溺于儿女之情了!和上文所引的王勃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一个意思。话是这样说,但诗人还是不能从沉重的忧愤之中完全解脱出来,因此末2句“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情绪又急转直下,曹彰的暴死以及由此产生的兄弟残杀的恐怖阴影是永远不能忘怀和消除的。
《赠白马王彪》一诗,直接反映的是曹植对曹丕手下的鹰犬爪牙的仇恨和愤慨,实际是对其兄曹丕对他们弟兄残酷迫害的抗议。通过此诗可以加深对封建统治者反动本质的认识,他们对骨肉同胞尚且如此残忍无情,对广大人民的压榨和奴役就可想而知了。
赏析二:
《赠白马王彪》一诗共分7章,表现了曹植恐怖、悲伤、痛恨和愤怒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深刻地揭发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尖锐矛盾。
第1章共10句,写这次“会节气”结束之后启程返回封地的经过和心情。诗人在“承明庐”朝见了魏文帝曹丕之后,将要返回自己的封地鄄城。按曹植于公元221年(黄初二年)改封鄄城侯,次年立为鄄城王。清晨从京都洛阳出发,傍晚经过了首阳山。这前4句都是过程的介绍。接着“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则寓有深意。说伊水、洛水既宽广又幽深,已经感到路途艰难。“欲济川无梁”竟然说过河无桥,更表明是难以克服的因难。作者瞻望前途,寸步难行。只好从水路“泛舟”,却又遇见“洪涛”,因而“怨彼东路长”,东归鄄城还有好长一段路呢!这个“怨”字,岂止怨路,实际还包括怨人,怨曹丕和他的爪牙。“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是在旅途的困苦之中回头再朝京城看了一眼,内心不是怀念曹丕,更不是留恋“会节气”的活动,而是想到了曹彰在洛阳暴死得不明不白,引起作者的极大悲愤,甚至恐怖,所以在伸着脖子遥望城阙时心情也是悲伤的。
第2章共8句,写归途中的困苦。诗人经过寥廓的太谷关,山上的树木郁郁苍苍。接上章可知诗人弃舟登岸,走入山谷。不巧“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连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积水纵横流淌,行路和“泛舟”同样困难。这里路途难行,也隐喻处境危险。下文“中途绝无轨”和上文“欲济川无梁”一样,还是无路可走,这里可以体会出曹植身受的痛苦和威胁多么深重。水上有洪涛,山谷遇大雨,只好改道登上山坡,然而长长的斜坡直入云天,前面的路程辽远而又高峻。恰在此时马又得了玄黄的病。困难加剧,矛盾激化,东行归藩的路途竟然如此充满险阻,有如唐诗人李白《行路难》说的那样:“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隐约说明了曹植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不平。
第3章共12句,开始直接抒发内心的悲愤,进入诗的核心部分。在这进退两难之际,作者还得骑着病马前进,说明当时诗人已失去自由,只能返回封地,没有其他选择。因此“我思郁以纡”,心中愁闷郁结。心情愁闷还想些什么呢?于是提出“亲爱在离居”,即和亲密的弟弟曹彪不得团聚的问题,点明写这首诗的直接原因。途中派有监国使者灌均,灌均使他们弟兄“离居”。灌均其人,过去就曾经:“奏植酒醉悖慢,劫胁使者”(《三国志》曹植本传)。如今曹植想在途中同曹彪互叙兄弟情谊,灌均竟然不准,因此曹植对他恨之人骨。把他比做鸱枭、豺狼、苍蝇。他们窃据要津,混淆黑白,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进谗言,说坏话,使得亲人之间都疏远了。这里当然有难言之隐和违心之论。由于当时的恶劣的政治环境和君臣名份的限制,诗人不能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表露对曹丕的不满,而只能把满腔怒火烧向使他们“亲爱在离居”的监国使者灌均之流。诗人表面还要回护一下曹丕,好像曹丕对他们本来很好,是“谗巧令亲疏”的。“中更不克俱”是说中途才改变主意不让他们弟兄同行的,似乎说曹丕本来是没有明确让他们分路而行的。曹植的这种用心是清清楚楚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诗人受到这帮势利小人的胁迫,心情沮丧愤慨,一时想要重回京城,但“欲还绝无蹊”,没有退路,只能拉起?绳在那里徘徊犹豫。
第4章12句,诗人于路上触景生情,感物伤怀。曹植在路上徘徊,前途茫茫,但在这里又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自己不禁发问。原来相思之情是无穷无尽的。“相思”指弟兄之间的关怀,也就是指他对曹彰的悼念和对曹彪的思念。在陷入相思的苦痛之中,又面对着秋风、寒蝉、萧条的原野和西匿的白日。秋风没有温暖,寒蝉发出哀鸣,一派肃杀凄清景色。此外“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更引起诗人的无限伤感。归鸟有林可赴,孤兽有群可归,鸟兽尚且各自寻求归宿,然而曹植本人却无路可走,无家可归,从而产生人不如物的感触,这就是“感物伤我怀”。最后只能“抚心长太息”,拍着胸脯长叹罢了,现实生活,没有前途和希望。
