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苏轼的词及代表作赏析

时间:2013-03-18
苏轼词
柳永词给北宋带来了新的气象,但没有马上汇成俗词的洪波,苏轼是其之后又一强有力的创新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这个別号是他在黄州开荒耕种时自己取的。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写詩而获罪,后虽保住性命,但却被贬到黄州 (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做了一个沒有实职的官。初到黄州,他全赖积蓄维持一家生計,生活非常艰苦。后来得到好朋友马正卿的帮忙,得到一块几十亩的荒地,于是他便带领家人开垦。他们种麦、种菜、种茶、种果树,以所得收入帮补家用。由于这块地位于黄州城东面的一个山坡上,而躬耕的生活有点像居士隐居田园,于是苏轼便给自己起了“东坡居士”的別号,自此,人们便称他做苏东坡了。
苏轼为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父子、兄弟、叔侄并称的著名例子不少,如汉末三国时期的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三国后期的阮籍与其侄阮咸并称“大小阮”,西晋的陆机与其弟陆云并称“二陆”,潘岳与其侄潘尼并称“两潘”,明代公安派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合称“三袁”,等等。就整体水平和社会影响而言,三苏父子无疑是最高的。在名垂青史的“唐宋八大家”(均为散文作家)中,他们一家就占了三位,实在是令人惊叹的奇迹。其中,苏轼的成就尤其惊人:在散文方面,他与北宋古文运动领导欧阳修并称“欧苏”;在诗歌方面,他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作方面,他开创了豪放派,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像苏轼这样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平,作出巨大贡献的全能作家,在文学史上大概难以找到第二人。再加上他精于书法,被尊为“宋四家”之首(另三家为黄庭坚、米芾、蔡襄),又擅长绘画,后人称其诗、词、文、书法、绘画“五绝”,真是千古一人啊! 就是这样一位天才作家,其人生经历却充满坎坷,饱尝艰辛。
早在青少年时代,聪颖好学的苏轼便“奋厉有当世志”,具有报国安民的雄心。苏轼年少时,聪颖慧敏,读了很多书。他在门上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有一天,一位老公公来访,说:“苏才子学问广博,见识丰富,特来请教。”他递了一本书给苏轼,苏轼翻开第一页,竟然有两个字不认识,他吃了一惊。越往下看,发觉越多不懂的字,他羞愧得脸上发热,额头冒汗。老公公离去后,苏轼把对联改过来,变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書”。从此,苏轼谦逊求学,成为鼎鼎大名的文学家。嘉佑二年(1057),年仅二十一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以其卓荦不群的才华而名震京师,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然而,就在此时,其母程氏病故,苏轼立即与父亲、弟弟回乡奔丧,并在家守丧两年。此后十年,苏轼又先后遭受丧妻、丧父之痛,仅仅当过三年多的凤翔府签判。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尽管苏轼主张革新政治,却力主渐进,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因而引起新党的不满。苏轼历任地方官,看到新法推行中的若干弊病,常常作诗讥讽,更激化了与新党的矛盾。元丰二年(1079),新党中的投机政客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将他逮捕,企图将他置于死地,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经过多方营救(包括已经退隐的王安石的上书营救),苏轼被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这是他在政治上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打击。神宗死后,哲宗嗣位,高太后控制朝政,以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为相,苏轼也被起用,先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礼部尚书。旧党尽废新法,苏轼则有所保留,主张兼用所长,这又引起旧党的不满,他只好一再要求出任地方官。高太后去世后,哲宗亲政,早已变质的新党重新得势,苏轼连连遭到打击,先后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儋州(今海南儋县),成为被放逐到天涯的孤臣。直到元符三年(1100),他才受命由儋州渡海北返,次年便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五岁。总之,苏轼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党与旧党斗争的夹缝之中,几起几落,饱经忧患。虽然他任地方官时有所作为,但却远远没能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抱负。晚年的他,更是境况凄凉,令人悲叹。
然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苏轼决非那种悲悲切切、顾影自怜的落魄者,而是一个豪迈洒脱、个性鲜明、开一代风气的大作家。比方说他的一首《定风波》(作品选第19页)就很好地表现了苏轼的人生态度。
确实,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苏轼尽管有失望,有牢骚,有悲愤,却始终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和个性的张扬。这首先取决于他那高尚正直的人格,忧国忧民的精神,乐观开朗的胸襟,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而这一切,都倾注于他终身不怠的文学创作之中。
苏轼在北宋词坛上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苏轼词在题材上的创新。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过:“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
二是在表现方式上的创新。南宋刘辰翁在《辛弃疾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不仅在词中言志,而且以诗歌的手法来写词、以散文的手法来写词,他词的比兴、铺陈都随意而出,可以有诗的精炼与意境,也可以有散文的疏当与从容。这样,对于一些传统的题材,苏轼也能冲口而出,真挚自然。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作品选第16页)
三是苏轼词在风格上的创新。南宋俞文豹《吹剑录》(取《庄子•则阳》因为吹剑只能发出小声,用此以表示自谦。)记载:苏轼在做翰林学士时,曾经询问一个善歌的幕僚:“我词何如柳七?”那位幕僚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可见,苏轼的词与柳永不同,建立了一种洒脱旷达的新词风,是为豪放词风。
相对来说,苏东坡更为人乐道的是他的豪放词,代表性的有以下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大江东去)
水 调 歌 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2],惟恐琼楼玉宇[3],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4]?
