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 材料二: 其安易持,其术兆易谋
时间:2023-09-24
材料一:
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被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忠动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越王勾践恃大朋之龟与吴战而不胜,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曹恃齐而不听宋,齐攻荆而宋灭曹。荆恃吴而不听齐,赵伐吴而齐灭荆。许恃荆而不听魏,荆攻宋而魏灭许。郑恃魏而不听韩,魏攻荆而韩灭郑。今者韩国小而恃大国,主慢而听秦、魏,恃齐、荆为用,而小国愈亡。故恃人不足以广壤,而韩不见也,荆为攻魏而加兵许、鄢,齐攻任、扈而削魏;不足以存韩,而韩弗知也。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国,恃外以灭其社稷者也。
臣故曰: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无地无民,尧、舜不能以王,三代不能以强。人主又以过予,人臣又以徒取。舍法律而言先王明君之功者,上任之以国。臣故曰:是原古之功,以古之赏,赏今之人也。主以是过予,而臣以此徒取矣。主过予则臣偷幸,臣犹取则功不尊,无功者受赏,则财匮而民望;财匮而民望,则民不尽力矣。故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有赏不足以劝,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故曰:小知不可使课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节选自《韩非子·怖邪》,有删改》
材料二:
其安易持,其术兆易谋。其脱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术有,治之于术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练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责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节选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有删改》
【注】大朋之龟;又称“十朋之龟”,指用以占古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室。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身臣入A宦于吴B反国C弃龟D明法E亲民F以报G吴H则夫差为擒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朋党”,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在本文意为拉帮结派。
B. “偷幸”,意思为苟且侥幸,与《鸿门宴》中“妇女无所幸”意思不相同。
C. “民望”,民众心生怨恨,与现代汉语“众望所归”的“众望”意思不同。
D. “其安易持”中“安”与《大学之道》中“静而后能安”的“安”意思相似,都指安然未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开篇运用了举例和对比论证,以秦国和山东六国的国运对比,来证明彰明法度的重要性。
B. 材料一选用越王勾践的故事,也从正面上论证了治理国家要显明法度。
C. 材料一中用较大篇幅说明韩国的灭亡,指明其灭亡原因完全在于它自身不彰明法度。
D. 材料二运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自然、社会现象说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乘乱”的观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赏不足以劝,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
(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4. 在治国理政的理念上,老子和韩非子有何不同?请结合选文简要评析,并说明你的观点。
【答案】
10. BDH 11. D 12. C
13. (1)有奖赏不能起到鼓励作用,有刑罚不能起到禁止的作用,那么一个国家即使强大,也一定会危险。
(2)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
14. ①韩非子主张治国理政应当彰明法度(赏罚符合法度)。②老子则主张无为,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③道法结合。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让治国理政有法可依。“道”为“法”的基础;“法”可维护“道”。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自己做俘虏到吴国去服贱役,回国以后抛弃龟卜,彰明法度、亲近民众以报复吴国,结果吴王夫差被他活捉。
“入宦于吴”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断开,“吴”后B处断开;
“反国弃龟”中“反国”是时间状语,“弃龟”是动宾结构,后面D处断开;
“明法亲民以报吴”中“以”表目的,连接“明法亲民”的做法和“报吴”的目的,中间不断开,“吴”后H处断开。
故在BDH处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苟且侥幸;宠幸。句意:君主错误地给予奖赏,臣下就会抱有侥幸心理。/妇女没有被宠幸的。
C.正确。民众心生怨恨;众人的希望。句意:国家的财力就会匮乏而民众就会心生怨恨。/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
D.错误。安然未变;性情安和。句意: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镇静不躁才能够性情安和。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完全在于它自身不彰明法度”错,原文“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国,恃外以灭其社稷者也”,可见还有“恃外”这个原因。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劝”,鼓励;“则”,那么;“虽”,即使。