第5章共14句,表现了曹植对曹彰暴死的哀悼和对人生的感慨。这章接触到写这首诗的根本原因。作者深知,叹息又有什么用呢?好像上天安排的命运故意和他作对。何以产生这种念头呢?是由曹彰暴死引起的。哪里会料想到一母所生的兄弟,一道来到洛阳就突然死去了呢?落得“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曹彰如果死而有知,也会感到孤独寂寞的。其实这是作者当时的心境。曹彰之死,使曹植感到前途未卜,命运难料,不免产生兔死狐悲的颓丧情绪。曹彰突然间就死去,活着的人身体也渐渐衰弱下来。人生一世,只不过像早晨的露水那样,太阳出来一照就干了。而且进入晚年,时光流逝更快得惊人。诗人又自知不如金石长寿,只能叹息悲伤。曹植写作此诗时年龄不过32岁,正在有为的壮年,然而居然认为“年在桑榆间”,到了人生的暮年,这种反常的心理,是他对个人命运难以把握的反映。“人生如朝露”或“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为汉代末年士大夫中较为流行的思想。《古诗十九首》就有“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的诗句,但较之曹植的忧愤深广就显得肤浅得多了。
第6章共12句,诗人以豪言壮语和曹彪互相慰勉。上一章诗表现的是由曹彰之死引起的悲愤,感人肺腑,催人落泪。然而一味沉湎于忧伤之中,于身无益,于事无补。曹植清醒地知道“心悲动我神”,因而毅然“弃置莫复陈”,不能陷入忧伤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诗人抖擞精神振作起来,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豪言壮语和曹彪共勉。唐代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受了曹植的启发。情绪的由低沉而变得昂扬,使诗的情调也变得开朗豪迈了。下面“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是对曹彪的开导。告诉他,弟兄之间的情谊如果没有减弱,离得远了情份反倒会日益亲密。为什么一定要像后汉姜肱那样,和弟弟常常共被而眠才算表示深情呢?(参看《后汉书.姜肱传》)言外之意是说对这次途中没得同行不要介意。如果因此而得病,那岂不是失掉了大丈夫的气概而沉溺于儿女之情了!和上文所引的王勃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一个意思。话是这样说,但诗人还是不能从沉重的忧愤之中完全解脱出来,因此末2句“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情绪又急转直下,曹彰的暴死以及由此产生的兄弟残杀的恐怖阴影是永远不能忘怀和消除的。
最后的第7章共12句,在赠诗惜别的情意之中,表示了诗人对天命的怀疑和对神仙的否定。作者后半生形同囚禁,动辄得咎,生活没有乐趣,前途没有希望。经过这次“会节气”和归国途中受到的刁难,使他对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弟兄骨肉之间的权力之争的残酷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前还认为命运不好,“天命与我违”;如今知道“天命信可疑”了。似乎意识到,他的遭遇,不是上天意志的安排,而是人世斗争的产物。至于神仙,更是骗人已久了。汉末建安时期,求仙之风很盛行,曹操的诗有一半是描写神仙世界的。曹植也有不少游仙题材的诗。略早于建安产生的《古诗十九首》里也有“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驱车上东门》)的抒写。曹植对神仙的虚无有所认识,不能不说是一种觉悟。曹植感到“变故在斯须”,顷刻之间就会发生曹彰暴死的惨剧。那么,人生百年,谁能把握得了呢!曹丕随时都可能加害于他,所以他说“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不然,和年青的兄弟分手怎么会有诀别之感?在这作者看来是生离死别的时刻,只能祝愿对方保重身体,并且互相祝福而已。诗人与白马王曹彪最后洒泪而别。
《赠白马王彪》一诗,直接反映的是曹植对曹丕手下的鹰犬爪牙的仇恨和愤慨,实际是对其兄曹丕对他们弟兄残酷迫害的抗议。通过此诗可以加深对封建统治者反动本质的认识,他们对骨肉同胞尚且如此残忍无情,对广大人民的压榨和奴役就可想而知了。
《赠白马王彪》一诗,是继屈原《离骚》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首长篇抒情诗。诗的正文共80句,400字,篇幅之长,结构之巧,感情之深都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罕见的。