   转朱阁,低绮户[5],照无眠[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
注释:
[1]丙辰,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子由,苏辙字。当时苏辙在济南,兄弟已经七年没有见面。
[2]此处用了《列子》的典故。列子自云从老商氏学道,终于可以忘物忘我。
[3]这里指月宫。天上及下文高处,都是以月宫暗指朝廷。
[4]伴着月光起舞,其情景哪像是在人间,而像是在天上。
[5]月光西移,转过朱阁;月光渐低,照着绮户。绮户,刻有花纹的门窗。
[6]照无眠,月光照着那不能入睡之人。
[7]月亮不应该有什么遗憾,但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别的时候圆呢?
[8]婵娟,本意为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明月。
大意: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高高兴兴地口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于是,他借着酒兴举着酒杯遥问那苍天,不知天上的月宫啊,今年是何年?我多想乘着清风回去,却又害怕月宫太高,而我禁受不了它的寒冷。于是乎在月光下婆娑起舞,还是人间好啊!月亮渐渐西沉,它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人啊活着就有悲、有喜、有离、有合,就象天上的明月,有阴、有晴、有圆、有缺,这种事情啊,从古到今都是难以两全的。只希望我们的情谊天长地久,虽你我相隔千里,至少我们还可以共赏那轮明月。
赏析:圆圆的中秋月, 皎洁晶莹,光华似露, 一向是诗人笔下的精彩境界。月光之洁,使人联想到尘世之浊,因此才有离浊赴清的出世之想;可苏轼并不愿离开尘世,因为晶莹剔透的天上仙境未必就如人世自由、快活,生活在混浊的人间,不也有放纵自己的快乐吗?这也是一种“难全”的客观存在,那 就顺应它,驾驭它,在它的怀抱中寻找安乐!这是一层。“月到中秋分外明“,也分外圆。圆了就使人想到圆满,想到团圆。但人间处处是团圆,那又有什么意味?所以也要像月亮那样,必须有阴晴圆缺。局限 于亲人间分离的痛苦,就像对缺了边的月亮抱怨终日一样,也是不明智的,因此,苏轼要自己,要他的弟弟,也要所有读他的诗的人,不必硬性追求实际生活的完美无缺,只要精神上充分理解自然的规律,顺应 着自然的纹理寻找自我的惬意,那么美好的东西就会长期属于超脱的灵魂!这首词从问月开始,到自慰 结束;从缺憾开始,到圆满结束;从疑惑开始,到清醒结束,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 生,得到了让人大彻大悟的结果。这就是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念奴娇  赤壁怀古[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4],惊涛拍岸[5],卷起千堆雪[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7]当年,小乔[8]初嫁了,雄姿英发[9]。羽扇纶巾[10],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11]。故国神游[1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3]。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4]。
注释:
[1]赤壁,地名,在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三国时周瑜在此击败曹操大军。
[2]风流人物,杰出的人物。
[3]故垒,旧时的营垒。  [4]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
[5]拍岸,打击岸边。   [6]雪,比喻浪花。  [7]公谨,周瑜字公谨。
[8]小乔,周瑜妻。据载,周瑜跟随孙策攻皖,得乔公两女,都是美女,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有诗这样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英发,指言论见解卓越不凡。
[10]魏晋时人的装束。羽扇,也用来指挥军事。纶巾,青丝带做的头巾。
[11]周瑜在谈笑之间从容不迫地歼灭了强大的敌军。樯橹,指曹军的船舰,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的部将黄盖用火攻之计烧毁。
[12]故国神游,神游故国。   [13]嘲讽自己忧愁多感,头发都花白了。
[14]酹,把酒倒在地上祭奠。这句是说举酒酬月,用以自慰。
大意: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经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时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赏析:本篇是苏词中具有豪雄气格的代表作,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它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由于苏轼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到黄州,这首词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
此词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体味到作者兀立长江岸边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极大。“风流人物”,指出色的英雄人物。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 “周郎”,即周瑜。以下“乱石”三句,集中写赤壁景物: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 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集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身上。但苏轼在如此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尤其向往那智破强敌的周瑜,所以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六句就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边疆危机的确良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呵!这正是作者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的原因,然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触,所以,当词人一旦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慨叹光阴虚度,而无可奈何地归结为以酒浇愁了。虽然词的结尾调子失之低沉,但这也是历史与现状,理想与实际经过尖锐的冲突之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种反映,就艺术表现的角度而言,这种故作超旷的写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代表了苏词的独特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宋词精选 > 宋词赏析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