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
导航

杜仁杰《【般涉调】杜仁杰》原文注释赏析

时间:2016-05-05
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
杜仁杰
【原文】
[耍孩儿]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③。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么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合④”。
[五煞]要了二百钱放过听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囗栾 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⑤。
[四煞]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⑥。
[三煞]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爨(cuàn)罢将么拨⑦。
[二煞]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问甚布绢纱罗⑧。
[一煞]教太公往前挪不敢往后挪,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覆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燥,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刬地大笑呵呵⑨。
[尾]则被一胞尿爆的我没奈何。刚捱刚忍更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⑩。

【注释】
①耍孩儿:般涉调的一个曲调,也在正宫、中吕、双调的套数里运用,但没有单独作小令用的。这套曲借一个庄稼汉的口吻,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元代勾栏的情况。是研究元杂剧演出的重要资料。篇中虽然写农民对城市生活的无知。但并没有丑化讥讽之意,却近于善意嘲弄。曲文描摹人物场景,历历如画,又纯用口语,生动活泼,颇近民间说唱风格。
②庄家:犹言庄家汉,即农民。勾栏。即构阑,宋元时演出戏剧杂要的场所,因其以栅栏勾连围绕,所以叫勾栏。
③耍孩儿全曲:这曲写庄家丰收,差科有限,以为神功保佑,进城买香烛纸马(纸火)还愿,偶然发现街头挂着的演出广告(花花碌碌纸榜),许多人围在那里看。差科,差役,à租税。那答儿,那里。
④六煞全曲:这曲写庄家看到勾栏门口一个高声招徕观众的人,从他口里知道这次演出的两个剧目是院本《调风月》和么末《刘耍和》院本是由付末和付净两个角色主演的滑稽戏,内容比较简单。《调风月》是当时经常演出的院本。么末,即杂剧。刘耍和是金元间著名的演员,在金朝教坊里担任过色长(领班之类),见《辍耕录》及《录鬼簿》。他的故事后来被编为杂剧。元高文秀有《黑旋风敷演刘耍和》杂剧,今不传。[煞]是套数里煞尾的曲调,但为了充分表达曲意,可以增加调数。调数大都倒数,象这里的从[六煞]到[一煞]。这里[煞]曲是般涉调用的,句格与正宫、南吕、双调等的[煞]曲不同。“赶散易得”二句,夸说自己的演出非赶散的班子可比。赶散,指赶场的散乐。妆合,即装呵,指勾栏里的演出。
⑤五煞全曲:这曲写庄家交了二百文的高价进了勾瘭时看到的情景。木坡,指观众坐的看台。钟楼模样,指戏台。人旋窝,指拥挤的观众。台儿,指前台中间靠后边的座位,是伴奏乐贡的女艺人坐的,当时叫作乐床。旧时民间习俗。每逄神诞日,群众敲锣打鼓迎神出庙,周游街巷,谓之迎神赛社。
⑥四煞全曲:写付末开场。当时院本演出以五人为一伙,出场时付末站在中间,央人货(即殃人货,犹言害人精)即指他。下面几句形容他的脸谱、服色。直裰,长袍。
⑦三煞全曲:写开场时一段小演唱,当时叫作艳段,也即是爨。《梦梁录》:“杂剧中末泥为长,每一场四人或五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两段,”下面演的《调风月《刘耍和》》,就是在艳段演出后的两段正杂剧。临绝末,指临近艳段结束的时候,杂剧就要上演,所以说:“爨罢将么拨。”么,即么末,指杂剧。
⑧二煞全曲:续写《调风月》的演出。这场小戏共有三个脚色,付末扮小二哥,付净扮张太公,旦扮帘下妇人。铺谋,设计。
⑨一煞全曲:写《调风月》的演出。张太公处处受小二哥的调弄,最后把皮棒槌都打成两半。皮棒槌,也叫扌盍瓜,是付末打诨时用的,槌头用软皮包棉絮做成,打时不会痛。刬(chan)地,平白无故地。
⑩尾声:写庄家汉因急于入厕半途出场,看不到后面精彩的演出,引起旁人的发笑,驴颓,驴的雄性生殖器,骂人的话。

