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时间:2013-08-07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译文] 皎洁的月亮在天空缓缓移动,洒下晶亮的光芒。若它是一面腾空翱翔的明镜,那一定是经过了重新打磨。
[出自] 南宋 辛弃疾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释:
金波:指月光。
飞镜:比喻月亮。
姮娥:指嫦娥,月宫中的仙子。
译文1:
(中秋佳节,和即将上任的好友吕叔潜饮酒对歌。)
皎洁的月亮如同一面磨亮而闪闪发光的镜子,感到耀眼。因月明而思及嫦娥,心中遂有一问,即嫦娥啊!青春已背我而去,如今白发被身,仍壮志难酬。我是否理应抓住时机,重振江河,为国为民赴汤蹈火。就象吴刚那样一心要砍去月宫中的桂花树,为的是让洁白、清纯的月光,更多地洒向大地、人间。
译文2:
皎洁的月亮在天空缓缓移动,洒下晶亮的光芒。若它是一面腾空翱翔的明镜,那一定是经过了重新打磨。我举杯问嫦娥,我满头白发垂垂老矣,该怎么办呢?
我还是乘着浩荡的秋风去万里长空吧,那里应当无拘无束,随目所即,都是我日夜担忧的大好河山。我应当砍去月桂之树,让月亮的清光更多地洒向人间。
赏析:
这首中秋抒怀的小词,写于宋孝宗赵眘[shèn]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此时作者在建康(今南京市)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当时的南宋朝廷根本没有收复中原的决心,反而对金人屈辱求和,排斥和打击抗金的爱国志士。对此,作者十分痛心,在中秋节夜晚与友人吕叔潜饮酒赏月时,就写下了这首词,以抒情怀。
词的上片写一轮圆月,从东方冉冉升起。初升的时候,还是一片朦胧,当它慢慢升高,就变得更加明亮,金色的波光,象重新磨过的铜镜那样明亮了。此时,词人与友人举杯赏月,忽发狂想,很风趣地向嫦娥提问:“被白发欺人奈何?”是说时间过得这样快,好象在有意欺人,使我们渐渐地衰老,长出许多白发来了,这该怎么办呢?他从月圆月缺,想到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而自己却没有什么作为,不禁心绪起伏,很不平静。“秋影”,指刚升起的不太明亮的月亮。“飞镜又重磨”: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做的,磨后更加明亮。所以,作者把月亮比作磨过的飞镜。“姮[héng]娥”,即嫦娥,传说她是月宫的仙女。
下片抒写作者的豪情壮志,他要趁着美好的月夜,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祖国的山河。毫无疑义,这是他爱国思想的写照。“直下”,这里指目光一直地往下。最后又从天上写到人间,传说中月亮里那棵高大的桂树挡住了许多月光。为了使月光更清楚地照亮祖国大地,作者在最后两句写道,听人说:砍去那些摇晃(婆娑)的桂树枝叶,月亮便会更加光明。这是含蓄地说,铲除投降派的阻碍,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复中原事业的胜利。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在《一百五日夜对月》诗里写道:“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这里辛弃疾用“人道是”三个字,表示前人曾说过这个意思。
就这样,作者把铲除投降派的思想巧妙而含蓄地寓于形象之中,使这首小词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赏析二:
此词约作于淳熙元年(1174)中秋之夜,当时辛弃疾再度出仕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吕叔潜,名大虬,辛弃疾的朋友,生平已不可考。
句 解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八月十五,夜空如洗。词人抬头望天,只见一轮满月当空,月光皎洁,似金波流转,又似飞镜重磨,光亮如新。“秋影”,秋月。“金波”,喻月光清明柔和,如金色流波。“飞镜”,指月亮,李白《渡荆门送别诗》有“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飞镜重磨”,比喻中秋之月如新磨的铜镜一样,光彩照人。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明月下,词人如痴如迷。他举起酒杯,追问月中仙子嫦娥:头上白发日增,似有意欺人,该如何是好?“姮娥”,即嫦娥,传说为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奔向月宫。