(2)“民”,一般人;“从事”,做事;“几”,接近;“慎”,审慎。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①由“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被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臣故曰: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可知,韩非子主张治国理政应当彰明法度(赏罚符合法度)。
②由“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可知,老子则主张无为,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
③评析:老子主张的“无为”是顺应自然规律;韩非子主张要使用法律治理国家。最好的办法是二者结合,道法结合。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让治国理政有法可依。“道”为“法”的基础;“法”可维护“道”。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古代的先王尽力于亲近民众,从事于彰明法度。彰明法度,忠臣就能自我勉励;刑罚必行,奸臣就停止作恶。忠臣自我勉励,奸臣停止作恶而国土得到拓展,君主因此尊贵,秦国就是这样的;群臣拉帮结伙,紧密勾结来破坏法治,谋私营利因而使国土削弱,君主卑下,崤山以东的六国就是这样的。混乱弱小的国家就衰亡,这是人事的常规;社会安定而强盛的国家就称霸天下,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越王勾践依仗贵重的龟甲占卜来与吴国打仗而不能取胜,自己做俘虏到吴国去服贱役,回国以后抛弃龟卜,彰明法度、亲近民众以报复吴国,结果吴王夫差被他活捉。所以依仗鬼神保佑的就会忽视法治,依仗别的诸侯国的就会危害自己的国家。曹国依仗齐国而不听从宋国,齐国进攻楚国的时候宋国便灭掉了曹国。楚国依仗吴国而不听从齐国,赵国攻打吴国的时候齐国消灭了楚国。许国依仗楚国而不听从魏国,楚国进攻宋国的时候魏国便灭掉了许国。郑国依仗魏国而不听从韩国,魏国攻打楚国的时候韩国就消灭了郑国。现在韩国弱小而依仗大国,君主不重视法治而听从秦国、魏国,依仗齐国、楚国可以利用,而使韩国越来越衰亡。所以依仗别人不能拓广自己的疆土,但韩国看不到这一点。楚国为了进攻魏国而对许、鄢用兵,齐国进攻任、扈而侵夺魏地;但这些都不足以保存韩国,而韩国不明白这一点。这些都是不彰明法律禁令来治理自己的国家,依仗国外的势力而使自己的国家灭亡的例子。
我所以说:认识到治理国家的法术,那么国家虽然小,可以富足;赏罚谨慎而诚信,民众虽然少,国家可以强盛。赏罚没有准则,国家虽广大,但军队弱小,那么土地可能会不属于自己,民众也会不属于自己。没有了土地和民众,尧、舜也不能统治天下,夏、商、周三个朝代也不能强盛。君主又错误地给予奖励,臣民又白白地取得赏赐。那些置国法于不顾而谈论先王明君功绩的人,君主却把国事委托给他,我所以说:这是指望古代君主那样的功绩,用古代君主给臣下的奖赏赏赐给今天的人;君主用这种形式错误地给予奖赏,臣下用这种形式白白地取得赏赐。君主错误地给予奖赏,臣下就会抱有侥幸心理,臣下白白地取得了奖赏,那么功劳就不显得尊贵。没有功劳的人受到奖赏,国家的财力就会匮乏而民众就会心生怨恨,国家财力匮乏而民众埋怨,那么民众就不会为君主尽力了。所以使用奖赏错误就会失去民众,使用刑罚太滥民众就不再害怕。有奖赏不能起到鼓励作用,有刑罚不能起到禁止的作用,那么一个国家即使强大,也一定会危险。所以说:一点小聪明不可以去谋划事情,只对私人效忠的人不能让他掌管法制。
材料二: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爱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被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忠动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越王勾践恃大朋之龟与吴战而不胜,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曹恃齐而不听宋,齐攻荆而宋灭曹。荆恃吴而不听齐,赵伐吴而齐灭荆。许恃荆而不听魏,荆攻宋而魏灭许。郑恃魏而不听韩,魏攻荆而韩灭郑。今者韩国小而恃大国,主慢而听秦、魏,恃齐、荆为用,而小国愈亡。故恃人不足以广壤,而韩不见也,荆为攻魏而加兵许、鄢,齐攻任、扈而削魏;不足以存韩,而韩弗知也。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国,恃外以灭其社稷者也。
臣故曰: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无地无民,尧、舜不能以王,三代不能以强。人主又以过予,人臣又以徒取。舍法律而言先王明君之功者,上任之以国。臣故曰:是原古之功,以古之赏,赏今之人也。主以是过予,而臣以此徒取矣。主过予则臣偷幸,臣犹取则功不尊,无功者受赏,则财匮而民望;财匮而民望,则民不尽力矣。故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有赏不足以劝,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故曰:小知不可使课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节选自《韩非子·怖邪》,有删改》
材料二:
其安易持,其术兆易谋。其脱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术有,治之于术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练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责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节选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有删改》
【注】大朋之龟;又称“十朋之龟”,指用以占古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室。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身臣入A宦于吴B反国C弃龟D明法E亲民F以报G吴H则夫差为擒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朋党”,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在本文意为拉帮结派。
B. “偷幸”,意思为苟且侥幸,与《鸿门宴》中“妇女无所幸”意思不相同。
C. “民望”,民众心生怨恨,与现代汉语“众望所归”的“众望”意思不同。
D. “其安易持”中“安”与《大学之道》中“静而后能安”的“安”意思相似,都指安然未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开篇运用了举例和对比论证,以秦国和山东六国的国运对比,来证明彰明法度的重要性。
