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有办法的,镇上再唱大戏时,父亲派母亲把姑姑接到我们村来了。我们村离镇子近一些,把姑姑请回娘家就近听戏,是合理合情也合乎礼仪的,姑父说不出什么。 姑姑暂时脱离了姑父的势力范围,没有了后顾之忧,听戏听得十分尽兴。 我长大后,离开家乡到外地讨生活,对姑姑听戏的情况知道得就不多了。 有一年,母亲到城里来过年,我问母亲,姑姑现在还听戏不听?母亲说:咋不听,听。你姑父死了,没人管她了,她听得黏着呢!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姑姑看戏时,站在高脚长条板凳上,“把腰身挺得直直的,脖子伸得长长的,一站就是半天”,寥寥几笔,就写出了姑姑“爱听戏”之态。 B.小说写姑姑因为听戏的三次挨打,是为了表现姑父为“帮助姑姑扳一扳这个毛病”——听戏,而尽的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凸显姑父性格的凶恶。 C.小说以姑父的死,姑姑自由的看戏作为结局,一方面表现了姑姑对听戏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姑姑抗争的胜利和人们对姑姑抗争行为的赞叹。 D.作者善于运用朴素而个性化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在姑父和姑姑的对话中,姑父理直气壮的心态,姑姑忍辱负重的性格,都表现得恰到好处。 E.发生在姑姑与姑父之间的矛盾尖锐而集中,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农民在劳动生活之余精神状态和家庭关系的忧虑与思考,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小说中的姑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听戏”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后半部分写了祖父的听戏和父亲接姑姑回家看戏。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