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全词翻译赏析
时间:2017-03-05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的词意:天下的英雄,除了你我二人,还有谁配与我们饮酒抒情。借用曹操“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是以“天下英雄”自许,又是对挚友方孚若的论评。
出自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辆,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注释
⑴孚(fú)若:方孚若,名信儒,福建莆田人,以使金不屈著名。著作有《南冠萃稿》等。
⑵宝钗楼:汉武帝时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
⑶铜雀台:曹操时建,故址在今河南临漳县西南。
⑷斫(zhuó):用刀砍。
⑸东溟(míng):东海
⑹脍(kuài):切细的肉块。
⑺圉(yǔ)人:养马的官。
⑻西极:指西域,古时名马多来自西域。龙媒:骏马名。
⑼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称呼。这里指刘备。操:曹操。
⑽余子:其他人。
⑾乘(shèng):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⑿燕(yān)南赵北:指今河北山西一带。
⒀剑客:指剑术和武艺出众者。
⒁画鼓:一作“鼻息”。画,鼓上文饰。
⒂谁信:谁想,谁料。
⒃李将军:指西汉名将李广。高皇帝:指汉高祖刘邦。
⒄万户侯:《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曾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闻名天下。他虽有战功,却未得封侯。
参考译文
我们在何处相逢?一同游览成阳的宝钗楼,又登上了曹操所建的铜雀台。把厨师唤出来,让他把东海鲸鱼切成细片;把马夫叫出来,让他牵来西域的宝马。天下的英雄,除了你我二人,还有谁配与我们饮酒抒情。我们准备千辆马车,网罗大江南北的侠士奇才!
畅饮之后,酣然大醉,耳边响起了如雷的画鼓声。谁料想,美梦被雄鸡的轻啼声惊醒。感慨自己的一生就要过去,但是还没有建立功名。难道非要等到书生老后,建功立业的时机才会到来。如果威名赫赫的李广将军,可以遇到珍惜人才的高祖皇帝刘邦,区区一个万户侯又算什么!披上衣服起床,只觉得凄凉孤寂,于是更加怀念亡友,在感慨中心生哀伤。
赏析
《沁园春·梦孚若》是南宋刘克庄所作。这首词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借助梦境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上片以虚为主,下片以写实为主,对比强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报国无门的愤愤之情。
上片是叙述梦中的景象和他同朋友方信孺的胸襟抱负;但是,作者对于南宋小朝廷那种求和屈辱的政策之不满,已洋溢在纸墨之上,语气在含蓄之中闪烁着尖刻的讽刺。南宋时,宝钗楼和铜雀台都落入金人手中,刘克庄和方信孺都没有到过。但刘克庄故意举出这两个地方,意在表示两人平日都没有忘怀北国河山,两地名胜于是很自然就在他二人的梦中出现了。“唤厨人斫就”四句,写出梦境里的浪漫性。这是作者有意虚构的情境,这段描写在虚构之中还可看出一点真实的影子。这里着力写出梦中人的豪情胜概,写法上很有点浪漫主义气派;又因为是写梦境,所以使人不觉得是过分夸张失实。借用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掌故,是以“天下英雄”自许,又是对挚友方孚若的论评。作者希望能够有千辆大车,迎接这些燕南赵北的剑侠奇才,共同收复北方的失地。这里点出“燕南赵北”,又回应了上文的“登宝钗楼”和“访铜雀台”,使人了然知道作者“登”与“访”的用意,并不只是看望一下祖国北部河山。所以在文字结构上,又是彼此呼应,正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其首又应。足见作者行文的细密。作者结合实际生活,融会历史题材,虚实结合,而以虚为主,表现出豪迈爽朗的气魄北方的豪杰之士了
词的下片写梦醒之后的现实景象。“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晨鸡无情地唤醒美梦,使作者不得不面对现实。梦境值得留恋,但实际生活的境遇却如此残酷无情。 “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这是作者与方孚若共有的无奈叹息,但决不是绝望悲鸣。在刘克庄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已处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境地。他一生经历了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五朝,仕途历尽波折,他曾四次被罢官,因此,怀才不遇之感,黍离哀痛之情,在他的诗词在中常有流露。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作者还怀有强烈的愿望,幻想能像李广那样在国家多事之秋建功立业。作者在表现思想矛盾、表达一贯的爱国感情时,用的不是平铺直叙的手法,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做到虚实相彰,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深刻。这三句话基本上引用《汉书·李将军列传》的原文,字句相差不多,只是把《汉书》原文稍加点改,用在词中,显得自然妥贴,同时赋予这个典故新的含意。时局是如此危急,国家处在多事之秋,正该起用李广这样的名将;而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贤才能臣根本就是报国无门,这怎能不叫人“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呢?这首词下片抒发的正是作者这种真情实感。挚友已乘鹤西归,恢复国家统一的大业更难以实现,感旧生哀,一腔凄凉悲愤的感情发泄无遗,伤时忧国的思想就是这样被充分地表现出来。下片描写以实为主,跟上片恰成强烈的对比。
