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狗:晚上7-9时(即“戌时”) B、牛:下午1-3时(即“丑时”) C、猴:凌晨3-5时(即“申时”) D、羊:凌晨1-3时(即“未时”) 答案:A 解析: 我国古代根据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老鼠排行第一(与“子”时搭配),次序为:子、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鼠: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牛:凌晨1-3时(即“丑时”),此时牛正在反刍。 虎:凌晨3-5时(即“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 兔:清晨5-7(即“卯时”),此时月亮还在天上,玉兔捣药正忙。 龙:早晨7-9时(即“辰时”),此时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蛇:上午9-11时(即“巳时”),此时蛇开始活跃起来,还不会伤人。 马: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此时阳气正盛,是天马行空时。 羊:下午1-3时(即“未时”),此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猴:下午3-5时(即“申时”),此时猴子活跃起来。 鸡:下午5-7时(即“酉时”),此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狗:晚上7-9时(即“戌时”),此时狗开始守夜。 猪:晚上9-11时(即“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27、中国古人用“天色纪时法”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从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开始第一个时辰,依次循环。下面根据天色的变化理解的时辰正确的是:( ) ①《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句中“鸡鸣”是凌晨01时至03时; ②《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句中“黄昏”是晚上19时至21时,“人定”是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 ③《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句中“夜半”是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 ④《李愬雪夜入蔡州》:“晡时,门坏”,句中“晡时”是下午17是至19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夜半时分(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计第一个时辰。 鸡鸣,又名荒鸡:鸡叫时候(凌晨01时至03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夜日交替。(凌晨03时至05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太阳初升。(清晨05时至07时)。 食时,又名早食等:早饭时间,(早晨07时至09时)。 隅中,又名日禺yú等:临近中午。(上午09 时至11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中午时候(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 日昳dié,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下午13时至15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晚饭时间(下午15食至17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太阳落山。(下午17是至19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天地昏黄。(晚上19时至21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安歇睡眠。(晚上21时至23时)。 28、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下面关于“月相纪日法”用法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望”阴历三月十五日。 ②《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 ③《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就是阴历七月十六日。 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指六月初一至初九。 ⑤“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指这个月初五。 ⑥“正月晦日巷死。”“晦日”,正月末的一天。 ⑦“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指这个月初四。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⑦ D、③⑤⑦ 答案:D 解析: ②《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末的一天;朔:阴历月初的一天。 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是指六月初一。 29、《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有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下面对《诗经》“六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颂”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共105篇。 B、“风”是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诗经》中的精华,共305篇。 C、“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先用其它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D、“赋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答案:C 解析: “风”是指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诗经》中的精华,共160篇。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共40篇。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是铺陈,对事物直接陈述。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它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30、时节纪月法,是中国古代一种记录月份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四季(古称四时)或者节气物候的特点来给月份命名或代称月份。如“气和端月灯笼伴,位正元阳爆竹嘶”是利用“端月”指一年的开始为“正”之意,“菊月”就是用当月有代表性的植物“菊”代称九月。下面对代表性的植物指称纪月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三月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八月 C、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六月 D、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三月 答案:A 解析: 端月——柳月:银柳插瓶头; 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 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 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 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 七月——巧月:妇女乞手巧; 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 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 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 冬月——葭月:葭草吐绿头; 腊月——梅月:梅花吐幽香。 例句: 一月: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hóng《寒食》 二月: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三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四月: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子兰《长安早秋》 五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朱熹《题榴花》 六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七月: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七夕》 七月不虚为巧月,今年赖得是丰年。——黄人杰《官舍苦雨》 八月: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九月: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杜甫《叹庭前甘菊花 》 十月: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口 十一月:连冰上冬月,披雪拾园葵。——鲍照《学刘公干体诗》至虚氏村作 蒹葭曙色苍苍远,蟋蟀秋声处处同。——皇甫冉《使往寿州淮路寄刘长卿》 十二月: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