此时的辛弃疾,南归已十二年,仍然壮志未酬。岁月空转,他怎能不为白发上头而焦灼苦恼呢?南归之初,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侄赵(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似乎雄心振发,并在张浚主持下出兵北伐。但经“符离之败”、“隆兴和议”,朝廷主和派又重新当权。在这样的情势下,辛弃疾始终沉于下僚,空有满腔抱负,却无法施展。他于乾道元年(1165)上宋孝宗《美芹十论》,又于乾道六年(1170)上宰相虞允文《九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却一直未被采纳。对他而言,“白发欺人”是无可奈何,“把酒问姮娥”亦是无可奈何,除了天上的嫦娥,他已不知还可以向谁发问。这寥寥十余字,含尽无限悲愤、凄凉之意。
“白发欺人”系化用唐人薛能诗句“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与薛能不同,辛弃疾的慨叹,决不是一己之哀愁。不论个人境遇如何,在任何时候,国家的命运、百姓的生存都是他的头等大事,也是令他如此痛苦的根源。
词的上片,在充满郁愤的发问声中结束。到下片,词人情感的喷发更加激越。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激愤之情鼓荡于胸,转而变为词人的一番奇伟想象:乘风飞上长空,放眼俯瞰祖国万里山河。
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也有“乘风归去”的想象。但东坡是向往月官,飘飘欲仙,表现的是一种超尘出世的幻想。而辛弃疾“乘风好去”,是为了“直下看山河”——他的目光始终注视着人间,他的心怀始终牵挂着祖国。
一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辛弃疾便豪情万丈,大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势。他似乎在以此句自勉:即便受到再大的委屈、漠视,有再多的白发忧愁,祖国壮丽的山河又怎能放弃呢?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斫”,砍削。“桂婆娑”,指月中桂树。
词的最后,化用杜甫诗句“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明月下的杜甫怀念家人,所以想砍去月中桂树,让月光更清楚地照见家人。辛弃疾欲砍却婆娑的桂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要让清澈的月光更多地洒向人间大地!月中桂树,比喻造成山河割裂、人间昏暗的黑暗势力,正如清人周济编《宋四家词选》眉批所言,“所指甚多,不止秦桧一人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辛弃疾束手无策,只能把酒问月,徒唤奈何。但在想象的王国里,他就能放纵情怀,气冲霄汉,大刀阔斧地清除一切阻挡光明的邪恶杂质,重振乾坤,重光山河。他那深沉博大的情怀,至此达到顶峰。
评 解
咏月抒怀,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人们或用明月寄思乡思人之情,如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或托明月感怀人生,如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而辛弃疾的这首《太常引》,借明月抒爱国壮志,情感勃郁激愤,在众多赋月佳作中独具一格。
全词将词人激越的情怀与奇妙的想象很好地交织在一起,层层递进,针线绵密,是辛词中用小令写大题材、发大感慨的杰作之一。
[译文] 皎洁的月亮在天空缓缓移动,洒下晶亮的光芒。若它是一面腾空翱翔的明镜,那一定是经过了重新打磨。
[出自] 南宋 辛弃疾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释:
金波:指月光。
飞镜:比喻月亮。
姮娥:指嫦娥,月宫中的仙子。
译文1:
(中秋佳节,和即将上任的好友吕叔潜饮酒对歌。)
皎洁的月亮如同一面磨亮而闪闪发光的镜子,感到耀眼。因月明而思及嫦娥,心中遂有一问,即嫦娥啊!青春已背我而去,如今白发被身,仍壮志难酬。我是否理应抓住时机,重振江河,为国为民赴汤蹈火。就象吴刚那样一心要砍去月宫中的桂花树,为的是让洁白、清纯的月光,更多地洒向大地、人间。
译文2:
皎洁的月亮在天空缓缓移动,洒下晶亮的光芒。若它是一面腾空翱翔的明镜,那一定是经过了重新打磨。我举杯问嫦娥,我满头白发垂垂老矣,该怎么办呢?
