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梁宗岱译《浮士德》:一个甲子的宿命 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17-08-18 15:39
梁宗岱译《浮士德》:一个甲子的宿命
钦文
梁宗岱最早与歌德的作品接触时,他尚不通德文。中学毕业一年后,使决意赴欧洲留学,第一站是瑞士的日内瓦。在这里,他“勤奋用功,在进修法文的同时,开始学习德文。一年后转往巴黎时,已经能够以德语背诵歌德《浮士德》诗句”。
为了让自己的德语更加精进,1930年夏天梁宗岱到德国进修德语。正如歌德用了60年才写完《浮士德》,梁先生对《浮士德》的研究和翻译也经历了一个甲子。这难道也是一个宿命?
1936年在南开任教期间,梁宗岱曾就《浮士德》做过专门演讲。几年之后,他决定开始翻译这部作品,此时正是他的翻译高峰期。梁先生很早就狂热地爱上了《浮士德》,到动笔时,中间已隔了十年,可说已有充分准备。加之他本人就是诗人,而且多年来对新诗的翻译研究和探索,这也为他的《浮士德》的翻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40年代末,梁宗岱在广西百色居住期间完成了此书的翻译,部分译文曾在《宇宙风》上连载发表。罗念生先生曾为之奔走,联系出版事宜,孰料出版社失火,结果不了了之。据说1949年后,因为郭沫若译本在前,出版社便没有接纳梁先生的译本。历经“文革”,译稿命运多舛。“文革”过后,他带着患病之身重拾译笔,用了几个月的时间重新整理译稿。然而等到译本出版时,梁先生已经作古。
据相关学者考证,百年来《浮士德》的译本多达40种,(并非都是全译,甚至包括伪译本)。梁宗岱的翻译该如何定位呢?这个译本的最大特色体现在语言风格上梁先生在多篇论文中提到了诗歌创作和翻译中的格律性。他本人对西方诗歌的格律和韵律十分了解,例如篇首《献词》的译文,梁先生几乎完美地体现了原诗的格律,韵脚的节奏亦步亦趋。
歌德在创作《浮士德》的时候,在作品中试验不同的韵律,有古希腊的韵律,有德国中世纪的韵律,也有民歌的韵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堪称集古今诗歌韵律的大全之作。作品中某些段落的德语是古奥的,梁先生就用古意盎然的译文(例如采取中国古体诗的形式)去应对。作品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语言层次也是不一样的,梁先生也试图去模拟他们的语言风格,很多地方让人叫绝。
今天,让一般的读者接触这样的译文确实有点困难。当下不少读者在读一些外国文学译本,尤其是古典作品的时候,经常会说某某译本语言太古奥,不适合当代人读,因此要用一个新的译文来替代。诸如此类的译本评论,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但是人们恰恰忽略了一点,像《浮士德》这样的作品,它本身就是这样的风格,即便是今天的德国人阅读也有很大的困难。但这样的译文,恰恰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信”,而非扭捏作态的“雅”。
除了形式感,就准确性而言,梁先生的译本也是众多译本中的上品。梁先生的勤奋和钻研固然是关键,但对经典作品翻译而言,汲取百家之长也很重要。据林笳先生回忆,梁宗岱先生的藏书中有《浮士德》的英译本、法译本、中译本,所以我推测梁先生翻译《浮士德》的时候,应该比对过前人的译本。
在梁先生的得意弟子刘志侠、卢岚夫妇创作的传记作品《青年梁宗岱》中,开卷的题记和书末的终卷语都引用了梁译《浮士德》中的诗句,我想九泉之下的梁先生一定会会心一笑。在此我想特别推荐新出的《梁宗岱译集》,其中诗歌部分的译文都配上了原诗(英、法、德文)懂得原文的读者可以对照阅读,看看梁先生是否真如《一切的峰顶•序》中所说的“一行一行地译,并且一字一字的译,有时候连节奏毫无用韵也极力模仿原作”,这听上去很笨拙,但若非大师,注定是要决定举鼎绝膑的。
【相关链接】
①梁宗岱(1903-198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集诗人、理论家、批评家、翻译家、教育家于一身的罕见人才,精通英、法、德、意等多门外语。
②“你翻译的陶潜诗使我神往,不读,由于你的稀有的法文知识,并且由于这些歌的清纯动人的美,它们的声调对于一个法国人是多么熟悉!”这是罗曼•罗兰给梁宗岱回信中写下的话。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歌德用六十年写完巨著《浮士德》,梁宗岱也用六十年完成对《浮士德》的研究和翻译,这就是一种巧合和宿命。
B.梁宗岱的译稿可以说是命运多舛,“文革”之后虽身患重病,他又拾起译笔重新整理译稿,可惜的是梁宗岱作古后译本才出版。
C.梁宗岱多年对新诗的翻译研究和探索,以及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精神,促使他得以成功翻译《浮士德》。
D.梁先生在翻译《浮士德》时试验不同的韵律,对于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也试图模拟他们的语言风格,因此该译本堪称集古今诗歌韵律大全之作。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梁宗岱最早接触歌德的作品时,他还不通德文,后来他赴欧洲留学就是为了进修法文和德文,目的在于能够翻译《浮士德》。
B.梁宗岱决定翻译《浮士德》时,正值他翻译的高峰期,他经过十年的充分准备,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完成了《浮士德》的翻译工作。
C.浮士德的部分译文曾在《宇宙风》上连载发表,罗念生先生为了联系译作的出版事宜四处奔走,最后却因郭沫若的译本在前,结果不了了之。
D.梁宗岱的译本堪称上乘,从他藏书中有《浮士德》的英译本、法泽本、中译本可知,他翻译《浮士德》时,比对过前人的多种译本。
E.罗曼•罗兰曾给梁宗岱回信,称赞他稀有的法文知识及翻译出的陶渊明的诗歌清新动人,适合法国人阅读,由此可以看出梁先生高超的翻译水平。
6.标题是“梁宗岱译《浮士德》:一个甲子的宿命”,梁宗岱研究和翻译《浮士德》正好是一个甲子年,对此你有什么认识,请结合材料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
4.B
5.BE
6.【参考答案】①梁宗岱翻译《浮士德》耗时六十年,虽然命运多舛,最终未能看到自己的译作出版,但他的勤奋、坚持和执着令人钦佩;(2分)②歌德完成《浮士德》的写作也是耗时六十年,古往今来,大凡有大成就者都身具坚忍不拔的品质;(2分)③当我们在人生中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也应学会努力和坚守,直至实现目标。(1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