全诗气魄宏伟,结构严谨。曹彰之死有如一个阴影笼罩全篇,由此构成的悲剧气氛,在序文和1、5、6、7各章里都反覆渲染,突出了这一事件的严重后果。中间“欲济川无梁”,“中途绝无轨”,“欲还绝无蹊”的“三无”,把作者走投无路,进退失据,悲愤交加的境遇和心情联结起来,并使文气贯通,前后勾连,全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构的浑然一体,和各章之间运用辘轳体有密切的关系。辘轳体即修辞学里的“顶真格”,它要求行文在段与段或句与句之间用相同的字句相互衔接。古代《诗经》中的《文王》和《既醉》两篇;乐府诗《平陵东》、《西洲曲》都运用了这种形式。《赠白马王彪》除第1章和第2章没有使用辘轳体(《古诗源》把第1章和第2章视为一章)之外,其余各章都用了。如第2章的末句是“我马玄以黄”,第三章的首句就是“玄黄犹能进”;第三章的末句是“揽辔止踟蹰”,第四章的首句就是“踟蹰亦何留”,下皆仿此。这种手法能够使结构紧凑、段落分明而又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
抒情的方式也时有变化,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却把抒情和叙事、写景结合起来。“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看起来是叙事,实际是抒情。第4章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作者噤若寒蝉,大胆写了这首诗,不也正像“寒蝉哀鸣”吗。诗中的寒蝉、归鸟、孤兽都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冷落空旷的秋季原野,也是当时诗人所处的政治环境的形象再现。
恰当比喻不仅可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而且免于授人以柄。把监国使者比之为“鸱枭”、“豺狼”和“苍蝇”,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史学家陈寿曾说:“魏世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止壅隔,同于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骨肉之恩乖,《常棣》之义废。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评》)读了《赠白马王彪》一诗,就会深刻理解这种历史上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
[译文] 大丈夫应该胸怀广大,万里的距离在眼中看起来就像邻居这么近。
[出自]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其六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注释:
黄初:魏文帝的年号(220—226)。黄初四年为公元223年。
任城王:即曹彰,曹操的第二子,曹植的胞兄。他作战英勇,屡建大功,常受曹操的赞扬。有一次曹操竟至摸着曹彰的小胡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会节气:魏代制度规定,每年在立春、粒邰希菽、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之前的第十八天,各诸侯藩王都要到京师来和皇帝一同行“迎气”之礼,并举行一定的朝会仪式,这叫做会节气。黄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立秋,故曹植等须提前在五月出发赴洛阳。
薨(hāng):称诸侯死。关于曹彰的死,《世说新语·尤悔》记载说:“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噉(dǎn吃)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杂进之……须臾遂薨。”
还国:回封地。与下句之“归藩”义同。
有司:指主管该项事务的官吏,职有所司,故称有司。这里指监国使者灌均。
异宿止:不得同行同宿。当时曹植为鄄(juān捐)城王,鄄城在今山东省,与白马同属兖州,二王本可结伴同行,但由于曹丕嫉恨兄弟,不准他们一道走。
毒恨:痛恨。 剖:表白心迹。
陈:说、提起。 比邻:近邻。
亏:欠缺。 分:情分。 日亲:一天比一天亲密。
衾帱(qīn chóu):被子和帐子。后汉姜肱与弟仲海、季江相友爱,常同被而眠,见《后汉书•姜肱传》。慇懃:同殷勤,情意恳切。
疾疢(chèn):疾病。 无乃:岂不是。 儿女仁:指小儿女的脆弱感情。
译文:
心境的悲伤触动了我的形神, 望弃置下忧愁不再复述哀情。
大丈夫理应志在四海, 纵使相隔万里也犹如比邻。
假若兄弟的眷爱并无削减, 分离远方,反会加深你我的情谊,
又何必一定要同榻共眠, 来传达你我的殷勤?
