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浅谈道家文化与香道文化之渊源》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tradetolearn.com    发布时间:2018-12-17 16:16
自古以来道家的祭天、通神、避邪等仪式都离不开香。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道教逐渐衍生出了独特的香文化与应用。主要体现在道教斋酿焚香、养生修行等方面,它发展延续贯穿着整个道教文化的传承历史。道教香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形而上的精神哲理,形而下的应用科学。亘古以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道人敬神、养生都离不开香道。道人焚香、熏香、敬香等,都包含于香道之中。
道教中以三炷香代表道教三宝,道宝代表玉清,经宝代表上清,师宝代表太清,也代表天、地、人,敬三炷香表示着敬三清,敬天、地、贤人。
道人向神明上香时,要用左手插香,因左手为阳,为大,以示尊敬。三炷香插在香炉中的总宽度最好不要超过一寸,这叫“寸诚感神”。道经说:“寸心可达九重天。”真心诚意能够感动九天之上的神明。
道人通过眼观、手触、鼻嗅、冥神,对香料进行全身心的欣赏和感悟,在简朴传统的仪式中感悟今生,与天地融于玄妙的清静之中。
道教在长期的香道仪式中发现香气与人身有密切关系,由初始最简单的激发内心愉悦感功能延伸到养生养心功能。道教中按香品香气确定了其四大主要功能:
1.祀先供圣——礼仪的表达手段(通神);
2.祛疫辟秽——草药的重要部分(预防);
3.安魂正魄——宗教的必备用品(养心);
4.启迪才思——文人的读书伴侣(安神)。
宋初东华派创始人宁全真在《上清灵宝大法》就有详细的说明:
道香者,心香清香也。德香者,神也。无为者,意也。清净者,身也。兆以心神意身,一志不散,俯仰上存,必达上清也。洗身无尘,他虑澄清。曰自然者,神不散乱,以意役神。心专精事,穹苍如近君,凡身不犯讳。四香合和,以归圆象,何虑祈福不应。
这里“香”不再是普通的香料,其实是人的 “心香”,属于形而上的修行境界。
历经几千年风风雨雨,中国道教几度沉浮,有过兴盛,有过衰退,但香文化始终与道教紧密相连。在喧嚣的人世间,香不仅使修行的场所气味馨人、威严庄重,而且能使修行者心灵得到宁静,获得灵感,取得养生效果。
道教的香文化是中华文化之翘楚,是中华民族之国粹,大量道家流传的香方以及应用经验是未来养生健康产业的瑰宝,值得我们推崇与弘扬,造福社会,惠泽天下。
(李风森《浅谈道家文化与香道文化之渊源》,2018年6月12日,中国网,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香文化及其应用是在道教祭天、通神、避邪等仪式的长期历史演进中产生的。
B.从道教举行仪式时进三炷香的含义,可以看出道教文化和香道文化的关联。
C.道教所确定的香气的四大功能既有安神养心的精神追求层面,也有祛疫避秽的生活应用层面。
D.文中宋初宁泉真的《上清灵宝大法》的关于香的功用的说明实质上侧重于精神层面的“心香”范畴。
2.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具体地阐述了道教文化和香道文化的密切关系。
B.文章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从道家敬神用香仪式和道家对香道的养生功能的阐释两方面,论证了道家文化与香道文化的关系。
C.文章在阐释道教香文化功能时,是以蕴含精神哲理的形而上为主,以表现应用科学的形而下为辅,主次分明。
D.文中列举道教文化敬神用“三炷香”,上香时“用左手”,三炷香的宽度“不超过一寸”,是为了证明,这些道教进香仪式既是一种道教文化,也是一种香道文化。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古以来,道家文化与香道文化就如影随形,形影不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B.道家文化中的修道必须借助香道文化中的焚香的“静心”“安神”功能才能达到道家“通神”的境界。
C.道家敬神的用香仪式属于形而上的精神哲理,而其香道养心养生功能属于形而下的应用科学。
D.文章末尾,作者高度肯定了道教的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也展望了道教香文化在养生方面的美好前景:造福社会,惠泽天下。

参考答案
1. A(“ 香文化及其 应用”应为“道教香文化及其应用”由“自古以来道家的祭天、通神、避邪等仪式都离不开香。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道教逐渐衍生出了独特的香文化与应用”可知 。)
2. C(文中对道教香文化“形而上”和“形而下”功能并没有主次之分)
3. D(A项由“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道教逐渐衍生出了独特的香文化与应用”可知二者并不是“如影随形、形影不离”的关系;B项“必须”太武断,文中无此意;C项香道养心养生功能既有“形而上”的,也有“形而下”的)




------分隔线----------------------------