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戎马书生曹聚仁》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16-03-18 12:42
戎马书生曹聚仁
曹聚仁常说自己要远离政治,可他忧国忧民的意识,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各种社 会活动中去。在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其间,曹聚仁就任学生自治会主席。1919年5月4日,“五 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爱国火焰很快烧遍全国。20岁不到的曹聚仁当时就在杭州领导“一师” 同学积极参与到爱国运动中。“九一八”事变爆发,他开始旗帜鲜明地宣传抗日。1935年上 海各界组织抗日救国会时,曹聚仁被推选为11名常务委员之一,在会上他慷慨陈词:“这回抗 日,乃是我们这一辈人的事,要死,我们就去死好了!”    
全国抗战爆发后,曹聚仁换上了军装,选择了战地记者这一危险的职业,勇敢地奔向抗战 的第一线。他带笔从戎,住进了与苏州河一河之隔的88师孙元良司令部,随军进退,冒着枪 林弹雨,出生入死,源源不断地为《大晚报》《立报》等报刊撰写战地通讯。10月,他进入谢晋 元524团驻守的“四行仓库”,目睹了800壮士英勇坚守的全过程,作了及时报道,给沮丧的中 国人民以兴奋与安慰。    
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后,曹聚仁受聘任战地特派员,随战线变动,也逐日往西往北退去,赶 上了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1938年4月7日,轰动海内外的台儿庄大捷,首发者就是曹聚 仁。消息见报后,举国若狂。接着,曹聚仁的《台儿庄巡视记》长篇报道,于9日又在全国各报 刊出。后来,他将这些身临其境的一切写入了他编的《中国抗战画史》中,为国人留下了极其 重要的史料。    
解放前夕,《前线日报》社社长马树礼为曹聚仁全家已买好了去台湾的船票,最后他还是留在上海迎接解放,并没有去台湾。1950年7月,他只身前往香港写作。行前,他曾写信给夏衍、邵力子等人,邵力子答复:在海外也一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他这一去,结果羁留港澳就是 22年,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奔走呼号,直至1972年在澳门走完了最后的人生。曹聚仁为最早 在海外华文报刊上为新中国系统地作爱国主义宣传的海外记者。    
1956年至1959年,曹聚仁先后六次被邀回内地采访,毛主席曾两次接见他,周总理、陈毅 副总理也多次接见。那些日子,他不辞辛劳,奔走于海峡两岸,为“国共第三次合作”牵线不遗 余力。正如曹聚仁在家书中坦言,他是站在前哨的海外“哨兵”。    
曹聚仁1972年7月23日在澳门逝世后,周总理亲自安排料理他的后事,亲拟墓碑碑文, 并以“爱国人士”概括其一生,这是知者之言。前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称赞曹聚仁“为 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曹聚仁喜欢引用《孟子》中的一句话:“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曹聚仁是一位自 由主义者,最不喜欢仰人鼻息,人云亦云。他是独立思想者,在其学术著作中,最能体现这一 点。1926年出版《国故学大纲》,他整理国故,不是一味地盲目照搬,而是在批判中吸收古代 的思想精髓。直到他在生命最后写成的《国学十二讲》,仍处处闪耀着他治史之真知灼见。    
曹聚仁是位传记作家,力求“说实话”,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位传主,既不仰视,也 不俯视,而是平视。他写的传记有《蒋经国论》《鲁迅评传》《鲁迅年谱》《蒋百里评传》《我与 我的世界》《文坛三忆》等,字数在500万左右。这些传记都反映了曹聚仁“说实话”的风格。    
一个学者,要有自己的思想不容易。近一个世纪以来,特立独行的自由学者又有几人? 在这方面,曹聚仁也是今天知识分子的楷模!
(摘编自柳哲《曹聚仁的“三不朽”》等)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