B. 材料一选用越王勾践的故事,也从正面上论证了治理国家要显明法度。
C. 材料一中用较大篇幅说明韩国的灭亡,指明其灭亡原因完全在于它自身不彰明法度。
D. 材料二运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自然、社会现象说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乘乱”的观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赏不足以劝,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
(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4. 在治国理政的理念上,老子和韩非子有何不同?请结合选文简要评析,并说明你的观点。
【答案】
10. BDH 11. D 12. C
13. (1)有奖赏不能起到鼓励作用,有刑罚不能起到禁止的作用,那么一个国家即使强大,也一定会危险。
(2)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
14. ①韩非子主张治国理政应当彰明法度(赏罚符合法度)。②老子则主张无为,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③道法结合。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让治国理政有法可依。“道”为“法”的基础;“法”可维护“道”。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自己做俘虏到吴国去服贱役,回国以后抛弃龟卜,彰明法度、亲近民众以报复吴国,结果吴王夫差被他活捉。
“入宦于吴”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断开,“吴”后B处断开;
“反国弃龟”中“反国”是时间状语,“弃龟”是动宾结构,后面D处断开;
“明法亲民以报吴”中“以”表目的,连接“明法亲民”的做法和“报吴”的目的,中间不断开,“吴”后H处断开。
故在BDH处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苟且侥幸;宠幸。句意:君主错误地给予奖赏,臣下就会抱有侥幸心理。/妇女没有被宠幸的。
C.正确。民众心生怨恨;众人的希望。句意:国家的财力就会匮乏而民众就会心生怨恨。/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
D.错误。安然未变;性情安和。句意: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镇静不躁才能够性情安和。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完全在于它自身不彰明法度”错,原文“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国,恃外以灭其社稷者也”,可见还有“恃外”这个原因。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劝”,鼓励;“则”,那么;“虽”,即使。
(2)“民”,一般人;“从事”,做事;“几”,接近;“慎”,审慎。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①由“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被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臣故曰: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可知,韩非子主张治国理政应当彰明法度(赏罚符合法度)。
②由“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可知,老子则主张无为,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
③评析:老子主张的“无为”是顺应自然规律;韩非子主张要使用法律治理国家。最好的办法是二者结合,道法结合。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让治国理政有法可依。“道”为“法”的基础;“法”可维护“道”。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古代的先王尽力于亲近民众,从事于彰明法度。彰明法度,忠臣就能自我勉励;刑罚必行,奸臣就停止作恶。忠臣自我勉励,奸臣停止作恶而国土得到拓展,君主因此尊贵,秦国就是这样的;群臣拉帮结伙,紧密勾结来破坏法治,谋私营利因而使国土削弱,君主卑下,崤山以东的六国就是这样的。混乱弱小的国家就衰亡,这是人事的常规;社会安定而强盛的国家就称霸天下,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越王勾践依仗贵重的龟甲占卜来与吴国打仗而不能取胜,自己做俘虏到吴国去服贱役,回国以后抛弃龟卜,彰明法度、亲近民众以报复吴国,结果吴王夫差被他活捉。所以依仗鬼神保佑的就会忽视法治,依仗别的诸侯国的就会危害自己的国家。曹国依仗齐国而不听从宋国,齐国进攻楚国的时候宋国便灭掉了曹国。楚国依仗吴国而不听从齐国,赵国攻打吴国的时候齐国消灭了楚国。许国依仗楚国而不听从魏国,楚国进攻宋国的时候魏国便灭掉了许国。郑国依仗魏国而不听从韩国,魏国攻打楚国的时候韩国就消灭了郑国。现在韩国弱小而依仗大国,君主不重视法治而听从秦国、魏国,依仗齐国、楚国可以利用,而使韩国越来越衰亡。所以依仗别人不能拓广自己的疆土,但韩国看不到这一点。楚国为了进攻魏国而对许、鄢用兵,齐国进攻任、扈而侵夺魏地;但这些都不足以保存韩国,而韩国不明白这一点。这些都是不彰明法律禁令来治理自己的国家,依仗国外的势力而使自己的国家灭亡的例子。
我所以说:认识到治理国家的法术,那么国家虽然小,可以富足;赏罚谨慎而诚信,民众虽然少,国家可以强盛。赏罚没有准则,国家虽广大,但军队弱小,那么土地可能会不属于自己,民众也会不属于自己。没有了土地和民众,尧、舜也不能统治天下,夏、商、周三个朝代也不能强盛。君主又错误地给予奖励,臣民又白白地取得赏赐。那些置国法于不顾而谈论先王明君功绩的人,君主却把国事委托给他,我所以说:这是指望古代君主那样的功绩,用古代君主给臣下的奖赏赏赐给今天的人;君主用这种形式错误地给予奖赏,臣下用这种形式白白地取得赏赐。君主错误地给予奖赏,臣下就会抱有侥幸心理,臣下白白地取得了奖赏,那么功劳就不显得尊贵。没有功劳的人受到奖赏,国家的财力就会匮乏而民众就会心生怨恨,国家财力匮乏而民众埋怨,那么民众就不会为君主尽力了。所以使用奖赏错误就会失去民众,使用刑罚太滥民众就不再害怕。有奖赏不能起到鼓励作用,有刑罚不能起到禁止的作用,那么一个国家即使强大,也一定会危险。所以说:一点小聪明不可以去谋划事情,只对私人效忠的人不能让他掌管法制。
材料二: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爱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