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阅读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16-03-08 10:58

①1946年5月,钱伟长应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47年,有人带来美国有关方面对钱伟长全家赴美工作生活的邀请。在表格最后一栏,要求宣誓一旦中美交战要忠于美方,钱伟长明确填“NO”,予以拒绝。
②1951年,钱伟长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1956年他和钱学森合作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在教育事业方面,钱伟长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力学工作者,为我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事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③80年代,在70岁高龄之后,他又创办了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出版了《应用数学和力学》(中文版、英文版)及《中国应用数学和力学进展》(英文)两种杂志,继续指导了11名硕士生、38名博士生。
(以上链接均选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当初考清华大学时是凭借作文和历史的优异表现征服老师的。文科满分理科近乎零分能进清华,的确是真的。
B.钱伟长基于爱国的崇高理想,于“九一八”事变后弃文从理,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深受感动,当即同意他转专业。
C.钱伟长赴多伦多大学学习,协助导师辛吉教授研究板壳理论,共同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建立了板壳基本理论。后来,二人为此写的论文发表于冯·卡门的祝寿文集。
D.钱伟长的研究成果,在实战中得到检验。他提出的方案帮助伦敦免遭德国导弹袭击,深受丘吉尔的好评。
E.本文语言朴实,记叙了钱伟长青年时期与众不同的求学之路,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成长历程,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奋发才能有为,勤学才能有识。
21942年之前,钱伟长的求学生涯有哪些不平凡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作为一名科学家,钱伟长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
4)一名理科几乎是零分、英语也没学过的学生,却凭着作文和历史的满分成绩进入清华,还能转学物理并成为科学巨人,你认为有哪些主客观原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E  3 分   A  2分  D 1分      B、C不得分
解析:B项,没有立即同意,只是同意让他试读一年。C项,不是协助导师研究,该课题也是他的主攻方向。且“共同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在原文没有依据,文中只说“经过半年多努力……他……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没有提到“共同找到”,二人的方法不同,最终殊途同归。D项,表述不够严谨,应为“使伦敦市中心免遭德国导弹袭击。”
(2)①在参加清华大学招考时,作文和历史满分,有极高的文史天赋。②数理极度“瘸腿”,却 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军力。③在试读物理系时,为赶上课程极度用功,克服英语困难,在四年后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秀生。④刻苦研究板壳理论,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统一的方程式,与导师合写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
(3)①热爱祖国,胸怀远大。“九一八”事变后弃文从理,决定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军力;抗战胜利后,惦 念祖国命运,辗转回国参加建设。②勤勉刻苦,奋发有为。转物理系后,克服困难,出类拔萃;留学期间与导师共同研究板壳理论,废寝忘食,成果殊途同归。③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由于反法西斯战争需要,担起导弹研究重任,回国后创办力学研究室,培养优秀的力学工作者。(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4)主观原因:①有强烈的爱国心,以振兴中国军力为己任,心系国家,目标远大,这是他钻研科学的动力。②勤奋刻苦,相信奋发才有为,勤奋才有识,转系后一年数理科超70分,四年后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秀生。③品质高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甘守清贫,不为优厚的物质条件所惑。
客观原因:①考试选拔制度一定是灵活的,否则,两门几乎零分的成绩是进不了清华的。②学术气氛是自由的,否则,一个入学理科几乎为零分的历史系的学生,想改学物理学实在是异想天开。③名师出高徒,钱伟长从中学到大学一直到留学期间,所遇到的老师几乎都是名师。(分主客观两方面,各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