过度的忧思会导致疾病, 切莫沉溺在儿女之情的缧绁;
只是仓卒间割舍的骨肉之情, 怎能不让人心怀愁苦和酸辛!
赏析:
《赠白马王彪》一诗,是继屈原《离骚》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首长篇抒情诗。诗的正文共80句,400字,篇幅之长,结构之巧,感情之深都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罕见的。
全诗气魄宏伟,结构严谨。曹彰之死有如一个阴影笼罩全篇,由此构成的悲剧气氛,在序文和1、5、6、7各章里都反覆渲染,突出了这一事件的严重后果。中间“欲济川无梁”,“中途绝无轨”,“欲还绝无蹊”的“三无”,把作者走投无路,进退失据,悲愤交加的境遇和心情联结起来,并使文气贯通,前后勾连,全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六章这12句诗人以豪言壮语和曹彪互相慰勉。上一章诗表现的是由曹彰之死引起的悲愤,感人肺腑,催人落泪。然而一味沉湎于忧伤之中,于身无益,于事无补。曹植清醒地知道“心悲动我神”,因而毅然“弃置莫复陈”,不能陷入忧伤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诗人抖擞精神振作起来,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豪言壮语和曹彪共勉。唐代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受了曹植的启发。情绪的由低沉而变得昂扬,使诗的情调也变得开朗豪迈了。下面“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是对曹彪的开导。告诉他,弟兄之间的情谊如果没有减弱,离得远了情份反倒会日益亲密。为什么一定要像后汉姜肱那样,和弟弟常常共被而眠才算表示深情呢?(参看《后汉书.姜肱传》)言外之意是说对这次途中没得同行不要介意。如果因此而得病,那岂不是失掉了大丈夫的气概而沉溺于儿女之情了!和上文所引的王勃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一个意思。话是这样说,但诗人还是不能从沉重的忧愤之中完全解脱出来,因此末2句“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情绪又急转直下,曹彰的暴死以及由此产生的兄弟残杀的恐怖阴影是永远不能忘怀和消除的。
《赠白马王彪》一诗,直接反映的是曹植对曹丕手下的鹰犬爪牙的仇恨和愤慨,实际是对其兄曹丕对他们弟兄残酷迫害的抗议。通过此诗可以加深对封建统治者反动本质的认识,他们对骨肉同胞尚且如此残忍无情,对广大人民的压榨和奴役就可想而知了。
赏析二:
《赠白马王彪》一诗共分7章,表现了曹植恐怖、悲伤、痛恨和愤怒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深刻地揭发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尖锐矛盾。
第1章共10句,写这次“会节气”结束之后启程返回封地的经过和心情。诗人在“承明庐”朝见了魏文帝曹丕之后,将要返回自己的封地鄄城。按曹植于公元221年(黄初二年)改封鄄城侯,次年立为鄄城王。清晨从京都洛阳出发,傍晚经过了首阳山。这前4句都是过程的介绍。接着“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则寓有深意。说伊水、洛水既宽广又幽深,已经感到路途艰难。“欲济川无梁”竟然说过河无桥,更表明是难以克服的因难。作者瞻望前途,寸步难行。只好从水路“泛舟”,却又遇见“洪涛”,因而“怨彼东路长”,东归鄄城还有好长一段路呢!这个“怨”字,岂止怨路,实际还包括怨人,怨曹丕和他的爪牙。“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是在旅途的困苦之中回头再朝京城看了一眼,内心不是怀念曹丕,更不是留恋“会节气”的活动,而是想到了曹彰在洛阳暴死得不明不白,引起作者的极大悲愤,甚至恐怖,所以在伸着脖子遥望城阙时心情也是悲伤的。
第2章共8句,写归途中的困苦。诗人经过寥廓的太谷关,山上的树木郁郁苍苍。接上章可知诗人弃舟登岸,走入山谷。不巧“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连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积水纵横流淌,行路和“泛舟”同样困难。这里路途难行,也隐喻处境危险。下文“中途绝无轨”和上文“欲济川无梁”一样,还是无路可走,这里可以体会出曹植身受的痛苦和威胁多么深重。水上有洪涛,山谷遇大雨,只好改道登上山坡,然而长长的斜坡直入云天,前面的路程辽远而又高峻。恰在此时马又得了玄黄的病。困难加剧,矛盾激化,东行归藩的路途竟然如此充满险阻,有如唐诗人李白《行路难》说的那样:“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隐约说明了曹植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不平。