作者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做到虚实相彰,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深刻。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拳拳君国”和“志在有为”的气慨,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
赏析二
这首长调是作者追怀亡友孚若之作。孚若是方信儒字,福建莆田人。韩侂胄伐金时,他与作者是志同道合的好友。
题为梦孚若,故词开篇从梦境写起。首三句写词人梦中和孚若同登宝钗楼,共访铜雀台。“宝钗楼”,汉武帝时所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曹操时所建。这两个名胜古迹都在北方,时中原已沦于金人之手,所以作者托以梦游,从中亦窥见作者魂萦梦绕着沦陷了的中原,正和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所表现的抗敌志向一样。“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四句继续写梦境,要厨师马东海里捕的鲸鱼切成细块,要养马的人呈送西方来的良马。“东溟”,东海。“脍”,细切肉。“圉(gǔ)人”,养马的人。“西极龙媒”,极远的西方出的骏马,龙媒是良骑。这四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奔放的豪情。“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这三句脱胎于《三国志·刘备传》中曹操对刘备所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话,这里是把曹操和刘备比方孚苦和作者自己。“余子谁堪共酒杯?”用一反诘句,意为其它的人,简直就没有这个资格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痛感济世无人。“车千辆,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写他俩与中原众多英雄豪杰的交游。按《宋史·方信儒传》说:“信儒性豪爽,挥金如粪土,所至宾客满其后车。”“燕南赵北”,即燕赵间,约当今河北省中部。“剑客”,指才能武艺出众的人。
词的上片写梦境,作者把渴望收复中原的深挚爱国情感通过梦境曲折地反映了出来。为了和下片形成强烈对比,上片还极写作者意气飞扬,不可一世,吃的要鲸脍,骑的是龙媒,后车载的是剑客奇才。多么辉煌的场面。
词的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慨。作者用“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自然而贴切地过渡了下来,这里写在梦里画鼓(即战鼓,国鼓上有画;故名)如雷,意在表现词人即使在梦中亦不忘中原、志在恢复的爱国情怀。“谁信被晨鸡轻唤回”,这就由梦中回到了现实中来。这里暗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且以祖逖自比,表现作者壮志未泯,雄心犹在。(过片“饮酣”二句,夏承焘先生《唐宋词选》本作“饮酣鼻息如雷,谁信被晨鸡催唤回”。对照上片所写梦中作者与孚若对酒事,夏先生的选文亦顺理成章。作者曾在《挽方孚若寺丞》诗中说:“诗里得朋卿与我,酒边争霸世无人”。这次在梦中和好友相聚,一定喝得酩酊大醉,因而鼻息如雷,便是很自然的了。但天地悠悠,岁月匆匆,作者不得不“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这既是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凉深沉的哀叹,也是作者对友人生前没有得到朝廷重用而发出的不平呼唤。“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这里借用汉文帝对李广说的话:“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何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这两句一方面表现作者意气飞扬,不可一世的气概,显示作者恢复中原的宏图大愿;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悲啸狂吟,词结尾“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写作者中夜披衣而起,环顾四周,是凄凉的现实。回忆往事,百感交集。这里有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有英雄失路,年华空老的感叹,如此等等。
这首词上片写梦境,写梦中与友人相会时意气飞扬的场面;下片写晨鸡唤回,梦醒后的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愤。词的上下片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充分暴露了南宋小朝廷的埋没人才。词中不少处融入史书中语,增加了作品的容量,且显得气概豪迈。