【赏析】     
这是一套再现了元代勾栏的建筑和院本、杂剧的演出情况,保留了一份研究中国戏曲史的珍贵资料,描绘真实具体,不仅剧场如见,演员的化妆和表演,剧本的名称和内容等,皆历历在目。用第一人称写法,情节完整,心理刻画入微,语言诙谐幽默、清新活泼。
这是元代散曲中的名篇。套曲用通俗的口语记叙一个庄家人初次进城看戏的见闻,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元代构阑的演出情况。
首曲[耍孩儿]写庄家人看到构阑前的热闹景象。由于难得的五谷丰收,官差不多,庄家人以为是神明保佑,所以进城买香烛纸钱之类还愿。无意中发现构阑前花花绿绿的演出广告,人群围观,闹闹嚷嚷。
[六煞]写庄家人看到构阑把门人招徕观众的情况。把门人告诉大家,这次演出两个节目,先演院本《调风月》,后演杂剧《刘耍和》。他还声称:平时围观赶场的散乐凑凑热闹(赶散)容易,真正值得喝彩(妆合)的构阑演出机会难得。要大家切莫错过机会。
[五煞]写庄家人交钱入场后看到的构阑情景。这是一个圆形的剧场,观众层层叠叠环坐在木制的梯形坐席上,把一个高高的舞台围在中心。只见几个女艺人,在台上坐着。又听见不停的击锣打鼓仿佛农村中迎神赛社般热闹。
[四煞]、[三煞]写正式演出前的开场小演唱。这种演出当时通常叫做爨。这里有一个主要角色,他是一个滑稽逗笑的小丑。从庄家人看来,他妆扮奇特,一定是个害人精(殃人货):头上裹着黑色头巾,插着一管毛笔式的东西,脸上画得白一块黑一块,还穿一件花色长袍,叫人看着十分难受。只见演员们又念诗词,又唱歌曲,插科打诨,然后低头撮脚,准备退场。这时正式演出的乐声已经弹起来了。
[二煞]、[一煞]写院本《调风月》的演出。这段小戏共有三个角色:张太公、小二哥和年轻妇女。张太公和小二哥边走边说,经过街市时,见到一个年轻女子站在帘下,张太公就打主意娶她做老婆。张太公让小二哥替他说合,,结果遭到小二哥的种种调弄,急得他把皮棒槌都打成两半。庄家人看到这里,以为是打破了天灵盖,心想恐怕要打官司了。谁知台上人反而无端地“大笑呵呵”。
[尾]写庄家人正看得高兴时,突然感到尿憋得不行,本想勉强忍耐(刚捱刚忍)再看一会儿,但因台上那一笑,觉得自己不能在强忍下去,这课真白白地给那混账(驴颓)笑杀了。
这套曲除首尾外,中间六支曲子都是写剧场和戏剧演出。由于初次看戏的庄家人“不识” 构阑演出,因而感到特别新奇、有趣,而且产生了他独有的理解,中间不免还有许多误解。比如一进构阑,看见舞台和观众,他就搞不清楚,感到十分新鲜:“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听到开场前的锣鼓,他又感到奇怪,心想:“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看到小丑身上乱穿戴,脸上乱涂抹,他心里就很担心:“知他待是如何过?”舞台上的皮棒槌打破了,他以为是谁得“天灵破”,并想可能要“兴词告状”了,等等,他觉得真不可理解。由于作者紧紧抓住这些“不识”来做文章,这就使全套曲显得幽默、滑稽,情趣盎然,可谓善戏谑而不虐。
在语言运用上,这套曲很有独特风格。全曲都是用庄家人的口吻写作的。作者能把握庄家人初次进构阑看热闹时的一种心理特征,因而把庄家人的心理语言斜的那么拙朴、可爱、大胆、活泼,活现出一个粗俗的、爽快而又憨实的农民形象。像[六煞]曲中对口头语的直接采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合’。” [尾]曲的俚语入词“刚捱刚忍更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不仅自然\熨帖,而且增添了曲子的民间性\通俗性和轻松感\诙谐感。
这套曲是一份难得的有关元代剧场艺术的重要资料。套曲把七百年前的构阑演出情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也像那个庄家人一样,脑中一下子有了那个本来陌生的世界,而且也感到是那样的新鲜,那样的都认。套曲的好处还在于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台上人的各种表演,而且栩栩如生地写出了台下人的情感跃动。这套曲称得上是一篇有关中国古代戏剧观众心理现象的妙作。(叶长海)

下一页



位置:主页 > 元曲三百首 >

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 古诗词 wap.exam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