第3章共12句,开始直接抒发内心的悲愤,进入诗的核心部分。在这进退两难之际,作者还得骑着病马前进,说明当时诗人已失去自由,只能返回封地,没有其他选择。因此“我思郁以纡”,心中愁闷郁结。心情愁闷还想些什么呢?于是提出“亲爱在离居”,即和亲密的弟弟曹彪不得团聚的问题,点明写这首诗的直接原因。途中派有监国使者灌均,灌均使他们弟兄“离居”。灌均其人,过去就曾经:“奏植酒醉悖慢,劫胁使者”(《三国志》曹植本传)。如今曹植想在途中同曹彪互叙兄弟情谊,灌均竟然不准,因此曹植对他恨之人骨。把他比做鸱枭、豺狼、苍蝇。他们窃据要津,混淆黑白,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进谗言,说坏话,使得亲人之间都疏远了。这里当然有难言之隐和违心之论。由于当时的恶劣的政治环境和君臣名份的限制,诗人不能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表露对曹丕的不满,而只能把满腔怒火烧向使他们“亲爱在离居”的监国使者灌均之流。诗人表面还要回护一下曹丕,好像曹丕对他们本来很好,是“谗巧令亲疏”的。“中更不克俱”是说中途才改变主意不让他们弟兄同行的,似乎说曹丕本来是没有明确让他们分路而行的。曹植的这种用心是清清楚楚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诗人受到这帮势利小人的胁迫,心情沮丧愤慨,一时想要重回京城,但“欲还绝无蹊”,没有退路,只能拉起?绳在那里徘徊犹豫。
第4章12句,诗人于路上触景生情,感物伤怀。曹植在路上徘徊,前途茫茫,但在这里又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自己不禁发问。原来相思之情是无穷无尽的。“相思”指弟兄之间的关怀,也就是指他对曹彰的悼念和对曹彪的思念。在陷入相思的苦痛之中,又面对着秋风、寒蝉、萧条的原野和西匿的白日。秋风没有温暖,寒蝉发出哀鸣,一派肃杀凄清景色。此外“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更引起诗人的无限伤感。归鸟有林可赴,孤兽有群可归,鸟兽尚且各自寻求归宿,然而曹植本人却无路可走,无家可归,从而产生人不如物的感触,这就是“感物伤我怀”。最后只能“抚心长太息”,拍着胸脯长叹罢了,现实生活,没有前途和希望。
第5章共14句,表现了曹植对曹彰暴死的哀悼和对人生的感慨。这章接触到写这首诗的根本原因。作者深知,叹息又有什么用呢?好像上天安排的命运故意和他作对。何以产生这种念头呢?是由曹彰暴死引起的。哪里会料想到一母所生的兄弟,一道来到洛阳就突然死去了呢?落得“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曹彰如果死而有知,也会感到孤独寂寞的。其实这是作者当时的心境。曹彰之死,使曹植感到前途未卜,命运难料,不免产生兔死狐悲的颓丧情绪。曹彰突然间就死去,活着的人身体也渐渐衰弱下来。人生一世,只不过像早晨的露水那样,太阳出来一照就干了。而且进入晚年,时光流逝更快得惊人。诗人又自知不如金石长寿,只能叹息悲伤。曹植写作此诗时年龄不过32岁,正在有为的壮年,然而居然认为“年在桑榆间”,到了人生的暮年,这种反常的心理,是他对个人命运难以把握的反映。“人生如朝露”或“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为汉代末年士大夫中较为流行的思想。《古诗十九首》就有“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的诗句,但较之曹植的忧愤深广就显得肤浅得多了。
第6章共12句,诗人以豪言壮语和曹彪互相慰勉。上一章诗表现的是由曹彰之死引起的悲愤,感人肺腑,催人落泪。然而一味沉湎于忧伤之中,于身无益,于事无补。曹植清醒地知道“心悲动我神”,因而毅然“弃置莫复陈”,不能陷入忧伤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诗人抖擞精神振作起来,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豪言壮语和曹彪共勉。唐代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受了曹植的启发。情绪的由低沉而变得昂扬,使诗的情调也变得开朗豪迈了。下面“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是对曹彪的开导。告诉他,弟兄之间的情谊如果没有减弱,离得远了情份反倒会日益亲密。为什么一定要像后汉姜肱那样,和弟弟常常共被而眠才算表示深情呢?(参看《后汉书.姜肱传》)言外之意是说对这次途中没得同行不要介意。如果因此而得病,那岂不是失掉了大丈夫的气概而沉溺于儿女之情了!和上文所引的王勃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一个意思。话是这样说,但诗人还是不能从沉重的忧愤之中完全解脱出来,因此末2句“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情绪又急转直下,曹彰的暴死以及由此产生的兄弟残杀的恐怖阴影是永远不能忘怀和消除的。