出自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辆,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注释
⑴孚(fú)若:方孚若,名信儒,福建莆田人,以使金不屈著名。著作有《南冠萃稿》等。
⑵宝钗楼:汉武帝时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
⑶铜雀台:曹操时建,故址在今河南临漳县西南。
⑷斫(zhuó):用刀砍。
⑸东溟(míng):东海
⑹脍(kuài):切细的肉块。
⑺圉(yǔ)人:养马的官。
⑻西极:指西域,古时名马多来自西域。龙媒:骏马名。
⑼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称呼。这里指刘备。操:曹操。
⑽余子:其他人。
⑾乘(shèng):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⑿燕(yān)南赵北:指今河北山西一带。
⒀剑客:指剑术和武艺出众者。
⒁画鼓:一作“鼻息”。画,鼓上文饰。
⒂谁信:谁想,谁料。
⒃李将军:指西汉名将李广。高皇帝:指汉高祖刘邦。
⒄万户侯:《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曾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闻名天下。他虽有战功,却未得封侯。
参考译文
我们在何处相逢?一同游览成阳的宝钗楼,又登上了曹操所建的铜雀台。把厨师唤出来,让他把东海鲸鱼切成细片;把马夫叫出来,让他牵来西域的宝马。天下的英雄,除了你我二人,还有谁配与我们饮酒抒情。我们准备千辆马车,网罗大江南北的侠士奇才!
畅饮之后,酣然大醉,耳边响起了如雷的画鼓声。谁料想,美梦被雄鸡的轻啼声惊醒。感慨自己的一生就要过去,但是还没有建立功名。难道非要等到书生老后,建功立业的时机才会到来。如果威名赫赫的李广将军,可以遇到珍惜人才的高祖皇帝刘邦,区区一个万户侯又算什么!披上衣服起床,只觉得凄凉孤寂,于是更加怀念亡友,在感慨中心生哀伤。
赏析
《沁园春·梦孚若》是南宋刘克庄所作。这首词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借助梦境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上片以虚为主,下片以写实为主,对比强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报国无门的愤愤之情。
上片是叙述梦中的景象和他同朋友方信孺的胸襟抱负;但是,作者对于南宋小朝廷那种求和屈辱的政策之不满,已洋溢在纸墨之上,语气在含蓄之中闪烁着尖刻的讽刺。南宋时,宝钗楼和铜雀台都落入金人手中,刘克庄和方信孺都没有到过。但刘克庄故意举出这两个地方,意在表示两人平日都没有忘怀北国河山,两地名胜于是很自然就在他二人的梦中出现了。“唤厨人斫就”四句,写出梦境里的浪漫性。这是作者有意虚构的情境,这段描写在虚构之中还可看出一点真实的影子。这里着力写出梦中人的豪情胜概,写法上很有点浪漫主义气派;又因为是写梦境,所以使人不觉得是过分夸张失实。借用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掌故,是以“天下英雄”自许,又是对挚友方孚若的论评。作者希望能够有千辆大车,迎接这些燕南赵北的剑侠奇才,共同收复北方的失地。这里点出“燕南赵北”,又回应了上文的“登宝钗楼”和“访铜雀台”,使人了然知道作者“登”与“访”的用意,并不只是看望一下祖国北部河山。所以在文字结构上,又是彼此呼应,正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其首又应。足见作者行文的细密。作者结合实际生活,融会历史题材,虚实结合,而以虚为主,表现出豪迈爽朗的气魄北方的豪杰之士了
词的下片写梦醒之后的现实景象。“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晨鸡无情地唤醒美梦,使作者不得不面对现实。梦境值得留恋,但实际生活的境遇却如此残酷无情。 “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这是作者与方孚若共有的无奈叹息,但决不是绝望悲鸣。在刘克庄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已处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境地。他一生经历了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五朝,仕途历尽波折,他曾四次被罢官,因此,怀才不遇之感,黍离哀痛之情,在他的诗词在中常有流露。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作者还怀有强烈的愿望,幻想能像李广那样在国家多事之秋建功立业。作者在表现思想矛盾、表达一贯的爱国感情时,用的不是平铺直叙的手法,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做到虚实相彰,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深刻。这三句话基本上引用《汉书·李将军列传》的原文,字句相差不多,只是把《汉书》原文稍加点改,用在词中,显得自然妥贴,同时赋予这个典故新的含意。时局是如此危急,国家处在多事之秋,正该起用李广这样的名将;而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贤才能臣根本就是报国无门,这怎能不叫人“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呢?这首词下片抒发的正是作者这种真情实感。挚友已乘鹤西归,恢复国家统一的大业更难以实现,感旧生哀,一腔凄凉悲愤的感情发泄无遗,伤时忧国的思想就是这样被充分地表现出来。下片描写以实为主,跟上片恰成强烈的对比。