我还是乘着浩荡的秋风去万里长空吧,那里应当无拘无束,随目所即,都是我日夜担忧的大好河山。我应当砍去月桂之树,让月亮的清光更多地洒向人间。
赏析:
这首中秋抒怀的小词,写于宋孝宗赵眘[shèn]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此时作者在建康(今南京市)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当时的南宋朝廷根本没有收复中原的决心,反而对金人屈辱求和,排斥和打击抗金的爱国志士。对此,作者十分痛心,在中秋节夜晚与友人吕叔潜饮酒赏月时,就写下了这首词,以抒情怀。
词的上片写一轮圆月,从东方冉冉升起。初升的时候,还是一片朦胧,当它慢慢升高,就变得更加明亮,金色的波光,象重新磨过的铜镜那样明亮了。此时,词人与友人举杯赏月,忽发狂想,很风趣地向嫦娥提问:“被白发欺人奈何?”是说时间过得这样快,好象在有意欺人,使我们渐渐地衰老,长出许多白发来了,这该怎么办呢?他从月圆月缺,想到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而自己却没有什么作为,不禁心绪起伏,很不平静。“秋影”,指刚升起的不太明亮的月亮。“飞镜又重磨”: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做的,磨后更加明亮。所以,作者把月亮比作磨过的飞镜。“姮[héng]娥”,即嫦娥,传说她是月宫的仙女。
下片抒写作者的豪情壮志,他要趁着美好的月夜,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祖国的山河。毫无疑义,这是他爱国思想的写照。“直下”,这里指目光一直地往下。最后又从天上写到人间,传说中月亮里那棵高大的桂树挡住了许多月光。为了使月光更清楚地照亮祖国大地,作者在最后两句写道,听人说:砍去那些摇晃(婆娑)的桂树枝叶,月亮便会更加光明。这是含蓄地说,铲除投降派的阻碍,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复中原事业的胜利。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在《一百五日夜对月》诗里写道:“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这里辛弃疾用“人道是”三个字,表示前人曾说过这个意思。
就这样,作者把铲除投降派的思想巧妙而含蓄地寓于形象之中,使这首小词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赏析二:
此词约作于淳熙元年(1174)中秋之夜,当时辛弃疾再度出仕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吕叔潜,名大虬,辛弃疾的朋友,生平已不可考。
句 解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八月十五,夜空如洗。词人抬头望天,只见一轮满月当空,月光皎洁,似金波流转,又似飞镜重磨,光亮如新。“秋影”,秋月。“金波”,喻月光清明柔和,如金色流波。“飞镜”,指月亮,李白《渡荆门送别诗》有“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飞镜重磨”,比喻中秋之月如新磨的铜镜一样,光彩照人。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明月下,词人如痴如迷。他举起酒杯,追问月中仙子嫦娥:头上白发日增,似有意欺人,该如何是好?“姮娥”,即嫦娥,传说为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奔向月宫。
此时的辛弃疾,南归已十二年,仍然壮志未酬。岁月空转,他怎能不为白发上头而焦灼苦恼呢?南归之初,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侄赵(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似乎雄心振发,并在张浚主持下出兵北伐。但经“符离之败”、“隆兴和议”,朝廷主和派又重新当权。在这样的情势下,辛弃疾始终沉于下僚,空有满腔抱负,却无法施展。他于乾道元年(1165)上宋孝宗《美芹十论》,又于乾道六年(1170)上宰相虞允文《九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却一直未被采纳。对他而言,“白发欺人”是无可奈何,“把酒问姮娥”亦是无可奈何,除了天上的嫦娥,他已不知还可以向谁发问。这寥寥十余字,含尽无限悲愤、凄凉之意。
“白发欺人”系化用唐人薛能诗句“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与薛能不同,辛弃疾的慨叹,决不是一己之哀愁。不论个人境遇如何,在任何时候,国家的命运、百姓的生存都是他的头等大事,也是令他如此痛苦的根源。
词的上片,在充满郁愤的发问声中结束。到下片,词人情感的喷发更加激越。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激愤之情鼓荡于胸,转而变为词人的一番奇伟想象:乘风飞上长空,放眼俯瞰祖国万里山河。
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也有“乘风归去”的想象。但东坡是向往月官,飘飘欲仙,表现的是一种超尘出世的幻想。而辛弃疾“乘风好去”,是为了“直下看山河”——他的目光始终注视着人间,他的心怀始终牵挂着祖国。
一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辛弃疾便豪情万丈,大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势。他似乎在以此句自勉:即便受到再大的委屈、漠视,有再多的白发忧愁,祖国壮丽的山河又怎能放弃呢?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斫”,砍削。“桂婆娑”,指月中桂树。
词的最后,化用杜甫诗句“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明月下的杜甫怀念家人,所以想砍去月中桂树,让月光更清楚地照见家人。辛弃疾欲砍却婆娑的桂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要让清澈的月光更多地洒向人间大地!月中桂树,比喻造成山河割裂、人间昏暗的黑暗势力,正如清人周济编《宋四家词选》眉批所言,“所指甚多,不止秦桧一人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辛弃疾束手无策,只能把酒问月,徒唤奈何。但在想象的王国里,他就能放纵情怀,气冲霄汉,大刀阔斧地清除一切阻挡光明的邪恶杂质,重振乾坤,重光山河。他那深沉博大的情怀,至此达到顶峰。
评 解
咏月抒怀,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人们或用明月寄思乡思人之情,如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或托明月感怀人生,如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而辛弃疾的这首《太常引》,借明月抒爱国壮志,情感勃郁激愤,在众多赋月佳作中独具一格。
全词将词人激越的情怀与奇妙的想象很好地交织在一起,层层递进,针线绵密,是辛词中用小令写大题材、发大感慨的杰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