最后的第7章共12句,在赠诗惜别的情意之中,表示了诗人对天命的怀疑和对神仙的否定。作者后半生形同囚禁,动辄得咎,生活没有乐趣,前途没有希望。经过这次“会节气”和归国途中受到的刁难,使他对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弟兄骨肉之间的权力之争的残酷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前还认为命运不好,“天命与我违”;如今知道“天命信可疑”了。似乎意识到,他的遭遇,不是上天意志的安排,而是人世斗争的产物。至于神仙,更是骗人已久了。汉末建安时期,求仙之风很盛行,曹操的诗有一半是描写神仙世界的。曹植也有不少游仙题材的诗。略早于建安产生的《古诗十九首》里也有“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驱车上东门》)的抒写。曹植对神仙的虚无有所认识,不能不说是一种觉悟。曹植感到“变故在斯须”,顷刻之间就会发生曹彰暴死的惨剧。那么,人生百年,谁能把握得了呢!曹丕随时都可能加害于他,所以他说“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不然,和年青的兄弟分手怎么会有诀别之感?在这作者看来是生离死别的时刻,只能祝愿对方保重身体,并且互相祝福而已。诗人与白马王曹彪最后洒泪而别。
《赠白马王彪》一诗,直接反映的是曹植对曹丕手下的鹰犬爪牙的仇恨和愤慨,实际是对其兄曹丕对他们弟兄残酷迫害的抗议。通过此诗可以加深对封建统治者反动本质的认识,他们对骨肉同胞尚且如此残忍无情,对广大人民的压榨和奴役就可想而知了。
《赠白马王彪》一诗,是继屈原《离骚》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首长篇抒情诗。诗的正文共80句,400字,篇幅之长,结构之巧,感情之深都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罕见的。
全诗气魄宏伟,结构严谨。曹彰之死有如一个阴影笼罩全篇,由此构成的悲剧气氛,在序文和1、5、6、7各章里都反覆渲染,突出了这一事件的严重后果。中间“欲济川无梁”,“中途绝无轨”,“欲还绝无蹊”的“三无”,把作者走投无路,进退失据,悲愤交加的境遇和心情联结起来,并使文气贯通,前后勾连,全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构的浑然一体,和各章之间运用辘轳体有密切的关系。辘轳体即修辞学里的“顶真格”,它要求行文在段与段或句与句之间用相同的字句相互衔接。古代《诗经》中的《文王》和《既醉》两篇;乐府诗《平陵东》、《西洲曲》都运用了这种形式。《赠白马王彪》除第1章和第2章没有使用辘轳体(《古诗源》把第1章和第2章视为一章)之外,其余各章都用了。如第2章的末句是“我马玄以黄”,第三章的首句就是“玄黄犹能进”;第三章的末句是“揽辔止踟蹰”,第四章的首句就是“踟蹰亦何留”,下皆仿此。这种手法能够使结构紧凑、段落分明而又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
抒情的方式也时有变化,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却把抒情和叙事、写景结合起来。“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看起来是叙事,实际是抒情。第4章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作者噤若寒蝉,大胆写了这首诗,不也正像“寒蝉哀鸣”吗。诗中的寒蝉、归鸟、孤兽都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冷落空旷的秋季原野,也是当时诗人所处的政治环境的形象再现。
恰当比喻不仅可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而且免于授人以柄。把监国使者比之为“鸱枭”、“豺狼”和“苍蝇”,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史学家陈寿曾说:“魏世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止壅隔,同于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骨肉之恩乖,《常棣》之义废。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评》)读了《赠白马王彪》一诗,就会深刻理解这种历史上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