作者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做到虚实相彰,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深刻。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拳拳君国”和“志在有为”的气慨,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
赏析二
这首长调是作者追怀亡友孚若之作。孚若是方信儒字,福建莆田人。韩侂胄伐金时,他与作者是志同道合的好友。
题为梦孚若,故词开篇从梦境写起。首三句写词人梦中和孚若同登宝钗楼,共访铜雀台。“宝钗楼”,汉武帝时所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曹操时所建。这两个名胜古迹都在北方,时中原已沦于金人之手,所以作者托以梦游,从中亦窥见作者魂萦梦绕着沦陷了的中原,正和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所表现的抗敌志向一样。“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四句继续写梦境,要厨师马东海里捕的鲸鱼切成细块,要养马的人呈送西方来的良马。“东溟”,东海。“脍”,细切肉。“圉(gǔ)人”,养马的人。“西极龙媒”,极远的西方出的骏马,龙媒是良骑。这四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奔放的豪情。“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这三句脱胎于《三国志·刘备传》中曹操对刘备所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话,这里是把曹操和刘备比方孚苦和作者自己。“余子谁堪共酒杯?”用一反诘句,意为其它的人,简直就没有这个资格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痛感济世无人。“车千辆,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写他俩与中原众多英雄豪杰的交游。按《宋史·方信儒传》说:“信儒性豪爽,挥金如粪土,所至宾客满其后车。”“燕南赵北”,即燕赵间,约当今河北省中部。“剑客”,指才能武艺出众的人。
词的上片写梦境,作者把渴望收复中原的深挚爱国情感通过梦境曲折地反映了出来。为了和下片形成强烈对比,上片还极写作者意气飞扬,不可一世,吃的要鲸脍,骑的是龙媒,后车载的是剑客奇才。多么辉煌的场面。
词的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慨。作者用“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自然而贴切地过渡了下来,这里写在梦里画鼓(即战鼓,国鼓上有画;故名)如雷,意在表现词人即使在梦中亦不忘中原、志在恢复的爱国情怀。“谁信被晨鸡轻唤回”,这就由梦中回到了现实中来。这里暗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且以祖逖自比,表现作者壮志未泯,雄心犹在。(过片“饮酣”二句,夏承焘先生《唐宋词选》本作“饮酣鼻息如雷,谁信被晨鸡催唤回”。对照上片所写梦中作者与孚若对酒事,夏先生的选文亦顺理成章。作者曾在《挽方孚若寺丞》诗中说:“诗里得朋卿与我,酒边争霸世无人”。这次在梦中和好友相聚,一定喝得酩酊大醉,因而鼻息如雷,便是很自然的了。但天地悠悠,岁月匆匆,作者不得不“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这既是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凉深沉的哀叹,也是作者对友人生前没有得到朝廷重用而发出的不平呼唤。“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这里借用汉文帝对李广说的话:“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何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这两句一方面表现作者意气飞扬,不可一世的气概,显示作者恢复中原的宏图大愿;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悲啸狂吟,词结尾“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写作者中夜披衣而起,环顾四周,是凄凉的现实。回忆往事,百感交集。这里有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有英雄失路,年华空老的感叹,如此等等。
这首词上片写梦境,写梦中与友人相会时意气飞扬的场面;下片写晨鸡唤回,梦醒后的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愤。词的上下片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充分暴露了南宋小朝廷的埋没人才。词中不少处融入史书中语,增加了作品的容量,且显得气概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